APP下载

百戏盛典 百舸争流
——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完美收官

2020-07-19

戏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百戏剧种昆山

张 芳

金秋十月,秋意盎然。2020年戏曲百戏盛典在“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迎来了收官之年。盛典在10月11日至11月21日举办,共有116个剧种参演,累计2018年及2019年两届的展演剧种,在这3年期间,全国348个剧种在昆山实现了“大团圆”。

山西是戏曲大省,据2016年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结果显示,山西省地方剧种有38个,占全国总数的11%,是拥有地方剧种数量最多的省份。其中35个本土剧种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舞台上得以全部展示,集结完毕。

10月19日至23日,百戏盛典进入“山西时间”。山西省13个剧种13出剧目:蒲州梆子《薛刚反朝》、上党梆子《三关排宴》、沁源秧歌《小二姐梦梦》、汾孝秧歌《秧歌迷》、太原秧歌《翠屏山·闹酒馆》、广灵大秧歌《烈女传·借当》、高跷竹马戏《三英战吕布》、山西赛戏《调鬼》、襄武秧歌《小二黑结婚》、浮山乐乐腔《双拜寿》、平陆高调《兄妹争娘》、芮城扬高戏《大舜种麻》、河东道情《黄河人》相继登台,再现经典,绽放昆山!

正如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诸迪所言: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的成果由文献数字转化为舞台呈现,在3年内对348个剧种的代表性经典作品进行巡礼展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全国性的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戏曲展演展示活动。

大戏小戏并行

百戏盛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剧种大展演,堪称当代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今后戏曲剧种的建设做了积极的引导和示范,影响深远。

大戏展现了省市级专业院团程式讲究的唱念做打,小戏表现了民间班社民俗表演的清新质朴。大剧种院团均由本剧种的领军人物领衔主演,集合了剧院现有最强阵容在盛典舞台精彩亮相。全面展示了新时期该剧种的高水准表演艺术水平及院团精神风貌。

蒲剧早期叫蒲州梆子,其剧目《薛刚反朝》源于《归宗图》,是蒲剧代表性的传统剧目。该剧演员行当齐全,舞台呈现气派,是须生和花脸唱做念打并重之戏,充分折射出河东故地千百年来秉持的忠义勇猛的精神旨趣。其中《徐策跑城》一折更是点睛之笔。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郭泽民表演的帽翅功技艺更是精彩绝伦,让观众深深折服。

上党梆子《三关排宴》由人民作家赵树理整理、改编剧本,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放映,轰动大江南北,系上党梆子经典保留剧目。剧中佘太君由一级演员齐素珍饰演,萧银宗由“文华表演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素琴饰演。其他角色也由上党梆子名家和业务骨干担当。

民间小戏涉及范围广,形式多样,就其剧种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言,需要大众更全面地认识和保护。盛典充分调动了各小剧种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山西小剧种代表团分别在昆山当代昆剧院梁辰鱼剧场和淀山湖镇影剧院精彩亮相。较大剧种,演出场次上还增加了一场。这些小戏艺术风格纷呈:或侧重歌舞悠长、技艺展示,或呈现祭祀特征、民俗风情……极具地方风韵。

城市文化印记

一个城市的城市文化需要被艺术来表达和营造。昆山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沪宁经济走廊,东与国际大都市上海接壤,西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相邻。拥有以昆曲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先贤文化,以周庄古镇为代表的江南水乡文化。在这特殊的地缘空间里,昆山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与缠绵的昆曲天然契合。

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是昆山继承办第七届中国昆剧节开幕式之后举办的又一个全国性艺术盛会。盛典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昆山市人民政府、苏州市文广新局共同承办,旨在激发戏曲剧种的活力和戏曲院团的潜力,力争办成“戏曲的盛会、百姓的节日”。

