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2020-07-18刘婷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刘婷

摘 要:当前,学前教育事业正在迅猛发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成为培养未来幼教工作者的重要基地之一。幼儿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反思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仍存在培养目标雷同、课程衔接度不高、培养过程实践性不足等问题。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融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核心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实践特色课程,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一、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学前教育的普及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然而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新课程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规定。作为培养一线幼教工作者的主要机构,各高职院校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图通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仍有一些问题存在,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如部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某些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雷同,定位不清晰的问题,面向市场需求,在职业面向上“广撒网”却不注意突出“重点”,没有切实地根据院校学生“生源”的质量和特点来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衔接性,如某高职院校在大一上下学期安排了美术基础课程,却在大三上学期才设置“幼儿园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创设”课不仅导致学生美术技能的生疏、对各课程性质的混淆,而且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培养过程中重理论,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成长等。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但最为基本的問题是对教育中人的存在的重视。“人”作为教育最初的起点和最后的归属,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课程大纲的设计到课堂教学的组织等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尊重学生的权益,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尊重个体差异,提升人的创造性。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明确提出“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这无疑都是人才培养改革中要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注重师德的培养,尊重幼儿、关心幼儿,促进每一位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做好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在教育教学新的变革中转变能力观,提高学生适应幼儿为本教育的专业能力,为每一位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在初步分析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专业标准》的要求以及学前市场的需求下,结合本校办学宗旨和专业发展实际提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显院校特色;坚持学前教育专业的追求,合理构建专业课程;更新教学模式,培养更具专业气质和能力的专科人才”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措施,以期能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显院校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就如灯塔与船只,人才培养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最后的终点,有了确切的人才培养目标才有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可能。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正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时期,为了解决各类幼儿园对于幼教师资的需求,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积极地承担起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重责,将合格幼教师资的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中来。高职院校是属于专科层次的学校,从生源质量和专业定位来看,本专业注重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面向幼儿园教师等行业的职业群,培养能够深入一线幼儿园从事教育教学,具有初步管理能力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各高职院校应该基于院校本身生源特点及学校办学宗旨,在体现国家与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和高职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下,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显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着重做好幼教师资的培养工作。

(二)坚持学前教育专业的追求,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学前教育专业逐渐成熟并受到广泛的认同,由所谓的“冷门”变成了“热门”专业,在强调学前教育科学性的今天,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地位受到了重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地以《专业标准》为依据,注重幼儿园教师专业性的提升,始终坚持学前教育专业的追求。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得以实现的载体和媒介,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慎之又慎,深入一线幼教机构了解学前行业市场需求,邀请学前领域专家、幼教名师紧靠培养目标来全面地考量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上要突出“全面性”,即全面涵盖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拓展课四大类。各类课程群在课程的编排上也要考虑全面,如专业理论课程群应该涉及幼教工作者必备的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的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实践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拓展课要扣住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的七项专业能力,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折射在课程的选择和设置上。四类课程群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要相互区别,又要考虑到内在的联系,对于同一类课程群的建设要注重有层次地进行,包含“基础-提升-应用-拓展”四个梯度。如某校专业技能课程“舞蹈”的设置覆盖了整个大学三年,从大一的《舞蹈基础》到大二的《幼儿舞蹈》,再到大三的《幼儿舞蹈创编》,舞蹈的能力逐渐提升,并在大三设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将技能的学习真正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能力,让学生不仅在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更加专业,而且在日常教育教学和活动的组织中更加得心应手。此外院校要系统建设实践类课程,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增添专业特色课程,如《奥尔夫音乐教学》《蒙台梭利教学法》等。

(三)更新教学模式,培养更具专业气质和能力的专科人才

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受到教学质量的影响,而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和学习化的时代,教师教育教学的重心不再是固定知识的“灌输”,而是对人的重视与培养。传统单向讲授的教学模式已经偏离现今人才培养的方向,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模拟教学、教学对话、课堂讨论、任务驱动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围绕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让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课堂,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超星、职教云、钉钉、微信、QQ等网络平台实现及时的交流与互动。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专业能力的成长,注重以教育见习和顶岗实习为实践基础的实践学习活动,适当地增加实践环节,培养更具专业气质和能力的专科人才,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编.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刘铁芳.学校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 王迎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55-58.

[5] 张亚妮,杨西京.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4):41-43.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