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种子”教学模式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2020-07-14骆慧英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摘 要】“爱种子”教学模式是运用“互联网+云平台”的手段共享体系化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和主题拓展,开展感知、体验、探究和协同创新的情境互动教学。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互动探究环节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知识重构,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主题拓展环节解决学习驱动力的问题,培养创新能力。“爱种子”课堂是对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一次创新和改革,是推动现代化教育向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以“爱种子”课堂教育为背景,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语文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一点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爱种子”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186-02

“互联网+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着各行各业进行深刻变革。新时代的发展形势呼吁新的教育形式,如何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新时代要有新方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发展,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广东省教育厅与时俱进,创新机制,制订了以信息技术推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规划,希望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手段改变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将各学科的优质教学资源,推动到教育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智慧学习环境,重塑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爱种子”课堂教学理念概述

“爱种子”教学模式是运用“互联网+云平台”的手段共享体系化的优质教学资源,该平台提供五大功能模块,分别是课堂授课模块、教师备课模块、学生学习模块、家校共育模块、教研管理模块。课堂授课模块是利用课堂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宽带网络访问云端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备课模块主要依托平台配置的全学科与数字化资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直接利用平台海量的教学素材与资源模块,打造自己的个性化课程。学生学习模块是将学习资源同步精准推送给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泛在线学习环境,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线上学习环境。家校共育模块可以将学生课堂表现等课堂过程数据,同步到家长手机终端,家长利用数据分析可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有针对性的介入和学习辅导,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数据,查漏补缺。教研管理模块是通过持续的教学大数据形成学生的学情画像,帮助老师进行个性化指导。教育管理者则可以利用全方位的数据监测,及时了解区域课堂教学情况,以实现更精准的教学管理和决策[1]。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及成因

(一)學生“听”的习惯有待提高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心智特征,难以在语文课堂上长期集中注意力,同时新时代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课堂上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观念。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学习主要以学习拼音、汉字、诗词、阅读文章等为主,这些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较为枯燥,他们在课堂上难以长期倾听语文教师的知识传授,容易出现走神、眼睛望向窗外、做小动作等现象,从而影响课堂知识的吸收效果,影响学习成绩。

(二)学生“说”时自信不足

小学低年级学生初入学校课堂,还未养成学校课堂上的相关学习习惯。由于在课堂上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部分学生难免无法完全掌握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面对课堂上教师的突然提问,一方面,部分学生存在无法理解问题,不能准确回答问题的情况,从而在回答问题时会胆怯和害羞,无法声音响亮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另一方面,部分学生本身不自信,在进行小组学习和个人交流时,积极性和参与性不足,表达自身和相互交流时,音量不会灵活调节,从而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三)学生“写”的习惯有待提高

小学低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汉字和拼音的拼写,良好的拼写习惯还未养成。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拼写汉字和拼音时,执笔和写字的姿势不正确,这不利于学生视力、颈椎和脊背的健康成长。同时,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书写相关作业时,不能严格按照字体的笔画和笔画顺序进行规范书写,也不能将汉字规范地写入田字格中,在汉字拼写错误后易随意涂改,不能保持卷面的干净整洁。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写作业时,喜欢用舌头舔笔尖,随便在练习本上乱涂乱画,随意撕毁教材和练习本,在写作业时也易出现一边讲话一边书写,或者书写一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娱乐活动中等现象,这均不利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书写和学习习惯[2]。

三、利用“爱种子”教学模式促进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

(一)利用“爱种子”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上课在“听”和“说”环节出现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和回答问题缺乏自信心,以及声音不洪亮等问题,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爱种子”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相关硬件及软件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一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审美特点制作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学习课件,教师可以通过静态和动态的充满趣味性的课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集体问答活动,调动课堂气氛。根据教学内容建立分组自主学习、讨论和抢答环节,充分利用互动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针对低年级学生无法积极回答课堂问题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一定要使用“话语权杖”才能发言,其他学生只能认真倾听。这一做法使发言的学生会觉得很自豪,争着发言。教师还可以采用趣味性点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名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并奖励“红花”或积分币等小物件,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和自信,使学生建立起回答问题的自豪感,从而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3]。

(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家校共育

有学者认为,教育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责任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生整体教育生涯的重中之重,教师应该积极联系家长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话、微信或班级优化大师等科技手段,让家长能随时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性格较为内向或者较为调皮的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的角色,让家长积极地配合教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学生在课外能够按照教育标准和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家庭作业,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作业的习惯。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温习功课,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或提前学习下一章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

(三)利用“爱种子”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共评

学校教育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保障现代教育不断向优质化教育进步。学校可以利用“爱种子”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备课模块,通过该模块中海量的教学素材和资源编写有关课堂行为习惯方面的口令、顺口溜,以及挖掘《弟子规》中对培养学生行为习惯适用的语句,如学生上课应该怎样做、回答问题应该怎样做、书写作业应该怎样做等。教师每天安排学生练习顺口溜,通过顺口溜、口令提醒学生相关的行为习惯,在口令和日常纠偏中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爱种子”教学模式是广东省依托信息技术所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教育改革,它通过“互联网+优质资源”的手段改变了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是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有效推动了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有优质而公平的教学资源。“爱种子”教学模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未来智慧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武红娟.浅论小学语文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J].考试周刊,2015(20).

[2]高晓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金色年华(下),2010(5).

[3]许春兰.创新教學设计,培养小学语文学习良好习惯[J].写作(下),2017(84).

[4]朱琳.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行为习惯评价与激励的方法[J].基础教育论坛,2019(1).

【作者简介】

骆慧英(1973~),女,汉族,广东广州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