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幼小衔接教育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0-07-14王兴永田炜

天津教育·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幼儿园策略

王兴永 田炜

【摘  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有效的衔接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其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就目前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情况来看并不理想,衔接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将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此,本文就当前幼小衔接问题展开探讨,同时也提出几点可行的完善对策,目的是提高衔接工作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衔接教育问题;策略

幼儿园孩童是接受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而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衔接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身心发展,所以应当加强衔接工作的管理。但是目前幼儿与小学衔接质量并不高,衔接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会使幼儿在入学后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这并不利于他们后续学习和未来发展。为此我结合自身多年经验,就衔接问题展开探讨,并总结出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以下观点能够给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一、当前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教育问题

第一点,教育人员并没有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差异,对其认识程度依旧停留在表面,于是就会产生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衔接工作的缺失,使幼儿在入学之后极容易产生强烈的不适,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其产生抵触心理和不良情绪。第二点,教师并不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且教育方式单一,仍旧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方式,进而使其丧失了原有的学习兴趣,无形之中就影响了幼儿的未来成长和发展。第三点,学校与家庭之间也缺乏互动和交流,家长不了解幼儿在校的实际情况,而学校也不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第四点,衔接体验活动缺乏趣味性,枯燥无趣的教学活动难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削弱整体衔接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总之,以上这些问题都迫切地需要我们采取对策予以解决。

二、当前幼小衔接的策略研究

(一)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差异

由于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存在诸多差异,这就会加大二者衔接工作的难度系数,而为了确保幼儿在衔接过程中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学校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差异。首先,要认识到衔接工作不是简单地将幼儿从幼儿园引入小学,也不是简单地在二者之间增加一个环节,而是要对其进行更好的教育管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通过循序渐进且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高效展开学习。其次,本身幼儿阶段的孩童注意力就不易集中,只有结合他们实际年龄特点展开教育,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高衔接工作的质量,从而确保衔接工作过程中幼儿能够全面、协调地发展下去。最重要的是能够纠正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养成的不良习惯,使其能够形成良好且正确的学习习惯,以便为其后续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掌握幼儿实际学习情况

幼儿园时期的孩童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汉字书写不规范、笔画错误、坐姿不正确等,这些问题都是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幼儿后续学习和未来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开展衔接工作时,要做好充足的衔接教育准备工作。有些幼儿在步入小学阶段时会因多方面因素,产生不良情绪和抵触心理,这时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教育指导,日常教育活动应当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最好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主。这样一来,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相关的课堂教育活动。同时对于他们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给予纠正,使其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端正不良坐姿且以正确的笔画书写字体。此外,还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这也是衔接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能够使其更好地融入小学教育氛围,使其更好地与其他人员友好相处,最终全面提高幼儿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水平,以及促进幼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三)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模式

以往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质量不高,部分原因是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指导过程中选择的方式往往存在问题,不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只会造成学习压力的增加,难以为其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为此要想获得最理想的衔接效果,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方式来加强教育指导。本身学前教育阶段的孩童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较差,过于复杂的教育方式并不利于他们接受,而一个简单明了的教育方式能够使其更好地接受,并快速融入小学学习环境中,最重要的是不要给予他们过多的学习压力,这样才能够推动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思想方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衔接工作中需要加强管理的一环。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才可以帮助幼儿快速地适应小学教育环境,从而促进幼儿可以健康、茁壮成长。

(四)加强学校、家庭互动交流

学校、家庭作为幼儿成长时期的重要元素,二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其身心发展,所以为了提高幼儿与小学衔接工作质量,我们还应当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互动与合作。首先,家长日常生活中应加强生活习惯的培养,要使幼儿养成一个良好且正确的生活习惯,最重要的是要端正自身学习态度,以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参与生活教育指导,这也是作为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要与学校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以便及时掌握幼儿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也要发挥自我价值,要积极开展家长会等活动来促进衔接工作。本身衔接工作就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是需要家长、社会等人员共同参与来完成的。通过互动交流,既能够为幼儿与小学衔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又可以确保幼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能够加快幼儿融入小学教育的速度,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最终实现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目的。

(五)丰富衔接体验活动

为了确保幼儿能够在小学教育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还应当丰富幼儿与小学衔接体验活动,而体验活动的进行就需要家长、幼儿园、小学三者的共同努力。首先,幼儿园应当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中的事物,进一步调动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适当地进行出游活动,以此来满足他们对大自然的求知欲望和探知欲望。而小学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实践操作过程,这样一来,家长不仅可以掌握幼儿的实际学习环境,还能够推动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最重要的是通過体验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小学教育氛围中,从而确保幼儿身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为其后续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整体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在幼儿与小学衔接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优化衔接工作。本身幼儿园跨入小学就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经历,只有做好衔接工作,才能够确保他们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注:本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引领家园共育 助力幼小衔接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81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石淑琴.浅析幼儿园到小学衔接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20(4).

[2]陈晓韵.试析幼小衔接时期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

[3]杨凤芹,孙成平.幼儿园与小学教育教学衔接的优化策略——以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幼儿园为例[J].江苏幼儿教育,2018(2).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小学幼儿园策略
爱“上”幼儿园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想念幼儿园
Passage Four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