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中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020-07-18姜昱子

知与行 2020年2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姜昱子

[摘 要]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员对所处其中的文化的知晓以及基于这份知晓之上的情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自觉表现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对于传统文化的觉醒,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的认知和对自身使命的主动担当。建基于新时代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核心。当代中国文化内涵之深厚與外延之丰富,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厚重的根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对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乃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在本质上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天然契合性,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和近代中国100多年的历史给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充分理由。

[关键词]政治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2-0068-05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繁衍、发展,所依靠的核心力量都是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磨难、战乱、民族融合,逐步发展壮大,并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迄今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正是因为有了文化作为核心凝聚力量。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文化的复兴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指引,因此,对我们的文化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每个中华民族成员的精神。

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逻辑前提

文化有精华有糟粕,古今中外皆如此。文化自信不是盲目地、不加选择地自信,而是在取精华、去糟粕的前提下,对当代中华文化理性的自信。

(一)新时代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在1997年由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一定文化环境中的群体或个体对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有自觉的认知,这种认知涵盖了对本民族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基因的理性认知以及对于民族间文化融合的理性接纳。党的十八大之后,文化自觉在新时代表现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觉醒,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认知。这一觉醒和认知内涵了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推动民族进步、维护民族独立、延续民族血脉、保存民族历史方面的伟大作用的深入理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精神引领功能的准确把握,对中国文化于未来在世界发扬光大、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的勇于担当。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源自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1]。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这既要求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要足够强大和先进,有足够的包容性,更要求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天然的情感以及深刻的理性认知,并以极强的凝聚力推动本民族文化在新时期迎接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文化自觉的作用就在于此。

(二)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虽经时间的涤荡,而依然无法掩盖光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我们必将创造出“更为先进的文化”,这“更为先进的文化”必然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和“魂”。习总书记指出,没有了这个“根”和“魂”,我们“就没有根基了。”[2]

没有对本国优秀文化的自觉,就无法建立起文化自信。可以说,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逻辑前提。具备了文化自觉,就具备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同与热爱。方能成为民族文化的主体,才会具有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虽然历经种种磨难,数次陷入或长或短的战乱和分裂局面,但最终能够再次形成大一统格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可以说在其中发挥着凝聚全民族成员的重要功能。无数的仁人志士、民族文化学养深厚的民族精英,正是他们拥有文化自觉,才始终保持着中华文化的巨大凝聚力!特别是在近代中国,无论是“全盘西化”,还是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盲从主义,诸多西方思潮都未能动摇中国文化之根本。

从本质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同质性——这一同质性是文化自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重要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本位,全社会所有人根本利益一致,都是命运共同体。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3]的整体格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核心精神就是仁爱与和谐。由爱己扩充至爱人爱社会爱自然,从而营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这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超越性。

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精神的直接体现,这一主体精神是在对文化多元性以及本国文化发展史进行理性思考的前提下生发出来的。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方式,更是一个国家、民族具有巨大凝聚力的必要前提。具备文化自觉,当面临当代中国文化到底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还是西方文化的同质化这一重大问题时,才可以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力,就能够主动承担起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费孝通先生三十年前提出的对文化自觉的概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概括表达了我们在当代不仅要努力借鉴吸收外国文化中的优秀因素,更要尊重、珍爱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发展,为实现文化自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我们前进的方向靠文化自信来指引,我们在前进路上遇到的重重困难和挑战,要靠内在的文化自信鼓舞我们去迎接和战胜。

(一)文化自信的根本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核心地位多次得到重点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个自信”外又单独强调了文化自信,而且将“文化自信”置于“四个自信”之首。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本和靈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家兴于文化,民族强于文化。“文化自信”表达了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对我们的文化所应该具有的理性认知、自觉而非自发的热爱和情感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保证党领导人民面对种种挑战、化解各种危机、战胜各种困难,从而疾步稳行地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信心。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增强和在全世界影响的不断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普遍认同,被很多国家和地区接受为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冲突和矛盾的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4]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话点明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自觉高度凝练的表现形式,蕴含着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智慧和精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未来克服重重阻力、迎接国内外挑战,化解各种危机,一步一步迈向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5]

