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典型“易错题”的分析与思考

2020-07-14吴清梅赵慧敏郑晓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分析与思考易错题初中数学

吴清梅 赵慧敏 郑晓琴

【摘要】学生在做数学题目时,经常会犯错误,甚至反复做反复错,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对典型的“易错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找出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并对学生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初中数学  典型易错题  分析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153-01

一、用“易错题”做范例的必要性

在二次函数的测试中,有一道选择是已知y=x2-4x-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B.若图像与x轴有交点,则a<4;C.当a=3时,不等式x2-4x-a<0的解集是1

二、学生求解“易错题”出错的原因分析

题目是统一的,但是学生出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都不一样,所以对题目的感知能力也不一样。

(一)只重视解题,忽视对知识的概念理解

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很多的教学都注重题海战术,注重解题,但是对于知识概念理解并没有理解和掌握,一方面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对于知识概念并没有深入的讲解,只是在每一章开头的时候对概念性的知识大略的讲解一遍,所以学生并没有什么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概念性的知识没什么兴趣,觉得在之后的解题中也很少会运用到,所以也不重视,会忽略。所以学生在解题的时候会忽略掉最基础的概念性知识,全凭自我理解来解题,就很容易导致错误发生。比如对于“因式分解”这一概念的理解学生会忽略,导致错误。有的学生因式分解只进行了等式的部分分解,没有全部分解,导致分解结果不是最简;有的学生在因式分解时没有化成正确的形式,导致错误;有的学生因式分解时没有考虑到数字的取值范围,导致分解错误。

(二)只重视明显条件,而忽视隐含条件

有些题目会直接给出条件,学生可以重视,但是题目中所隐含的一些条件往往会被学生在解题时忽略,导致错题的产生。比如在解决二元一次方程习题中,往往会有隐含的条件,比如△>0,学生在解题时忽略这个条件,就会遇到解题瓶颈,难以完整的解题,这很可能会丢分。

(三)不能全面性解题

在解决数学题目时,很多题目的条件发生变化,它的结论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学生在解题的时候要全面的分析问题,要考虑到题目包含的所有条件,并逐一的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完整的答案。在解决数学题目时,要严谨认真仔细,要考虑到所有的条件,全方面的考虑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面的考虑问题。

三、分类比较,学生求解“易错题”的有效策略

不管是在哪一个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错,尽管老师不断的讲解,但是还是会出错。有的学生是对概念不理解,有的学生不能完全的掌握知识点等等,为了避免这些状况,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加强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知识概念有详细的讲解,不能一笔带过,并且要求学生要背诵。学生在做题时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直觉来进行解题,要注意到一些细节的条件。学生在易错题中由于概念混淆出现的错误是非常常见的,但是概念又是非常基础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就要对相关的数学概念进行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要着重注意,要避免因为概念不清而出现的解题错误,这也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对相关数学概念进行讲解,并将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在日常教学中,每个单元结束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尤其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知识难点教师要提醒学生格外注意,让学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解题中能够避免因为知识概念不熟悉而导致的错题。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还坚持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运用题海战术来加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这是非常落后的,也是教育所不提倡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严重,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内涵,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很多看似简单的题目,在实际的解答中却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就需要学生慢慢的理解题目意思,找出题目所隐藏的条件,让问题得以解答。教师在教学中,对于这一类型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发现题目中所隐含的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可以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便教师之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

(三)合理的运用“易错题”范例

學生做错题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教材,合理的运用“易错题”范例,帮助学生找出题目出错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将这些易错题作为范例,认真的给学生上好错例分析课。老师在讲解“易错题”范例时,可以不止讲解一种解题方法,可以多方面的分析题目,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错误的原因,并进行反思,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引导学生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能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从更多的角度来寻找解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引导比较分类,挖掘“易错题”出错的原型与原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错题的比较分类,挖掘“易错题”出错的原型和原因,让学生能够较快的掌握知识。教师要将那些同一类型出错的题目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可以根据这些进行分类比较,得出出错经验,并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软件,将知识点通过多媒体生动的展现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接受程度,然后再进行教学课程的设计。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引导他们思考,帮助他们掌握和理解知识。

结束语

在学习中错题是无法避免的,对典型的“易错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找出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并对学生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利用错题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钱卫. 初中数学典型“易错题”的分析与思考[J]. 考试周刊, 2011(86):84-86.

猜你喜欢

分析与思考易错题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不等式易错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
错题再现,发现本源
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微课资源在开放大学基层教学点英语课外学习中应用的思考
初中数学易错题错因分析及纠错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