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加工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20-07-18贾杨
贾杨
摘 要:作为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数控加工技术是学生掌握零件数控制造加工程序的重要课程,具有时间长、难度大的特点,要求他们学完本门课程后具备初步编程应用能力,根据零件工艺特点来选择数控机床类型及规格,系统掌握和了解数控机床知识,能够独立进行检验和程序修改。
关键词:中职;数控加工;教学实践
在数控加工工艺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本节课难度大、学起来很吃力,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学习信心。面对着上述难题,笔者从问题情境创设、师生共同探究和开展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升广大中职学生在本门课中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引发思考,也激发对知识的兴趣。中职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学习兴趣不强,机械是一个较为枯燥的专业,缺乏问题情境很难快速进入课堂学习之中。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讲解数控课程时要针对班级实际学情,联系生活实际来引入本节课新知识,以问题激发个体思考,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间联系,促进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在讲解“数控铣削加工技术”项目时,笔者先展示了一段数控铣削加工视频,引起了班级学生的极大兴趣。看着班级热闹氛围,笔者问道:“同学们,之前学习车削时,大家是否记得切削的三要素呢?”学生纷纷回答:“切削速度vc、进给量f、背吃刀量ap。”师生对话来引起学生注意,进而联想到新旧知识间联系——探讨切削和车削要素有何差别,调动学习积极性。紧接着,笔者趁着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开始展示本节课要讲解内容,以图片方式来透彻讲解铣削过程中的要素,启发、引导个体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再由练习试题分析来促使其结合实际应用,加深公式含义理解,激发对专业课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师生共同探究
师生探究是数控加工教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既是知识学习过程,更是知识深入理解过程。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时间和小组合作的空间,给予他们必要指导来帮助走出困惑,师生共同探究来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提升个体在课堂中学习质量和效率。在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发展数控加工能力,在探究中获取数控加工先进知识。
“车削加工”是数控加工教学的重点,也是感到较难的知识点。在课堂授课中,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某个零件图纸,学生在初步学习本节课知识后要依据理论知识来制定加工工艺路线图,划分好工艺流程,确定进给路线,选择好夹具和刀具等等,再进行编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先独立完成上述任务,再在小组内来互换结果,总结完善自身学习的不足。随后,数控机床教师运用计算机来进行模拟,验证某几个组思路是否正确。整体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浓厚学习兴趣,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之中,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讨论之中,把教材内容与实践过程进行紧密结合,师生共同探究来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实际上,班级学习兴趣浓厚学生还会在课下找到教师来主动验证,看思路是否正确,显示出师生探究活动对数控加工课程的积极效果。在本节课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探究,掌握了车削加工思路,了解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对数控加工产生浓厚兴趣,形成车削加工能力。
三、注重教学实践
机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缺乏了动手实践,学过内容很容易忘记。数控加工实践教学对理论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实践过程,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发展他们动手实践能力,促使其掌握数控加工理论。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讨论、设计零件加工工艺、形成加工预案,实践加工操作,观察加工完成后零件,总结加工过程中的难点,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在一次理论教学完成后,笔者拿出了不同尺寸轴套、轴等多张图纸要求学生在加工中心来加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培养他们工艺分析和识图能力。讨论过程中,教师并不参与小组之中,由组内人员进行交流、协作来制定出加工工艺,最大限度地提升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小组成员要明确,如何合理选择毛坯、设计加工路线、选择刃具及注意事项,再进行编程、装卡等一系列操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动手实践主动性。加工完成后,笔者再与小组成员讨论,结合实际零件与图纸区别来探讨出现的问题,如,同轴度与垂直度精度要求存在问题、装夹方式错误等,以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进而反省学习中不足,利于下次实习得到改善。
总之,数控加工教学是机械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个体求知欲望,发挥课堂主动性,从情境创设、师生探究和动手实践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控加工能力,使其在学完本书后达到教材教学目标,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数控加工专业人才,为国家制造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苏丽英.如何提高中职数控机械加工类的教学水平[J].内江科技,2018,39(8):130,155.
[2] 張波.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农机,201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