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因质疑而美丽

2020-07-15周美苹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质疑

周美苹

【摘 要】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质疑是创新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及能力,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线语文老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课堂碰撞出质疑的成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质疑;创设氛围;教给方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于漪也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可见,质疑是产生新知识的源头,是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的因素,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是使课堂灵动美丽的活水。那么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质疑能力应如何培养呢?

一、创设质疑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教师应先树立质疑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自在、民主平等的质疑氛围。让学生大胆提问,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小心呵护学生那些原始的创造思维,对那些总爱问个为什么的学生,教师应有极度的耐心,认真倾听,适度回答,给予肯定,保护好学生的问题意识。

记得,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小调查报道,对于“0”,未接受教育的学龄前儿童能质疑想象出一百多种结果来,而对于大学生,“0”只是一个“0”,没有什么发散思维,没有创新意识。

“学贵有疑”,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外部条件,如音像、小游戏、表演、实物等,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肢体、有声语言来调动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放开束缚,毫无忌惮地问,创设充满“为什么”的教学氛围,为质疑的成长开拓一片肥沃的土壤。

二、教给质疑方法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受益无穷。”这句话深刻地告诉我们教给方法的重要性。只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疑难之处、权威之处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学会自己质疑,这样学生才能尽情饱览质疑生成的无限风景。

1.从疑难之处质疑

对文章中那些蕴含着深层意思、难理解的句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浅到深地去质疑。如教学《苏珊的帽子》这一课,教师可抓住课文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质疑问难,理解课文:(1)苏珊返校前,海伦老师请班上的同学戴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并说是要学习并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越新奇越好。(2)苏珊抗癌返校时,担心犹豫地站在教室门口,迟迟不敢进去,因为她的头发几乎掉光了,戴了一顶帽子。(3)当她越过心理的障碍,走进教室时,轻松地笑了,笑得很甜很美。

教师紧抓这三个重点句,引导学生质疑:“苏珊的老师为什么要让同学们戴帽子来上课?”“她担心什么?犹豫什么?为什么呢?”“她后来为什么会笑得那样甜、那样美?”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就能认真地去体会、揣摩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切明白像苏珊这样的癌症患者最需要的是平等的关怀。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课文的重点、疑难之处进行质疑问难,可以让学生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旨。

2.向权威之处挑战

现在的阅读教学迷信太重,学生迷信教师,教师迷信教参,师生都走不出教材的限制。其实我们的课堂并不缺乏创新,而是缺少发现创新苗头的眼睛,引导学生大胆走出教材,敢于向常规、向教材、向老师质疑,这样的学生才会个性飞扬。

还是以教学《苏珊的帽子》为例,当全班同学正沉重地朗读着:“然而,每天要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去上学,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这时,一位男同学突然举起手来,不等老师叫,就站起来认真地说:“老师,课文写错了,前面说‘苏珊因为癌症头发几乎掉光,‘几乎可看出她还有头发,而这边却说‘光秃秃,与前面的内容相矛盾。”见他这样一说,其他同学也应和着,“是啊!老师,书上这样写不对!”教师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打断,既怔住,又惊喜,心想:好小子,够细心的,敢对教材质疑。于是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更大胆起来了!

生1:老师,我对课文苏珊老师的做法不是很赞成,她让全班同学戴帽子来上课,既兴师动众,又对同学们的眼睛不好,况且头发长长要很长时间,总不能让大家每天都戴帽子来上课吧!

生2:我有更好的办法,就是让苏珊戴假发,这样她就不会被人发觉头发没了,也不用担心、犹豫了。

生3:海伦老师可以直接把苏珊的病情告诉同学们,这样大家已经有心理准备,就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这些才是学生最最真实的想法,最具个性的思维,是学生产生创新与创造的源头。我们一定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生成的这些创新资源,对这些敢于向权威、向教材提出疑问的学生给予肯定,让学生尝到大胆怀疑的甜头,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冲出课堂,走在时代的前头!

三、撞出质疑成果

质疑是手段,碰撞出来的质疑成果——学生个性的解读才是目的。要想达到质疑的成功彼岸,还需教师的灵活调控,在学生充满疑惑、意见纷纭、思维放开时,给予必要的引导,以免脱离课文的主旨,以便获得更深入的理解,达到高层次的阅读鉴赏。

再以《苏珊的帽子》为例,当孩子们在为海伦老师献谋划策时,教师灵机收场: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棒,老师真高兴,你们是一群爱动脑筋又有爱心的小朋友。我们先暂且把这些問题放下,想一想,苏珊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们沉思了片刻。

生1:这时苏珊最需要的是我们对她的漠视,因为这样才会让她感到自然。

师:是啊,过多的关注,反而会使她不自在。

生2:所以我觉得尊重她的最好方式是把她看成和以前一样的正常人!

师:是啊!最精心的呵护不是言语的安慰,不是伸手相助,而是通过我们的行动让苏珊感到自在、舒服。

教师的点拨给了学生启发性的引导,让学生的理解“更上一层楼”,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这种充满人性光辉的课堂,这种畅所欲言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课堂吗?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创新的火花,让我们的课堂因学生的质疑而更加美丽,让我们的学生在充满质疑的课堂上任意驰骋,放飞个性!

【参考文献】

[1]王发.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5(4):23-24.

猜你喜欢

质疑
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浅议
浅析发散学生思维的方法
国内心理咨询界“价值中立”质疑声音的研究综述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参与度
挖掘“文本”空白,读悟表达补白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