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针结合理筋正骨法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20-07-17梁勇超陈彩霞梁胜利郑光宪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浮针正骨体征

梁勇超 陈彩霞 梁胜利 郑光宪

1.广东省阳江光明眼科医院康复科,广东阳江 529500;2.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广东阳江 529500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项强”“痹症”范畴,发病机制为经络瘀阻、筋脉失养在体虚、劳损等因素作用下发生[1]。为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腰椎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对2017年8月~2019年8月阳江光明眼科医院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浮针结合理筋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尚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阳江光明眼科医院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浮针结合理筋正骨法治疗组(结合治疗组,n=40)和浮针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结合治疗组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21~61岁,平均(41.8±7.0)岁;病程1~53个月,平均(24.1±4.5)个月。在椎间盘突出节段方面,L5~S127例,L4~57例,L3~46例;在疼痛部位方面,腰部18例,左臀腿部10例,右臀腿部8例,双侧臀腿部4例。单独治疗组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22~61岁,平均(42.3±7.2)岁;病程2~53个月,平均(24.6±4.8)个月。在椎间盘突出节段方面,L5~S125例,L4~58例,L3~47例;在疼痛部位方面,腰部17例,左臀腿部11例,右臀腿部7例,双侧臀腿部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2];(3)均有外伤、受寒湿史;(4)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骨质增生;(2)具有异常的内分泌系统;(3)有马尾神经受压;(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1.3.1 单独治疗组 单独治疗组患者接受浮针单独治疗,让患者取俯卧位,循经取点或将进针点设定在痛点6cm、Myofascial trigger point肌筋膜触发点(MTrP点)处,进针时针和患者皮肤呈15°~25°角,保持适中的力度,以较快的速度刺入,向肌层刺入后用右手将针向皮下提拉起来,继续推进并稍提起,在针体完全进入后进行扫散,在此过程中将支点设定在进针点。留针30min后将针芯拔出来,将留下的软套管固定下来,同时预防感染,留针1h,对干燥、洁净的皮肤进行有效保持,每天1次。

1.3.2 结合治疗组 结合治疗组患者接受浮针结合理筋正骨法治疗,浮针治疗操作同上,同时给予患者理筋正骨法治疗,让患者取俯卧位,首先手法推拿,对病痛部位进行掌柔、指柔,运用推法对竖脊肌进行按摩,对腰部诸肌进行提拿,运用整脊法将错位的关节纠正过来,运用点穴法对阿是穴、大肠俞穴、环跳穴、腰夹脊穴、关元俞穴、秩边穴等进行按压,同时捏拿、拍打各部位等。推拿按摩患者有疼痛出现的部位,然后推腰扳腿。让患者端坐,足部自然触地,术者在患者后侧站立,运用正骨理筋手法正骨复位,让患者端坐,术者在患者右后侧站立,让患者右手、左手分别在颈后、右侧腋下放置。医者右手在患者左肩峰放置,左拇指将腰椎棘突顶住。专业人员在患者对面站立,将患者两腿夹住,同时协助将其左大腿固定下来。医者右手将患者左肩扶住,让患者前屈上身60°~90°,逐渐向左侧弯。在最大限度地侧弯时让患者旋转向后内侧,用左拇指将棘突向右顶推,然后将韧带、腰肌理顺,每天1次。

1.3.3 疗程 两组均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应用10cm游标卡尺,0端、10端分别表示患者无疼痛感、有剧烈疼痛[3]。(2)中医症状体征评分。0分:无异常;4分:颈臂疼痛较轻、间断麻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颈部活动;6分:颈臂疼痛中度、麻木,在极大程度上显著颈部活动;9分:颈臂疼痛中度、麻木,颈部无法正常活动[4]。(3)功能受限程度。采用Oa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内容包括主观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受限,患者的功能受限程度随着评分的降低而减轻[5]。(4)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制定的评分标准,内容包括主要症状与主诉、临床体征等,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程度随着评分的提升而增强[6]。

1.5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患者病症消失,具有正常的各功能,直腿抬高70°以上;显效:治疗后患者具有显著较轻的症状、较好的各项功能,直腿抬高50°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具有较轻的症状、较好的功能,直腿抬高10°以上;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功能均未好转[7]。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中医症状体征评分、Oawestry评分、JOA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VAS评分、中医症状体征评分、Oawestry评分降低幅度、JOA评分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中医症状体征评分、Oawestry评分、JOA评分变化情况比较(x ± s,分)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结合治疗组患者为95.0%(38/40),单独治疗组患者为72.5%(29/4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浮针治疗法将作用发挥出来的基础为通过患者皮下疏松的结缔组织的特殊物质与结构,该种组织状态为液晶,能够将压电、反压电效应产生出来,挤压、牵拉、扫散过程中改变结缔组织的液晶态空间构型,将生物电释放出来[8]。同时,结缔组织的导电性能良好,能够向病变组织有效传导生物电,这时产生的反压电效应能够改变细胞离子通道,从而对病痛进行缓解[9]。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0],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浮针疗法疗效确切,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受损现象的有效减少,为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整骨理筋手法能够对患者疼痛进行有效缓解,促进患者痉挛的减轻,将患者体内肌肉代谢产物消除[11]。理筋正骨法中的理筋手法分为拇指揉法、掌揉法;整脊法能够对脊柱平衡进行修复,将错位关节纠正过来,对压迫现象进行减缓;强壮手法包括拍打、捏拿等,能够对患者疼痛进行缓解;痛区手法即通过推拿按摩疼痛部位为患者止痛[12]。有机结合多种手法能够有效通经活络、化瘀止痛[13]。理筋正骨法恢复椎体异位位移时以生物力学的杠杆原理为辅助,能够对椎间盘突出引发的压迫现象进行有效改善[14]。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5-16],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浮针结合理筋正骨法治疗能够达到理气散瘀、活血通络的功效,具有确切的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VAS评分、中医症状体征评分、Oawestry评分降低幅度、JOA评分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结合治疗组患者为95.0%,单独治疗组患者为72.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浮针结合理筋正骨法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较浮针单独治疗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浮针正骨体征
浮针疗法治疗眩晕的临床进展*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图说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浮针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浮针疗法配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