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疹”名义与“隐”字古义❋
2020-07-17顾培杏沈澍农
顾培杏,付 阳,沈澍农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46)
瘾疹是一个古代中医病名,指一种皮肤出现风团、时隐时现、瘙痒等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其具有风团色红或白、形态各异、骤起骤消、发无定处、消后无痕、可反复发作等特点。瘾疹最早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其在中医古籍中的记载较为广泛,内容涉及瘾疹的病因病机分析、症状特点、证型分类、治法方药等方面,但是关于此种疾病为何命名为瘾疹,却较少有直接的论述。直至近现代,关于瘾疹命名由来的相关学说才逐渐形成。
1 “隐”字字义
隐,《说文解字》释谓“蔽也”,在现代常用义也是隐匿、不显露等,如隐士、隐现等,亦可以理解为将某种东西动态地隐藏到另一种静态的东西之后或者之中,如隐匿、隐藏等。但是今人往往不太了解的是,“隐”在古代还有另外一个相反的含义,即为突起、突出等相关的意思。
隐字突起、突出等义虽然不见于《汉语大字典》等大型字书,但在一些中国古代语言研究的专著中却有涉及。如王瑛《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记载:“隐,映现、呈现,动词,与通常‘隐没’义恰好相反……更为常见的是‘隐起’这一双音节组合,多用以描述雕刻镶嵌物品的阳文部分,有‘凸现出’‘浮现出’的意思……有时也用于描述别类凸现或突出的事物。[4]”江蓝生等《唐五代语言词典》中记载:“隐,凸起,引申为硌。[5]”
中国古代很多著作中都有相关的例子,如表示凸起之意。《水经注·浊漳水》中记载:“祠东侧有碑,隐起为字。[6]”《朝野佥载》卷五中记载:“景龙中,瀛州进一妇人,身上隐起浮图塔庙,诸佛形象。[7]”《墨池记》中记载:“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高起。[8]”诸例的“隐起”“隐然高起”都是指突起之貌,指文字、图形或地貌的突起,亦可以引申为硌的意思。如《中朝故事》中记载:“昼寝于驿厅内。睡中转身,为弹子所隐胁下痛极。[9]”王梵志诗:“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10]”表示明显、显著意思的,如《朱子语类》卷十五总计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际,要得常见一个明德隐然流行于五者之间,方分明。[11]”《五灯会元》卷二十中记载:“无庵住道场,招师分座说法,于是声名隐然。[12]”
由此可见,隐字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含义并不像现代较为单一,除了有隐藏、隐含等意思之外,还有凸起、明显、显著含义。现代对于隐字的理解,仅仅局限在其隐藏、隐蔽等含义之中,忽略了与其相反的凸起、显著等含义。
2 “隐”表凸起之意在中医古籍中的应用
中医古籍中关于隐字的专有名词较为少见,广为人知的是“隐白”“隐疹”两个词汇,更多的是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句子之中,其中不乏有表示凸起、凸出含义的。
用于皮肤上凸起者,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圆癣之状,作圆文隐起,四畔赤,亦痒痛是也。[13]185”《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疥者,有数种:有大疥,有马疥,有水疥,有干疥,有湿疥。多生手足,乃至遍体。大疥者,作疮,有脓汁,焮赤痒痛是也。马疥者,皮肉隐嶙起作根墌,搔之不知痛。[13]266”《备急千金要方·卷九》:“治脾腑脏温病,阴阳毒,头重颈直,皮肉痹,结核隐起方。[14]847”《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八五·劳病论》:“治虚劳癥瘕久不瘥,脐肋有块,形如杯,或如鸡子,透隐皮肤,或经年不消,或疼痛如刺。[15]”
用于硌、突入义者,如《黄帝内经素问》:“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16]”隐,犹言硌也。《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治落水死方:……于岸侧削地如甑,空下如灶,烧令暖,以死人着上,亦可用车毂为之,勿令隐其腹,令死人低头水得出。[14]2008”隐其腹,谓突入、陷入腹中。《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治堕车马间,马鞍及诸物隐体肉断方。[14]2039”隐体,谓突入身体。《备急千金翼方·卷二十九》:“头痛以刀隐痛处,唾禁如前缘。但有患疼痛处,皆用刀背隐而禁之。[17]”隐痛处,谓突入痛处。《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又云:新生鸡子,煮熟去皮,留黄白令完全,日晚口含以齿微微隐之勿令破,作两炊时,夜吐瓦上着霜露内,旦看大青,是蛊毒也。[13]135”“微微隐之勿令破”显然是用牙轻咬稍陷入蛋白,而非隐藏之义。《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右六味并大斗,铜器中微火先煎地黄门冬汁,减半乃合煎,取大斗二斗,下后散药煎取一斗,内铜器重釜煎,令隐掌可丸,平日空腹酒服如桐子二十丸,日二,加至五十丸。[14]1025”所谓“隐掌”,即指质地较强硬类似硌手感。
在上义基础上又可引申指手指触及的跳动感。《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八》:“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14]2218”隐指,谓强烈的触指感。《备急千金翼方·卷二十五》:“按之洪大牢强隐指,名曰实。[17]1373”《备急千金要方·卷四》:“牡蒙丸,治妇人产后十二癥病,带下无子,皆是冷风寒气,或产后未满百日,胞胳恶血未尽,便利于悬圊上,及久坐,湿寒入胞里,结在小腹,牢痛为之积聚,小如鸡子,大者如拳,按之跳手隐隐然。[14]324”按之跳手隐隐然,亦谓强烈的触指感。
由以上各例可知,隐字在中医古籍中的应用,突破了常用的隐藏、隐蔽等含义,表示凸起、凸出之义,亦表示由凸起、凸出之义所引申出的硌、突入之义,以及手指触及的跳动感等含义。
3 隐疹之“隐”义
对于隐疹所起病灶的形态描述,在中医古籍中也有着一定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丹轸候》:“丹轸者,肉色不变,又不热,但起隐轸,相连而微痒,故谓为丹轸。[13]165”谓“起隐疹”,显然隐疹是凸起的。《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癣候》:“癣病之状,皮肉隐胗如钱文,渐渐增长,或圆或斜,痒痛,有匡郭。[13]185”“隐胗如钱文”,铜钱上文字必是凸起的。《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丹毒》:“有白丹者,肉中肿起,痒而复痛,微虚,肿如吹状,隐疹起也。[14]1811”肉中肿起,必是凸起的、高出于皮肤的。从古人将“隐疹”用于模拟、比况的情况看,隐疹应为凸起之义。
《简明中医古病名词典》中记载,隐疹是由于皮肤过敏所引发的风疹团,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凸现皮外大小不等的红色疹块,因此古人也只能是从凸起的角度为之命名。虽然风疹团确实有“时隐时现”的特点,但不从其明显“现”的方面命名,而从其有时“隐”的角度去命名,这种命名方式是完全不合理也是不可能的。
由于隐字的理解较为固化,因而出现对于“隐疹”中隐字理解的单一化。通过对于一些研究古代语言学的著作、古代文学作品的查阅,再结合中医古籍中一些隐字所表达的意思,得出隐字具有凸出、凸起等含义。再通过中医古籍中关于隐疹症状的一些比拟情况,分析后可以得知隐疹并非是因其时隐时现而得名。
因此本文的结论是:古人所称之“隐(瘾)疹”(轸、胗)犹言“凸疹”,是以其高凸皮外而命名的,与其有时隐没全然无关,因而也就不能从今人熟知“隐”字的今义去理解瘾疹之证的命名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