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多规合一”探讨与展望

2020-07-14孙诗南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

孙诗南

【摘要】如今,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如此也就要求对土地规划问题加强重视。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积极采用多规合一的方式,可以极大程度的加强各规划之间的融合效果,推进区域间的健康有序发展。鉴于此,本文就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原则出发,就多规合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多规合一

通过科学的措施,将土地规划、社会发展规划与城乡规划整合到一个区域中,即所谓的多规合一。多规合一可以极大程度地解决各规划之间的矛盾,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更好发展。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极快,而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则可以更好地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区域的统筹发展。

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现状分析

就多规合一的作用而言,其一方面迎合了城乡建设规划的整体性要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极大程度的体现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针对性及整体性。目前,我国社会工业化发展速度极快,产业不断升级,但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而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土地的集中化,但与此同时,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此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方式因地区、层级差异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体系,且体系之间互斥,故而在具体规划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冲突与矛盾。如功能区域规划中主要侧重空间规划,而土地资源规划中,则重点是要保护现有土地资源。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则既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同时还要实现对土地结构的合理规划,以此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土地空间的最大价值。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多规合一”的实现途径分析

2.1 规划中“多规”的实现

如今,现行的国土空间类规划主要有4种: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另外还有交通、水利、林业、海洋等若干个含有部分空间规划属性和内容的部门规划。这些国土空间类规划以及含有部分国土空间规划属性和内容的部门规划一起构成了现行空间规划体系。但各类规划因为内容表述不一致、规划管理存在分割问题、以及存有数据矛盾等,所以导致规划落实中经常出现规划的冲突与矛盾。但即便如此,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在一定时期以及一定范围内,这些规划标准也还是对我国国土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优化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经验。故而,在对多规合一实现途径的研究中,我们应积极对此前各类国土空间规划问题的经验进行吸收,对其中的积极之处进行保留或调整,然后将其融合于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中,为规划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帮助。

2.2 规划中“合一”的实现

所谓合一,并不是将各类国土空间类规划进行笼统的合并,而是在现行的各类国土空间类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标准的统一,以此来约束各类下位国土空间类规划。

在合一的实现过程中,应保证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是要具有战略权威性。一旦上位规划批准实施在规划期内不得随意修改和调整;其次是上位规划要具有严格的管控性,既要内容详细,又要能够对下位规划进行具体有效的约束。战略权威性与管控性既相互对立有相互统一,战略权威性侧重于执行时的刚性,而对编制则要求较粗,主要是体现于可以对编制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而管控性则是重点强调的编制刚性,但执行时则存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其具体细则可以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调整。

3、“多规合一”的未来展望

3.1  将“多规合一”内涵的外延逐渐扩大

如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且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而就多规合一的内涵而言,不应仅是将其局限于空间规划工作中,而应将其拓展外延至专项規划以及区域规划等相关工作中,实现多规合一对水利、市政、交通等各部门规划工作的引领。而若想实现以上设想,就需要在具体的落实工作中始终坚持多规合一的转型发展生态优先、以及智慧管理等相关原则。要立足于长远的、综合性的战略角度,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统筹规划,要紧扣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利用多规合一来将城市的发展规律及国家的战略要求进行衔接,最终实现推进社会发展以及加强资源保护的多重目标。

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在进行2035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其编制思想就是以多规合一为指导,配套专项规划大纲,分区规划指引和行动规划大纲,对上位规划的各项要求进行分解分项,然后加以落实,以此来对国土开发过程进行引领和约束,有效的实现了超大城市“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作的发展。

3.2 借助“多规合一”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更好发展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以人为本是其发展的核心。城镇化建设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并最终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鉴于以上要求的复杂性以及现实性等诸多特点,所以也就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国土部门应以多规合一为指导思想,强化该思想的执行力度,并对此前多规合一的相关实践教训加以总结,进而从更具长远性、综合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相互融合与借鉴,更好地对多规合一理论进行完善,以此使多规合一可以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此外,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也表明,单一部门的闭门造车注定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故而就需要将各专业规划的经验、人才以及技术等进行统筹,以此组建多规合一的专业队伍,助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更好建设。

总结:

总而言之,就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现状而言,仍有许多环节需要加以完善。为此,就需要相关部门立足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吸收此前的发展经验,通过对多规合一的科学利用,来最大程度的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对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此外,国土部门在规划工作中,还应积极革新思维方式,不断完善规划机制,从而提高规划工作的效率,并最终助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锦章.规划职能演变与新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11).

[2]杜立柱,孟久琦,杜昊霖.规划体制变革下的空间规划问题与应对策略[J].规划师,2019(01).

猜你喜欢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
村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考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市县“多规合一”实现路径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国土空间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规合一”,在“争论”中试水
城市“多规合一”应坚持五点原则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