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0-07-14于光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

于光

【摘要】读者信息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对图书馆的流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图书流通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当前广大师生的需要。为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对图书流通模式的优化与改进,提高图书流通效率。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述,再着重探讨如何提高图书流通效率的对策,以期充分发挥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高校的资源宝库,也属于社会与国家的公共服务机构,在知识文化的传播与发扬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伴随社会的进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更关注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图书流通管理属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工作效率。为此,有必要加强图书流通管理研究,优化图书流通管理机制,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问题分析

(一)藏书管理方面的问题。首先,部分高校图书馆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尽管会定期购入新图书,但并未增加摆放设施,有时直接将部分图书暂时放在其他类目的书架上,不便于查找;其次,图书放置不规范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图书浏览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部分读者在挑选图书时随手把之前的书籍乱放,或者看完书籍后并未放回原位,从而导致书籍乱架现象较为普遍;最后,图书管理员根据图书馆的改进需求会对不同种类书目的位置或顺序进行调整,但却未及时更新检索信息,也未发布公告,给读者造成不便。

(二)文献信息咨询服务不到位。部分图书管理员对工作缺乏热情,图书管理专业知识不足是导致信息咨询服务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管理工作从传统人工管理向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的方向转变。然而,一些图书管理人员无法适应从传统的图书文献的保管者向信息管理人员与咨询管理员的角色转变,部分人员仍秉承传统的坐等服务理念,主动服务意识淡薄。此外,由于图书流通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较低,难以适应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献信息咨询工作,当部分读者提出专业咨询问题时很难获得满意的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文化传播功能的实现。

(三)图书借阅管理问题。虽然图书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求持证方可借阅书籍,但仍有人冒用他人的图书证借书。在图书归还方面经常出现图书损坏的问题,如缺页、破损,也有读者未按时归还图书甚至导致书籍丢失。另外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借阅高峰期由于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稳定性不足,工作人员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导致误操作,表现为漏记、误记等问题。

二、新时期提高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效率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流通管理制度,做好制度支撑。要想做好图书流通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保障。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应结合本校图书借阅实践,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不断加以优化,逐步形成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图书流通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让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让读者享受到良好的服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高校图书馆应树立人本理念,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结合起来。长期以来图书馆更强调用制度去约束、管理人,采取的刚性管理也更多,而柔性管理相对较少。在新时期应该坚持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柔性管理,在管理中渗透人本理念,围绕“人”的需求,寻找工作人员内在的、具有共性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并采用非强制性的措施去影响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增强其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自觉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政策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关注读者需求,构建具有特色的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应关注读者多元化的个性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服务,方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于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来说,这需要构建具有特色的馆藏资源,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特色馆藏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属于高校图书馆拥有的宝贵资源。馆藏资源丰不丰富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图书流通与管理工作。通过建立特色馆藏资源体系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与服务质量。为此,高校图书馆首先要科学制订馆藏增量与调整计划,围绕读者需求合理选购图书。在采购文献资料时应按不同比例采购不同的载体文献,构建特色化的馆藏资源。同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合理加以利用,可对现有馆藏资源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此外,加强与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学习和总结图书流通管理经验,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群体。

(三)树立人本理念,优化图书流通服务方式。为真正服务好读者,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不断优化图书流通服务方式与内容。第一,图书馆可组织专题指导工作,培养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观念,为读者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努力让读者满意。第二,加强馆际互借与预约合作,通过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合作实现图书资(下转第174页)

(上接第172页)源的共享利用,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也能满足更多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第三,在此基础上图书馆要重视改善图书流通服务环境,即高校图书馆面向读者群体提供服务活动场所。通过为读者创设舒适优雅的服务环境,让读者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享受阅读的乐趣,进而提高读者的满意度。第四,做好新生入馆宣传指导工作,在新生入学的前两周,由图书流通部工作人员到各院系提供新生入馆宣传教育服务,向新生讲解高校图书馆的相关规定以及馆藏资源,让新生明白图书借阅的相关规定,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四)加强对馆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图书管理看似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实际上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创造性。流通部工作人员作为信息资源的导航员,除了要清楚各类书籍的摆放位置、借阅情况,还应熟悉常见图书的作者与内容,并能了解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向他们介绍相应的馆藏资源。如此,方能为读者提供高效、准确的借阅服务。针对当前馆员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组织业务培训,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图书馆流通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事业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教育培训让馆员具备较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积极地对待本职工作。通过业务技能培训,让他们学习最新的图书管理知识与专业技能,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图书管理水平。最后,高校可考虑招聘部分图书管理专业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具有活力。

三、结语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神圣使命,重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图书流通服务内容与机制,不断提高图书流通水平,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卫华.浅谈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J].才智,2018,25(23):49.

[2]赵国志.浅析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创新与思考[J].求知导刊,2016,27(33):32.

[3]王秀晶.数字信息背景下图书馆流通部管理创新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2015,14(2):117-119.

[4]吕志名.对优化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几点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6,32(14):66.

[5]刘冬云.提升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6):70-72.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