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毕博平台的“语文学科教学论”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2020-07-18马英
马 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武汉 430205)
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该《意见》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管理三部分。“重点任务”的第一条便是“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在教育部的积极引导下,我国高水平大学率先开展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众多开放课程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上线。作为师范院校培养语文老师的一门标志性课程,“语文学科教学论”在各平台上线的课程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仅就爱课程网而言就有如下课程:福建师范大学赖瑞云老师主讲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四川师范大学刘永康老师主讲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邢秀凤老师主讲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等,从学校层次上来看,涵盖了大学到学院到职业学院等不同层次的院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
因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些许差别,还有众多与之相关的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老师主讲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老师主讲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扬州大学徐林祥老师主讲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西南大学魏小娜老师主讲的“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蒋蓉老师等主讲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南京晓庄学院“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等,可谓各展风采、各领风骚。此外,还有其他众多平台,比如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在源源不断地投放各级各类学校制作的与语文学科教学论相关的新课程,如云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总而言之,线上教学资源非常丰富。
语文学科教学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授课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课时总数是48,其中32课时是理论课时,16课时为实践课时,学分为3,课程知识点多,学习难度大,以传统的面授方式进行教学确实遭遇了一些瓶颈,如课时有限而教学内容庞杂的矛盾、实践环节严重缩水的问题等,改革可谓迫在眉睫。毕博平台是我校最早引进的网络学习平台之一,“Blackboard 学习平台是国际著名品牌,具有成熟、稳定与可支持大用户量访问、交互能力强、多种语言支持等突出特点。”[1]本课程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限制,建设目标为在毕博平台建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所谓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一般认为是将优质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与面对面课堂教学相融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继MOOC之后的一种典型课程范式,是对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创新。本课程在毕博平台上已经建设了两轮,两轮情况大致如下:
一、课程栏目设置
本课程主要设置了如下栏目:课程通知、教师介绍、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资源、交流互动以及作业。在两轮教学中,这几个栏目全部使用到位。其中教师介绍、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在开课前期就基本做好,这几个栏目的设置比较简单。而课程通知、教学资源、交流互动这几个栏目则是在授课的过程中,随着教学的展开而不断丰富的。在建设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教学资源栏目,学生使用也最为频繁,因此教师必须跟随教学进程及时修正、丰富。
二、课程改革收获
除了基本的理论学习,该课程必须通过观课、模拟授课、说课等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在使用毕博平台之前,课时的有限性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矛盾非常突出,比如很多优秀课例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给学生完整展现,只能以课前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但学生真正的完成情况不得而知。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模拟授课等实践,理论学习的时间则难以把握。在使用毕博平台之后,在很多方面都有改善,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能及时关注学习过程,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相较于传统授课方式,毕博平台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比较轻易地被掌握,比如教师投放的教学资源是否已经学习、布置的作业是否完成、作业完成质量如何、是否加入讨论板块与同学互动,都有数据可查,学生的学习行为一目了然。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保质保量进行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系统及时提醒也可以当面提醒学生。比如课程通知栏目可以帮助提醒学生在一些重要的内容及时间节点进行复习、预习或者小组活动等,从某个角度来说,实现了学习过程的可控。学生如果忘记写作业了,老师还可以设定提醒功能。系统也会自动生成大数据,对一些长期不登录平台的学生进行风险预警,这些功能都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
