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戏剧创作中寻找“丁真”
2020-07-19宋慧晶
宋慧晶
“丁真”一词成为时下热搜的人名,只因这位身穿藏族服饰的小伙儿标配着一张帅气和原生态的脸庞,还有他那如雪山般清澈的眼神,收获了百万网友的追捧。数地因其明星效应,发起“抢人大战”,为当地旅游代言。看完这样的新闻,除了想到网络时代,主流媒体对网红人物有了更多的正面期待之外,也不禁感慨时下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文艺创作如何能更好地应时应景,寻找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那个“丁真”,让观众欣然接受,自愿让其映射出人性本真的光芒,成为地标一样的文化存在。这样的“丁真”,更为珍贵。
艺术创作,尤其是戏剧创作,传统的力量不可忽视。众所周知,写戏需要技巧,用公式化、概念化的程式来规范戏剧的框架结构,就如同观众们早已经习惯了的“一个事件、两个阵营、三四番打斗,五六个回合,最后一个峰回路转,正义取得了胜利”之类的套路。熟悉艺术规律的人深谙“三一律”“冲突论”“情境戏剧”“意识流”,但这些理论指导下创作出来的千篇一律的“清官戏”“廉政戏”“扶贫戏”早已满足不了观众们多样的精神需求。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本土戏剧创作冷热不均的现象,戏剧创作资源也因地域限制无法凸显优势,戏剧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泛娱乐化、同质化的现象,使得戏剧创作的持续、稳步和有序发展遇到了阻力。
“丁真”不姓丁,人人心里有。艺术创作领域里的“丁真”,他不是拘泥于表面的某种类别的创作,而应是归结于一种本真的创作追求。剧作家们曾无数次强调“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大多数的编剧则把更多的焦点放在了设立矛盾冲突、营造对立氛围的功夫上,可往往忽视了一点:“文学作品中的冲突,是生活矛盾的艺术反映”,观众和读者之所以愿意走进编剧营造的故事中去,是因为那里有他在乎的“人”,这个人就像“丁真”一样,他所经历的遭遇、命运的转折、人物的矛盾,都是观众在乎的。谭霈生老师曾说过:“戏剧艺术的对象是人”,戏剧创作的出发点也是要满足人的真实需要,所以那些人为的冲突和矛盾,自然会成为时代的负累,凝聚不到舞台之下观众的心神。那么人人心中的那个“丁真”应该是怎样的呢?在舞台之上,每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应是观众认同的,具有普遍性,但也必须是独特的,所有的矛盾冲突不仅仅是不同观点、主张的分歧,不应只限于寻找表面对立的人和事。要避免雷同作品的内容撞车,因为谁也不愿意走进剧场就看到无数个一样的“丁真”,即使再爱,也会审美疲劳。造成这一原因的根本因素就是在创作中忽视了“在独特中寄寓着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寓共性于个性之中”。这是一切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戏剧创作的根基,一般化的人物、普遍化的冲突、毫无现实意义的人物关系,都不会创作出来一个让观众喜爱的“丁真”。
“丁真”不用抢,家家院里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戏剧创作事业谋篇布局、擘画蓝图。值得借鉴的是,当我们看到电视剧《装台》《大秦赋》陕位双成、霸屏央视后,回看话剧《柳青》斩获文华大奖,再看原汁原味西安风情的《长安第二碗》,这些作品都深挖陕西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展现了历史名城的独特魅力,这份“自信”不是靠抢资源夺来的,而是依靠立足本土资源,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日积月累提炼和打磨戏剧剧本而来的。艺术的精品往往都是从小人物、小事件入手,构建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精神世界,让戏剧走下舞台、走进观众的心里,那样的人间烟火不再是虚无缥缈的设计,而是舞台人物与观众的心灵撞击,是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中不断增强的精神力量。
“丁真”要留住,舞台上面有。戏剧创作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创造性。创造性让更多的真善美、假丑恶能停留在舞台上,发挥戏剧本身的教育功能,提升观众的审美感知力和艺术鉴赏力,这是把“丁真”留在舞台上最原生的动力。戏剧创作是蕴含价值观的,好的创作能引导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时代精神,自觉坚持和投身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文化建设中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这是从事戏剧艺术创作的每一位同仁的职责所在。无论戏曲、话剧、音乐剧还是舞剧,所有的戏剧创作工作者都应该以净化人心灵、提高人境界、启发人进步这样的要求来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创作水平,心无旁骛、潜心创作,不走偏锋、不用险笔,既不媚俗、也不媚雅,用戏剧艺术的本体魅力去展现社会变迁中的世情百态。
总之,在戏剧创作中要寻找那个“丁真”,重新体味艺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俯下身去挖掘观众真正需要的戏剧故事,全方位展现富有人间烟火气息的艺术情怀,讴歌时代精神,书写现实人生,用文艺之笔为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