盛典中一些小戏分别在临河而建、枕河而居的水乡周庄古戏台、千灯镇戏台展演,民间小戏与浸润着江南的氤氲水汽和吴侬软语互相生发。通过旅游传播,让戏曲文化更具有生命力。

每场演出前,昆山都会邀请各参演单位捐赠代表本剧种的服装、道具、剧本等物品,并以此为基础建设戏曲博物馆。这将成为展示传统文化、普及戏曲知识、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平台。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向昆山捐赠了《上党梆子》专著、《三关排宴》曲谱以及剧中萧银宗、桃花公主颇具地方戏艺术特色的头饰等6件具有上党梆子纪念意义的物品。临汾市蒲剧艺术研究中心捐赠了《蒲州梆子志》、郭泽民演《贩马》时的戏衣等8件具有蒲剧纪念意义的物品。其他小剧种也各有传家宝捐赠。主办方也为参演剧团颁发参演纪念牌匾。

从珍贵乐器到服饰道具,从典藏的任命书、剧本到集成的音像资料,每一件都寄予着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为戏曲博物馆建设添砖加瓦,给中国戏曲史留下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仪式感的行动将“无形”的戏曲文化固化为“有形”的戏曲文物,意义非凡。

盛典期间还举办了“港澳台戏曲文化周”“百戏百人百画作品征集展览”“看百戏游江苏”“戏曲百戏进校园”“戏曲晚会”“发行专属明信片”等活动。此外,昆山还邀请各参演单位种植象征本剧种的绿色树木,共建“百戏之林”,设立剧种铭牌。“此次百戏盛典过后,部分小剧种仍有可能会消亡,成为‘绝唱’,但他们的‘身影’将永远留存在昆山。”百戏盛典已与昆山这座城市深度融合。

融媒介传播

“微动力,广天下。”移动互联网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实现了百戏盛典与受众的无缝衔接,而且呈现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和双向结构。纸媒体、广播影视、新媒体打破壁垒,共同融合助力,为百戏盛典推广传播。

主办方通过融媒介对活动进行多维度宣传,在几大票务网站售票,通过昆山市工商联、总工会、各大商会,组织在昆仑工作的外乡人看自己的家乡戏,通过新媒体网络留言赠票、酒店赠票等多种方式,让这场戏曲盛宴惠及更多民众。在山西演出周期间,《昆山日报》分别以《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郭泽民领衔主演山西蒲剧经典剧目〈薛刚反朝〉——一声梆子腔激荡江南水》《山西折子戏专场,把“小众”剧目的生存状况也推到了台前——每一次亮相是传承也是生存》《晋城上党梆子压箱底戏〈三关排宴〉精彩亮相——老戏新演大有看头》《连续参演三年,全省35个小剧种全部亮相——连台好戏唱出“山西好风光”》为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连载报道,并附有剧种介绍。

百戏盛典以精彩的舞台再现和网络传播,成为突出的文化现象。

而且在今年“后疫情”时期,这一传播方式更显必要。通过“第一昆山app”“一通文化公众号”“苏州本地宝公众号”等媒介,均可实现同步观看网络直播,并互动留言。在网络直播蒲剧和上党梆子剧目期间,观看人数达44万至50万人次,突破时空限制,线上线下共赏经典,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

348个剧种集结于昆山,彰显的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戏曲艺术始终不懈的活力生机。348个戏曲剧种是中国戏曲的独有的文化基因,但同时也要关注到基于其艺术发展历史、地域社会经济条件、客观人文环境以及具体传承发展状态等因素的制约,各个剧种发展有差异性。

“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百戏盛典通过艺术交流保护丰富的戏曲艺术基因和地域文化,保存剧种的多样性,激发戏曲院团的潜力和活力。以期通过各级政府的政策倾斜能够改善戏曲整体的生存环境和戏曲从业者的生存状态。期望这个文化热点能足够持久,形成戏曲演出、传播的大热潮。

猜你喜欢

百戏剧种昆山
散乐与百戏关系考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迈晟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