德国思想家阿尔伯特·史怀哲在几十年前对孔子的一番评论在今天看来,可谓透彻窥尽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未来的伟大光芒:孔子身后的时代,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将会在一代一代大儒们那里得到持续的扩充与阐扬。特别是二十世纪之后,孔子思想中所蕴含的几乎所有当时未得到重视的有价值的值得珍视的内容,都将在推动社会革新中发挥前所未有的力量。产生于世界历史轴心时代的孔子思想,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思考,这些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思考在这个充满物欲的时代,无疑将会是我们战胜各种物欲,保持精神昂扬向上的法宝。[6]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预言中国传统文化在二十一世纪将会引领世界各国和谐相处,汤因比的预言当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实现着。

(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西方思潮快速涌进中国,各种不良价值观随之进入当代中国人的视野和思想中。虽然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比较明显的自觉和自信,多数能够自觉认识到西方负面思潮的本质和影响,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这四十年中愈发退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新世纪之后,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青年学生通过网络接触越来越多良莠不齐的多元价值观,青年学生正值价值观形成时期,判断力不够,定力不强,很容易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产生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虚无观念和文化盲从观念。

新时代的青年学生群体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力量,这决定了新时代青年学子必然也必须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体。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之根,是政治和经济能够在正常轨道上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撑。自古至今,国家、民族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文化的竞争。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当代中国文化到底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化?抑或是西方文化一定程度上的同质化?为解决这一重大问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无法回避的前提。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上至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各个阶层的人民文化归属感、民族自信心、国家主人翁意识的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人民是否是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文化的主体,其判断标准是对自身文化是否具有热爱情感、反思意识、自觉意识以及强大的信心。

三、文化自信的必然性

中华传统文化的总体格局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经历两千年的发展,儒释道三家不断融合,形成了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稳定格局。庞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是古人对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深入思考的伟大理论结晶,既涉及公共领域,又关涉个人独处之道,内含极为丰富的人生哲理。而在这一整套的生活范式中,精华与糟粕一直并存并同步发展。在进入近代之前的两千年中,中华民族虽也历经多次分裂,但每次都回归一统,不能不说,传统文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凝聚力,这赋予了当代国人文化自信的充分理由。

(一)中国近代对传统文化的解构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给予了我们文化自信更充分的理由。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古代中国进入近代化发展历程。出于救亡图存的紧迫需要,近代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对传统中华文化以及君主专制体制进行由浅入深的批判。龚自珍和魏源开启了正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先河,发出了尊重人之“个性”以及平等的微弱呼声,开始了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戕害人性的价值观的历程。洋务运动造就了早期维新派,早期维新派多是有着出洋留学或出使的经历,在中西文化对比中,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等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认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或是“实”与“虚”对立,或是新与旧的时代差异。但不管是实与虚之对立,还是新与旧之时代差异,中国文化始终被肯定是道、是本,而西方文化始终是器、是末。可以说,早期维新派认识到了西方文化在破除宗教束缚后于近代发展的科学成果,认识到了西方所以强大的科技因素以及体制因素,也相应地对中国文化中的短处提出了批判,但并未深入到文化的深层进行解构。到戊戌维新时期,真正开始了中西文化的深层对比,以康、梁、谭、严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借用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了更富于理论性的批判。他们利用近代西方文化中的一系列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等观念逐个进行了否定,并在否定的同时高度赞扬了自由、平等等近代西方价值观和政治体制,正式揭开了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进程。“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伦理的觉悟是“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从伦理层面比较中西文化之不同,并试图借以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在伦理场域的缺陷,同时代之以“健全的个人主义”并辅以科学与民主作为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新方向。

