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同物异名词研究

2020-07-14张丽静

科教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

张丽静

摘 要 同物异名词在汉语中较为普遍,但对其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以语料收集为主要研究方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同物异名词形成的认知机制。在对同物异名词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证明了认知语言学三观即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在同物异名词形成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外,利用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分析了同物异名词所形成的认知机制,充分证明了汉语同物异名词的形成是有理有据的。

关键词 同物异名词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22

Abstract The same thing and different noun are common in Chinese, but the research on them is not enough. In this paper, corpus collect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analyz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ame thing different nouns.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same thing and different noun, it is proved that the three concept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namely experience, prominence and atten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ame thing and different noun. In addition, we use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conceptual metonymy to analyz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ame thing and different nouns, which fully proves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same thing and different nouns in Chinese is reasonable.

Keywords the same thing and different noun; conceptual metaphor; conceptual metonymy

0引言

自古以来同物异名便是一种普遍现象,例如月亮一词的异名词就有冰蟾、蟾蜍、冰兔、婵娟等。这些带有特定文化特色的同物异名词充分证明了其存在的普遍性。虽然同物异名词普遍存在,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一些学者将具有相同概念的不同形式进行总结以便查阅,或研究其分类或形成的文化、社会内因。还有学者从历时的角度对某一同物异名词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词汇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虽然同物异名词的发展不断取得进展,但鲜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同物异名词进行界定,并揭示其形成的认知理据。以语料收集的方法对同物异名词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探究同物异名词产生的认知机制。

1 文献综述

同物异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尔雅》。《尔雅》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书中有许多同义词条目,对同物异名词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建国后杨士首所著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是更为全面系统的词典。这两部字典单从描写角度并不涉及对其解释说明。之后的研究开始更加注重对同物异名词的解释及分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林伦伦所写的《古汉语别称词初探》,他从同物异名词产生的方式和原因角度进行分析,这也使得同物异名词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多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研究大多从范畴、凸显的角度进行研究。因此,基于之前学者的研究,本文从隐转喻的角度对同物异名名词进行分析,研究其形成的认知机制。

2 同物异名词的界定

同物异名词又称别称词或同义词,唐瑶(2011)定义它为同一事物可用不同名称来表达其概念的现象。例如,某种旋花科一年生植物在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称呼:河南人称之为红薯,上海天津人称之为山芋,山东人称之为地瓜。这是由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同物异名现象,也称方言。尽管同物异名所指的概念一定是相同的,但是有些也会产生情感意义方面的差异。例如“爸爸”和“父亲”,所指为同一概念但前者更口语化,后者则更加正式。因此可以看出同物异名词不同于等义词,至少在使用范围和情感色彩上存在些许差异。

池昌海(1998)总结出了近义词的四种界定,这里对同物异名词的界定可参照其后三种,即“概念同一说”“对象同一说”和“义位同一说”。“概念同一说”是指同一概念内具有细微差别的词。“对象同一说”则是指某一概念的外延部分交叉或完全重合。而第三种“义位同一说”是指用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所得出的主要义素或意义相同而表达色彩不同的的现象。比较而言,第三种假说是相对科学的,即具有相同义素的。因此,这里定义同物异名词为具有相同语义结构而概念结构可能不同的词。例如,“笋鸡”和“小鸡”(廖光蓉,2014:001),他们的语义结构是相同的,都是指小儿嫩的鸡,但概念结构并不同。“笋鸡”的概念结构还包括还未下蛋,肉质鲜嫩等。

3 同物异名词形成的认知机制

3.1 认知语言学的三观

3.1.1 经验观

认知语言学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王寅,2007:11)。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认为语言的形式结构和语言意义的生成及理解受人们经验的制约。语言是基于认知主体同客观世界互动体验,通过人的认知加工而形成的。这种体验哲学的观点强调人们的语言表达是基于经验的,也就是将所得到的经验概念化的结果。这是范围最广的一种产生同物异名词的方式,因为人们说出的语言必然是基于经验的。例如“杜鹃花”又称“映山红”,第一种称呼是由于古代有传言说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咳血,染红遍山的花朵而得名,虽然这种说法并不是科学的,但也是人们基于自己的第二手经验而得到的。第二种称呼即“映山红”是因为花红成片,照红山坡,故名“映山红”。这足以证明同物异名词的经验性。