(二)能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习深度。 在课程所设置的栏目中花费经历最多,使用最为频繁的是教学资源栏目,本课程设置的教学资源栏目清晰地标注了章节名称以及教学目标。如:在每一个章节之下,分别投放了章节教学ppt、相关拓展资源以及一些教学课例。总体来看,资源比较丰富。这些教学资源有的是在授课之前作为知识背景让学生进行学习,有的是授课之后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能最大限度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也是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做到的,充分体现了小规模限制性课程的优势。教学视频有的是授课教师自己制作,有的是根据教学需要精选的在线开放课程的优质资源,如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老师的慕课、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老师的慕课等都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另一部分资源是通过知网找的各种文献资料,在某种意义上,视频学习只是一种碎片式学习,要想进行深度学习则必须进行深入思考,而这些文献资料投放的目的就是将视频学习进一步延伸,通过相关文献阅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第三类资源则是全国语文名师的授课实录,通过观看这些课堂实录,让学生对语文名师的教学艺术有更感性、更深刻的领悟,比如讲授诗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摩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长相思》、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游园不值》等,领略不同大师的风采。借助于毕博平台,学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三)能增加互动,在交流中学习。混合式教学的互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线上互动,一种是线下互动;从互动对象来看,既可以是师生互动,也可以是生生互动。线上互动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利用讨论版块进行互动。教师在讨论板块发贴提问,学生自由跟帖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可以互相跟帖,不仅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生生之间的交流。这种基于某个特定重要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的思考更为持久深入。学生可以反复查阅其他同学的讨论内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讨论中完成知识的内化。老师相机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性的发言,既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也有助于老师明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还可以随时在平台上就某些自己疑惑的问题向老师咨询,这样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学生仍然可在线上获得教师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高了校园内大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这种小规模限制性课程与在线课程最大的不同是学习同伴在现实生活中相互认识,因此在面授学习中还可以进行传统的互动。线下交流的问题可以是线上问题的延伸,也可以主要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多元化、多样化的互动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
因此,毕博平台通过监控教学过程、丰富教学资源、增加师生互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三、课程建设不足之处
本门课程在建课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习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使用各种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式授课的课程越来越多。本课程授课对象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学多门课程使用了各种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毕博课程共计2门,慕课课程2门,蓝墨云课程4门,占所有课程比例已经超过50%。本门课程学生学习情况如下:
正如以上数据所显示的,学生的点击高峰在几个时间节点,而这几个时间节点都是授课教师强调了线上学习的重要性之后学生所作出的反应。据不完全统计,78%的学生是在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只有22%的学生会在老师没有布置学习任务的情况下主动上线学习。也就是说,学生的线上学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延续性。就本门课程而言,图上所示12月份的点击量相较于前几个月份有很大变动,原因是临近期末考试,考试的压力迫使学生来使用毕博平台进行学习。当然这相较于MOOC来说,已经是很大进步,据有关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MOOC学习者调查报告显示,在没有学习MOOC的学习者中有29%是时间不够, 26.1%是自制力差和有拖延症”。[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虽然SPOC的学习延续性比MOOC好很多,但是如何让学生基于内在发展的需要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仍然是需要去思考的现实问题。
(二)平台便捷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学生为何使用毕博平台的积极性不够呢?网速带宽和平台使用的便捷性这些因素也很重要,网速宽带和授课平台稳定迅捷才能增加用户的学习体验,吸引学习者持续参与。在使用毕博平台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反映毕博平台在使用体验方面的一些问题。相较其他教学平台而言,毕博平台虽然可以容纳较为丰富的资源,但是依然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一是在笔者使用期间毕博平台还没有开发手机APP,这与其他教学平台相比是一个很大的劣势。许多教学平台都有手机APP,而且功能非常强大,不仅可以上传各种资源,也能够实现签到、讨论、练习等功能。二是在许多教学APP“即看即会”的情况下,毕博平台的使用稍显复杂,如何上传资料、如何使用讨论区、如何建设小组等问题需要授课教师花费一定精力才能完全掌握。一般来说,SPOC课程建设毕竟不同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大多数情况下是普通教师“单打独斗”,一个人既负责线上的各种交流,也要负责线下的面授课堂,获得团队协助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除了正常的教学,授课教师需要花费精力进行平台的维护,在这种情况下,平台的便捷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便捷性不够就会极大地增加老师工作量。比如测评环节,制作一个选择题的线上测试程序就特别复杂,每一个选项都需要输入一条命令,有时候20分钟还不能完成一道选择题的制作,耗时费力令人望而却步,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授课教师放弃线上测试,而改为线下测试,平台的测评功能就会被闲置。
(三)课程栏目有待进一步开发
本人在两轮毕博课程建设中,对于毕博平台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教学资源的投放和交流互动这一块。但是平台中还有一些功能不太熟悉,比如平台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使用还不够充分。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相互反复激发,评价与修正,逐渐形成新的认知,达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3]但是如何在毕博平台上发挥小组的积极性一直非常令人困扰。通过个人或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解决疑难问题,这也是学习者由被动的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必然途径。截至目前为止,如何进行小组学习,小组互评,以及如何监督,进行过程监管等问题笔者还未完全掌握。
