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分析共情缺陷相关病症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2020-07-17吴望男聂文祎楚天云岳广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情志共情病症

李 妍,吴望男,聂文祎,楚天云,岳广欣△,梁 媛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2.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00)

共情(Empathy)也称同理心、移情,是指个体在区分自我和他人的基础上对他人情绪的体验和理解,共情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1]。对生物个体来说,通过理解并分享他人的感受,能够准确地判断他人的行为,有利于获得环境信息并适应环境进行社会交流。出现共情缺陷的个体往往社会功能出现障碍,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目前对于共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共情的定义、分类、测量方法、神经生物基础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存在共情缺陷疾病的中医药研究较少。本文对近20年间发表的共情缺陷常见病症的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从证候角度寻找存在共情缺陷病症的共同点,为进一步探究共情的本质和为共情缺陷中医药治疗方法的制定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运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检索1999~2019年所有相关文献资料。

1.2 文献检索方法

1.2.1 共情缺陷常见病症的文献检索 应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检索1999~2019年存在共情缺陷病症的所有文献。首先以“共情”为主题词进行第一次检索;在此基础上,以“共情能力”“共情障碍”“共情缺陷”“共情能力不足”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第三次依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二次检索的结果进行人工筛选,确定入选文献及对应病症。

1.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文献涉及的病症必须有明确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对共情水平的测量应有标准的测量方法。排除标准:因病症合并疾病或治疗副作用等其他间接因素导致患者共情缺陷的文献和重复文献;无明确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或中医证候分类标准;与临床实际不符或文章来源不清者;同一作者发表的多篇文献,若文献中证候分类或辨证分型相同者以1 篇计。

1.2.3 共情缺陷常见病症中医证候的相关文献检索 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9~2019年,检索分三步进行。首先以主题词“病症名称”and关键词“中医”or“中医证候”or“中医证型”(如“精神分裂症”“中医”“中医证候”“中医证型”)为检索式进行高级检索;其次依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最后依据中医证候选取方法对筛选得到的可信文献篇数≥1篇的病症进行证候汇总。

1.3 中医证候选取方法

依据《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2]及相关文献对入选病症的中医证候进行提取、汇总,对于文献中出现的意思相近而表述不规范的证候名称参照《中医诊断学》[3]和《中医内科学》[4]进行统一规范。如肝郁气滞、肝气郁结以肝郁气滞纳入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将筛选得到的中医证候录入Excel表,对每个证候出现在各病症中的频次进行统计汇总。

2 结果

2.1 共情缺陷常见病症检索结果

表1示,通过文献检索及筛选获取检索结果如下:第一次检索共获取文献9684篇,第二次检索获取文献665篇,第三次依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文献59篇,对应病症14种。

表1 共情缺陷常见病症比较

2.2 共情缺陷常见病症中医证候的汇总结果

表2示,通过文献检索及筛选,可信文献篇数≥1篇的病症共9种,包括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孤独症、癫痫、抑郁症、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焦虑症、强迫症、儿童多动症,对此9种病症的中医证候汇总结果。

表2 9种共情缺陷常见病症的中医证候

表3示,将入选病症相关文献中的中医证候依次录入Excel表格,统计分析每个证候出现在各病症中的频次,共统计证候51个,出现频率较高的有8个证候。

3 讨论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共情包含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种成分,前者是指个体替代性地体验他人的心理状态, 是较原始、初级的共情维度, 是刺激驱动自动化的过程,涉及共情初级的情绪感染阶段;后者指外显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及原因,涉及更多的高级认知活动,包含共情的同情关注和观点采择共情阶段。de Waal[21]采用“俄罗斯套娃”模式阐述共情,认为共情是从单纯的情绪共享到充分理解他人处境的过程,其核心机制是情绪感染,这也是共情最原始、最初级的阶段。在这个核心的外层依次是同情关注、观点采择共情,是共情的高级认知阶段。由以上论述可见,共情不仅源自本性,也是一种能力,是涉及生理心理两大系统的复杂活动。中医理论中虽无共情概念,但中医学的“贵人思想” “推己及人” “不欺”等医德概念却处处体现着共情,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忠恕” “恻隐” “仁”及成语“兔死狐悲”“杀鸡儆猴”等也包含着共情成分。共情缺陷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情绪识别困难,无法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理解他人的需要,进而导致应对行为偏差的一种症状,不仅影响个体正常的人际交往,导致个体社会功能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反社会行为。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能力障碍在发病之前的早期就已出现[22]。共情缺陷作为心理及精神障碍的主要症状之一,往往早于疾病的发生,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切入点。

表3 共情缺陷常见中医证候汇总

中医认为,七情等情志活动是脏腑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结果之一,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由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故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关系密切。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怒喜思悲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脏精气的盛衰,气血运行的通畅,对情志的产生和变化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若五脏精气阴阳出现虚实变化及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调则可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

本文通过对共情缺陷常见病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候为痰火内扰证、心脾两虚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在6种病症中都有存在。痰火内扰证是指火热痰浊交结、扰闭心神,以狂躁、神昏及痰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痰火扰动神明,神明失司,其结果有二:一是导致个体无法正常感知他人情绪,理解他人处境,不能对外界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甚至产生错误判断,无法产生正常的共情活动,涉及认知共情成分;二是不能对外界的信息刺激作出表达或作不出正常的表达和反应,涉及情绪共情。

心脾两虚证是指脾气亏虚,心血不足,以心悸、神疲、食少、腹胀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共情的本质是对他人情绪的自身反应,属于精神情志活动的范畴。情志活动的产生以气血为基础,心主血而脾生血,若心脾两虚则气血化生无源,气血不足、髓海失养则无法调动气血产生正常的情绪表达,影响个体的情绪共情功能。

肝郁脾虚证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胸胁胀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亦能调畅情志。若肝失疏泄,影响情绪的表达,可见心情抑郁不乐、悲忧善虑,涉及情绪共情成分。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气血亏虚,共情活动的产生失其物质基础,影响认知共情成分。这两者均可使得个体无法正确感知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自身的情绪,导致共情能力下降。

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以腰酸胁痛、眩晕、耳鸣、遗精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肝藏血,肾藏精,肝肾阴虚影响脑髓功能,髓海失养、阴不制阳导致个体认知能力不足,影响认知共情成分。

总之,通过对近20年来与共情缺陷有关病症的中医证候文献分析,发现共情缺陷的证候多集中在痰火内扰证、心脾两虚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涉及心肝脾肾四脏,既影响认知共情,也影响情绪共情。若临床病人或常人出现共情缺陷,应及时查找原因,可从以上思路进行证候辨识,并早期干预,避免严重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情志共情病症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春期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