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制度的改革研究
2020-07-18刘会华
刘会华
摘 要:现阶段,我国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高校的发展。因此,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考虑,对招生计划管理制度进行改善,使其可以满足学生、学校、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针对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制度的改革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招生工作质量,促进高校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制度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并且也是难点内容之一,其对我国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最近几年,受到招生形式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影响,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制度凸显出来一些问题,这严重阻碍了高校招生生源质量,甚至还会对高校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结合时代的发展,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招生计划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进而提升招生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制度性,为高校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针对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制度的改革进行深入分析。
一、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制度的改革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制度改革是必然的。首先,高校扩招给传统人才教育的精英化和局限化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扩招背景下,高校人数增加,教育也趋于多元化,注重对多元型人才的培养,并且也注重就业方向和高校类型的多元化发展。其次,高校以往招生工作中,不同生源的分数线划分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以至于招生不够完全公平。因此,目前提倡招生计划管理制度改革,提供给更多优秀人才步入高校、名校的机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二、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制度的改革策略
(一)对招生计划工作流程进行详细制定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制定详细的招生计划工作流程,保证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分工明确,进而有效提升招生工作质量,形成多部门合作机制。针对高校来讲,招生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有关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专业设置、招生录取、计划调整、专业调整等。在招生计划工作中,高校教务处负责对招生专业、总计划、各个院系招生计划规模提出意见,招生办结合教务处的意见,编制和发布院系招生计划编制申报意见。然后院系结合通过审核的招生专业和意见,申报分专业分科类招生计划。招生办公室和教务处结合院系的申报情况,以及往年录取报到和专业建设情况,汇总平衡分院系分专业招生计划。然后,形成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意见和高校招生总计划,交给学院党委,经过学员反馈和上报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省教育厅进行审批。最后,结合审批意见,由教育部高校招生来源系统,编制分类别分专业计划,并上交给教育部门,由省教育厅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公布社会。通过这样详细的招生计划工作流程,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招生计划管理质量和水平。
(二)公开高校招生,对招生监督制度进行完善
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应面向国家、面向社会。因此,只有让高校招生制度在社会群众审视下进行,才可以有效保证招生的公平、公开、透明。高校可以创建独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领导招生工作,只要是有关录取、考试等问题,需要进行集体研究决定。高校纪检部门可以对单独招生考试工作进行全程参与,创建完善的监督机制,进而有效提升单独招生考试的公平性。并且,还需要对考生申诉渠道进行明确,针对考试中出现的违规行为,需要严格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对招生录取工作不断完善
首先,高校可以创建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高校的录取工作。在领导小组中分为两个小组,其一为录取组;其二为督察信访组。并对这两个小组的人员组成和分工进行明确,并且对工作职责进行详细确定。督察信访组在高考前夕和考试期间,需要专项检查监督对高校考试招生业务咨询信访的处置情况。并且,需要通过听取意见、现场检查、走访统计等形式,督促相关部门更好地服务考生,对考生诉求进行倾听,以便于提升考生满意度,及时解决问题,其次,高校应对各个省份和各个类别的投档和录取原则以及是否有志愿之间的分数差等内容进行明确。
(四)对高校独立选拔学生权进行扩大
高校独立选拔,主要是指在具有一定招生自主权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选拔学生,该种选拔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高校可以在保证特色专业具有政策倾斜的前提下,把招生计划和专业建设、就业等进行结合,还需要把招生计划和报考生源数量进行适当结合,进而有效优化招生计划,使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可以得到迅猛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制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是保证招生生源质量的重要途径,并且还有助于高校長期稳定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对招生计划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改革。
参考文献
[1] 丁芬.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管理的若干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23):245-246.
[2] 王佳琪.高校自主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