四、改进策略
(一)课前准备阶段
学生主动性为何不够呢?除却他们个人性的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也是老师投放的资料对他们不太具有吸引力,因此从教师层面来看,也必须做出一些改进。一是要做好学情分析,做到“因材施教”。SPOC最大的优势是有较强的针对性。虽然在各种教学平台上能够找到各种在线课程资源,但是并不一定适合学生。因此,从授课教师的角度来说,就一定要做好学情分析,分析授课对象的知识储备情况、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学习需求等,为后面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做好前期准备。二是要进一步丰富资源,“与MOOC使教师有机会服务于全球,在专业领域扬名立万不用,SPOC让教师更多地回归校园,回归小型在线课堂,成为真正的课程掌控者。课前,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学习者和整合者,他们不必是讲座视频中的主角,也不必准备每节的课程讲座,但是要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整合各种线上和实体资源。”[4]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加强学习,全盘掌握本课程线上课程的教学资源情况,并独具慧眼,从自己的学生实际出发,梳理、分析、整合这些教学资源,最终“为我所用”,经过挑选、整合之后推送给学生,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再次,学习资源类型还可以进一步多样化,视频、演示文稿、文档、音频等类型丰富,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实施阶段
改进课堂研学环节。SPOC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属于混合式教学。通过教师的充分准备,学生首先自行进入浅学阶段——学习本课程在毕博平台上投放的各种学习资料,如教学小视频、文献资料等,经由浅学阶段,学生初步接触到新知识,并尝试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建立有意义联系。但是想要学习得更为深入,仅仅有线上学习是不够的,必须进入深学阶段——课堂研学环节。布鲁姆将认知过程的维度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要想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向深入,在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高层级认知水平上有所提升,则需要打造好课堂研学环节,在该环节关注知识的综合应用和问题的创造性解决等高阶思维活动,通过面授、讨论、交流等实现深度学习。“课中研学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聚焦并解决问题,对核心知识及其问题进行多维度探讨,也是学习者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一环。”[5]这个环节是否能顺利开展,取决于授课教师对学生线上资源学习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师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
问题驱动是课堂研学的一个重要方式。问题既可以基于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设计,也可以参考毕博平台的大数据找到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来进行设计。在形式上既可以是师生问答式,也可以采用学生分组展示的方式,在交流中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除了任务驱动,还可以采用学习任务单的方式推动学习进程。比如在毕博平台上观摩了语文名师课例之后,在课堂研学环节可以设计如下任务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请针对同一篇课文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并和该名师课例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加深对名师课例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学生带着这些任务学习课例,内化知识并自我展示。在整个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教师的相机点拨,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最终实现举一反三。
(三)评价阶段
要想让学生的思考更为深入,评价阶段也非常重要。因为微课视频的学习,即便从学习动机来说是主动学习,但是学习过程毕竟属于被动地接受微课视频中传递的抽象经验和观察经验,学生的记忆保留时间较短,思考欠深入,学习效率相对低下。设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可以推动学生学习,巩固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能力,促进深度反思。既可以布置客观题作业进行在线测评云端智能评价,也可以布置主观类题目授课教师自行评价,还可以实现生生评价。特别是生生评价可以充分加以利用,这是一种新形态的同伴学习,既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又可以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在评价中互相学习。而生生评价本身也可以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一个指标。从课程评价来看,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综上,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在教学方式日新月异的当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和助力学生学习的导师;既需要监管、推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析、评判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需要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最后,毕博平台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智能化,让师生即看即会。与其他教学平台相比,毕博有关教学辅助的功能设计还是很丰富全面的,功能也特别强大。美中不足之处便是其智能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要实现老师一看就能使用,在备教改辅考等各方面改善教师的教学,成为授课教师的得力帮手。比如在评价方式方面,毕博也与其他很多平台一样,实现了评价方式多元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小组评价、助手评价相结合,那么如何使这个评价更智能化从而走在其他教学平台的前面也许是平台设计者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再比如测试题目的输入,比如说选择题的制作,如何最简化输入程序,甚至比线下出题更为简便,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毕博平台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支持,使系统变得更稳定,解决平台拥堵而出现的作业无法提交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那么教学平台的使用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