(二)中华文化自本自根的强大生命力

深入反思从1840年到1919年近八十年的近代历程,我们看到,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尽管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批判,但总体上,这一过程是在带着巨大心理落差的情况下进行的。进入近代之前,中国保持了将近1600年的亚洲朝贡体系的核心或“共主”地位,这一地位在近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迅速瓦解,这导致近代中國的知识分子们在看待中西文化时,内心隐藏着不易察觉的文化自卑心态。这种文化自卑心态一直影响着他们的文字,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自卑心态愈加严重。如果说“中体西用”“中道西器”“中本西末”尚能掩盖这种心态,那么自戊戌维新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这种文化自卑心态逐步走向暴露无遗。不断仰望近代西方政治体制、伦理道德体系、甚至语言文字体系。在这种心态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虽然日益深入地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和推崇西方的文化与政治体制,但其努力从未真正从理论上深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处,他们所大力批判的,仅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戕害人性、桎梏自由精神与平等地位的文化糟粕。同时,这一批判和解构几乎完全是基于西方文化的场域,是以西方文化为绝对标准来逐步地深入审视和解构中华传统文化。在他们眼中,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近代中国积弱的首因,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彼时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略或掩盖了,如自强观、家国观、天下观、荣辱观、生死观等等。他们用文化糟粕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并对之进行解构,其出发点固然是希望借助这样的做法为引进西方近代文化扫清思想障碍,但直接后果就是从批判文化糟粕开始入手,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进行肢解,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严重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后续历史阶段中的入场,让后世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深深的误解,甚至失去认同和信心。当代中国人信仰缺失、文化归属感缺位,与此有着不可忽视的因果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并非完全是经过批判而解体,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价值观也并非完全是随着体系的解体而退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原因则是,随着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是依附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教育体系随之消亡,随之消亡的还有维护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得以稳定实施的旧的官僚体制。

回顾自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以来的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与否定之争一直未曾中断。各种思潮诸如中本西末、中道西器、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粉墨登场,但从未有一种极端思想能够占据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倒是以客观的眼光、冷静的心态来深入理性思考中西文化互补的思想真正穿越了时空,经历了时代的考验,保证了中华传统文脉的延续。

四、政治认同教育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进行政治认同建设的领域,如何引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未来接班人的青年一代在心中建立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当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融入青年人的脑中、心中是首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当代中国文化做出了精炼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博大精深,承载了许许多多培养仁人志士的高尚价值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对中华民族气节观的最深刻的表达,而苏武牧羊十九年不曾变节是对中华民族气节观的经典诠释。在生死观上,《燕丹子》记载了荆轲这样一句话,“闻烈士之节,死有重于太山,有轻于鸿毛者,但问用之所在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屹立不倒,其中的秘密就是每逢重大劫难,都有视死如归的英雄挺身而出,扛起挽救民族于危亡的历史重担。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烈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都是因为心中有如此的生死观。“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世道、人心、民生、国计,此是士君子四大责任”(《呻吟语·应务》),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代表了中华民族士君子的公私观。忠、仁、义、礼、智、信、勇、诚、廉、耻、公正、正直、宽厚、知报、表率、自强、自尊、自信、修身、改过、重行、务实、慎独、自省等等许多的优秀价值观,支撑起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价值观的庞大体系。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历程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则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对革命信念坚定不移、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不怕牺牲、对革命永远乐观的长征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不同于世界上所有其他政党的最大一点:世界上多数人因看见而相信,但中国共产党却因相信而看见。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又涌现出了吃苦耐劳、战天斗地的沂蒙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以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效融入政治认同教育的标准,就是将当代中国文化的这三重内涵深深烙印在青年人的脑中、心中,形成推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的历史意识。

综上,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序言中说,凡是有知识的国民,都必须对本国以往历史,最起码略有所知,并对本国历史与文化充满温情与敬意。由此,对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不会抱有偏激的虚无主义,从而不会产生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的错误认知。唯有如此,国家才有不断走向富强的希望。

[参 考 文 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新华网,2011-10-25.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3.

[3] 习近平.中华文化崇尚和谐 以和为贵与人为善[N].文汇报,2014-05-16.

[4]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

[6] [德]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M].常暄,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7-108.

[7] 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做报告(直播全文)[EB/OL]. 中国网,2017-10-18.

〔责任编辑:屈海燕〕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