3.1.2 凸显观

语言形式结构和语言意义的理解要受凸显认知原则的限制。一般来说,人们根据事物最早被认识到的或最重要易辨认的特性进行命名,但是当两组在不同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的观察世界上某事物时,他们依自己语言文化中的共识,只关注其中的一部分特征或侧面,于是部分就得到激活和凸显(Langacker,1987:272)。例如“垂柳”和“柳树”,都是指一种高大落叶乔木,但所凸显的内容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3 .1.3 注意观

在人们的经验中,一些事物的成分被无意识的注意,另一些则是被从某一特殊角度主观注意到(廖光蓉,2014:002),这个现象也就是凸显。因此,注意观和凸显观是互为因果的。注意里面有凸显的成分,凸显里面有注意的因素,两者是辩证统一的(邵军航,余素青,2006:129)。例如红薯、甘薯、蕃薯为同物异名词。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所强调的特性不同。称之为“红薯”是强调其颜色;称为“甘薯”是强调其甘甜的味道;而称其为“番薯”则是强调其原产地蕃即西域。

这是认知语言学三观对同物异名词的解释,经验观证明了同物异名词都来源于经验。凸显观和注意观充分证明了同物异名词的差异是由于其本身凸显的不同方面以及人们所注意到的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3.2 概念隐转喻

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概念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分析同物异名词生成机制的重要方式。下面结合概念隐转喻的内容对同物异名词产生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

3.2.1 概念隐喻

传统意义上的隐喻研究开始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这时的隐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1980年,George Lakoff 和 Mark Johnson指出思维本身也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被定义为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束定芳,汤本庆,2002)。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我们没必要把有关源域的所有的知识都映射到目标域中间去,这其中根据视角和注意观,有选择性的凸显和隐略一些知识,那么那些在映射中没有提及的方面,可以根据我们对于某一概念的知识结构,做出推断,进而获得丰富的隐含义。

概念隐喻可以用来解释许多同物异名现象,例如“计算机”和“电脑”,计算机是将其看成是一种机器,而电脑则是用人脑来理解计算机这一概念。这里建立了两个概念域,即机器域和人脑域,且由机器域向人脑域投射,强调电脑是与人脑一样构造复杂,会思考能解决问题,“电”字凸显了其与人脑不同的地方在于其耗电性。这些都是在概念隐喻的操作机制下产生的同物异名词。

3.2.2 转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转喻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非语言现象,概念转喻是用同一个域中的一个事物来代替另一个。概念转喻形成的基础是临近性。概念转喻所生成的同物异名词比较多。例如“新面孔”和“新人”, 脸是人的最明显的区别性特征,概念体系中的转喻“脸代表人”满足了人类这一特殊的认知要求。概念转喻具有凸显和隐略的效果,因此,该类同物异名词多是为了凸显或隐略一个概念的某一部分。这也与之前的认知语言学的三观即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相呼应。

4总结

本文以语料收集的方法对汉语同物异名词进行研究。首先,在对前人对同物异名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同物异名词进行界定。分析同物异名词中的“同”和“异”分别具有什么内涵。而后在界定的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三观即经验观、凸显观和经验观为出发点,对同物异名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以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的视角对同物异名词产生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同物异名的界定是以概念结构和语义结构为基础,同物异名词的语义结构相同但概念结构存在差异。第二,同物异名词的产生基于人们的经验、凸显和注意等因素。第三,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解释同物异名词产生机制的强大理论基础,大部分同物異名词产生的认知机制都来源于这两个理论。虽然本文对同物异名词产生的认知机制进行了分析,但一些同物异名词的分析可能超过概念隐喻和转喻所能解释的范围,即未能解释所有同物异名词。因此,希望本文能够对同物异名词的研究有一定程度上的推进,同时也希望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Mark, J.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 池昌海.五十年汉语同义词研究焦点概述[J].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

[4] 廖光蓉.认知语言学基础及其应用[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 邵军航,余素青.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突显观、注意观及其一致性[J].上海大学学报,2006.

[6] 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2).

[7] 唐瑶.汉英“同物异名”现象的意象图式分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1(5).

[8]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
中国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从文化角度看中英化妆品广告中概念隐喻的差异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中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
徐志摩与叶芝诗作中“爱”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红楼梦》中红色隐喻英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