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应用

2020-07-14陈梅香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初中

陈梅香

【摘 要】思维导图是随着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才被逐步应用于学校教育中的,其具有较好的实效性,能够将零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能使学生更好地记忆有关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必学的科目,涉及大量理论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将思维导图引入其中,以改善课堂教学。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有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079-02

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以绘画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探索,能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对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有效性及具体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最开始是用于记笔记方面,在丰富的图形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有关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避免琐碎的知识点成为学习理论知识的阻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思维导图主要具有简单方便、易学易用、图文并茂等特点,其借助多元的图形与多彩的画面在人们头脑中展示一个网络,符合人的思考模式,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记忆。而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会得到开发,这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二、思维导图应用的必要性

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初中课堂教育方式也不断优化、完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必学科目,涉及大量的理论知识。若是教师仍然按照传统教学观念,采用灌输、讲授的教学方式,则往往难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光会出现记忆困难、理解困难的情况,同时也无法将这些知识较好地应用于解决问题或者是生活实践中。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来构建起方便自己记忆的思维导图,这符合学生自身的思维、学习特点。这种图形表达方式,能够构建生动、有趣的课堂,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创作、绘画等,对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形成鲜明而又深刻的记忆。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情况以及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通过完善思维导图,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拓展。这既符合现下核心素养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1]。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多方面的知识内容,若是单纯依靠讲授来完成教学,难以起到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一)课前准备阶段的应用

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是既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课上教师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增强对于知识点的熟悉度,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预习,对存在的问题及学习困难有初步的了解,进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得课堂教学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有关思维导图绘制、运用的技巧。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主题,也就是绘制思维导图的核心,以此为基础来构建知识脉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各个部分进行仔细阅读,并总结核心思想,对主题进行归纳与确定。其次,则是对分支部分的主题进行明确。分支应涵盖理解内容、提出问题这两个方面。教师可在这一部分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在课上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总结、修改,最终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思维导图。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必须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对思维导图进行构建。为了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教师必须要做好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具体掌握情况,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来向学生提问,以便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中存在的主要缺陷,然后指导学生加以改进。在这一期间,受到教师问题的引导,所以学生能够发展起较好的问题解决能力与问题意识,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如教师在讲授《敬畏生命》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首先向学生展现出有关生命的图片,让学生可以对生命产生思考,并产生敬畏之心;然后教师依托案例,对有关知识进行讲解。在授课完成以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对比自己在课上所完成的笔记,来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思维导图加以完善,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思维缺陷,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课后延伸时的应用

思维导图可以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更加系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脉络,加深学生的记忆。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考虑运用多样化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的思维。如教师可以在一个思维导图中填写上较为重要的部分,留出一些部分让学生来自己填写,这既能让学生可以查缺补漏,又使得这一思维导图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较为深刻的记忆。若是学生已经掌握了课上知识,教师则可以通过举办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形成全新的认知[2]。

综上所述,目前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所采用的大都是灌输、讲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带来一定阻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今后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等方面对思维导图加以充分利用,为学生开发思维、深入理解知识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胜浩.用思维导图培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综合思維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9(25).

[2]文娟.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价值初探[J].科学咨询,2019(3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