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服务业如何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实践体系
2020-07-14高培培
高培培
摘 要:随着教育水平的逐年提升,高职院校的育人体系也不断完善,为社会不断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业全能型人才,在全新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应采取“三维共育、多元合作”的人才培养策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教学实际,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仅以拙劣之筆,权且抛砖引玉。
关键词:服务业 三维共育 多元合作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7(a)--02
对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首要教学目标,而人才培养方案是其重要教学手段,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对人才进行培养,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师生以及校企的多元化合作。只有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体系,才能保证服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与完善。
1 “三维共育、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介绍
1.1 校方育人提升专业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现代化全新教学理念,结合健全稳定的课程教育体系以及管评方式,对学生实施人才培养的统称。在如今“三维共育”教学理念的支撑下,对学生的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方面,还应结合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对高职院校服务行业的学生进行培养。但是,无论教育观念如何更新,学校教育还是学生教育的最基础场所。因此,首先从学校育人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层面讲起,学生学习最基础的依托是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因此应将服务行业专业理论培训知识,以及岗位培训的职业素养作为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教学内容,这对学生未来发展中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服务型人才,具有基础作用。另外,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对实训知识的学习,理论与实践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重要意义,离开了实践的理论如同纸上谈兵,而离开了理论的实践也如同没有根基的浮萍。在实作教学方面,教师可以营造教学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仿真环境中进行实作学习,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真实的实践学习,这种模拟实作与真实场景实作的双管齐下的实作教学,会为学生实作能力的提升,带来一个质的飞跃。
1.2 家庭育人提供成长空间
在全新历史时期,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家庭和社会来进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一个更加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环境,而并非是在学校学习以后,出了校门就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以下将从家庭育人这一层面,浅析家庭环境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度对学生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首任教师,虽然高职学生已经具有相对完善独立的人格,可家庭环境对其的影响仍不可小视。试想,一个终日沉迷于游戏或者追剧的,没有学习氛围的家庭又怎么能够培养出一个具有良好学习意识,以及学习习惯的学生呢。反之一个充满正能量,书卷气息十分浓的家庭,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良性影响。具体来说,家庭育人首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稳定的成长空间。家长应对学生讲述道路,从家长这一层面说明服务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专业优势。同时,家长也应与学校及教师保持一个密切的联系,家长应做到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基础性、客观性的了解,进而针对性地从家长层面对学生进行辅导。并且,还应给予学生身心双重支持,做学生永远的强有力的后盾。
1.3 社会育人营造塑才环境
相比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其实才是学生需要一生用来学习的最终场所。不过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来讲,社会育人继家庭育人和学校育人之后,隶属最后一个学习场所,而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各项工作、学习的速度都加快了。因此,社会教育也应提早展开,在高职教学环境中进行介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对社会文化有一个提早认知,从而对自身的快速成长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具体来说,社会育人可以从社会力量介入学校,以及学校带领学生进入社会进行实践学习两方面谈起。前者是指社会上与服务行业相关的企业深入到高职院校中来,让企业的相关领导人为学生进行实作课程的实践化教学引导,为学生讲述真实的服务行业中发生的具体案例,并对此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提升实践学习经验,从而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对行业的规则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而后者是指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与学校合作的相关企业,使学生在企业内部亲身体验服务行业的工作程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实作能力也有一个质的提升。
另外,从社会大角度来讲,应注意随时为高职院校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以便助力高职院校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快捷地提升学习质量,提高专业素养,从而保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对学生实行有机共育,真正地将“三维共育”理念落到实处。
2 “三维共育、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1 生生合作强化日常交流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主张教师按照教学大纲逐条进行认真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是无可厚非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也进行了逐渐更新。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辅以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优质高效。在生本教育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应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这样可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发自觉地对服务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在高职院校服务专业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个稳定提升。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分组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分组应该采用互补形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成员以六人为宜,应保持有两名学习能力较强的、两名交流沟通能力较强的、另外两名能力稍弱的,这种互补性的搭配无论是从班级整体教学层面,还是从学生个人层面而言都具有较强的科学合理性。在学习小组搭建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主题式讨论。毕竟,学生之间由于年龄无差异、时代感无差异,具有较多的共同话题,以及共同的对人对事的大致相同的看法,因此具有较强的易沟通性,这种生生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更强的自觉性。而且,还可以使组内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取长补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整体上有一个较高的提升。
2.2 师生合作督导学习进度
高职学生虽然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在思想方面已经相对成熟,同任何学习与生活方面的事情也都有了自己的主见。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師就可以放弃督导的权利,相反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学习督导同样不可小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仍旧需要发挥相对主导地位,对学生的学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加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教师对学生的督导可以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此来进行展开。因此,课前督导指的是利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工作之前,对学生进行预习督导,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就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客观性的认知,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环节对知识的掌握速度。而课堂督导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利用提问、模拟仿真等手段,监督并指导学生应如何有效利用课堂环节进行学习,毕竟教育观念如何更新,课堂环境才是学生学习的最基础根据地,教师也只有在课堂环节对学生进行有效督导,才是提升学生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而课外教学督导则指的是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在课外的时间督导学生的温习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使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课堂后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实时性的跟踪了解。同时,课外督导不仅包括对学生进行督导,同时也包括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一个系统化的认知,从而将师生合作和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良性有序的进行下去。
2.3 校企合作提供就业渠道
对于高职院校服务专业的教学而言,教师首先明确教学方向,学生的学习就是以就业为目的,而如何确保将来在就业岗位上成为一名优秀的服务型人才,则是学校学习的唯一目的性。对于多元化合作教学而言,校企合作作为多元化合作的最后一个环节,较比之前的生生合作与师生合作而言,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具体来说就是社会上相关服务行业的企业应与学校保持战略性合作关系,企业可以与学校签订就业式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学校根据协议内容,定性进行全能型服务人才的培养,这种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可使企业、学校、学生都得到实惠,企业可以得到全能型优秀的服务型管理人才,从而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性助力。而学校则可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从而逐步发展成为全能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基地,为社会创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而学生也可以从自身层面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自己职业能力的提升起到铺垫性的基础作用。这种多元化的合作方式,是一种多维度的新型教书育人模式,相信这种模式对当前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输出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高职服务专业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与时代教育发展理念保持高度同频,利用“三维共育、多元合作”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从而有效助力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可以更好发展,从而使高职院校职业塑人的办校宗旨得到更好实现。
参考文献
吴爱珍.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途径——企业项目走进市场营销专业课堂[J].中国商论,2017(18).
胡保才,杨秀莲.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J].纳税,2019(20).
宁玉梅,李龙.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基于校企实践教学合作模式[J].现代商贸工业,2019(24).
曾琴.校企合作中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平台建设分析[J].科技资讯,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