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院校德育的有效性

2020-07-14邱婷婷

科教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职业院校德育教育

邱婷婷

摘 要 职业院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关键场所,基于当前快节奏社会的发展需求,要想促进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及综合技能,相关院校就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不仅要积极转变相关教师的教学理念,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而且还要结合職业院校学生德育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案,这样才能最大化突出新时代职业院校德育的有效性,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德育教育 问题分析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he key place for the country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current fast-paced socie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skill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releva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high attention to the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not only to actively change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and provide more high-quality and high-level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relevant teachers, improve the existing teaching mode, and take targeted moral education program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problem analysis

1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德育教育方法单一

现如今,很多职业院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仍然会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来进行,由于这些教学手段大部分都集中于课堂讲解,缺少实践教育,且未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所以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另外,一些职业院校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缺少创新意识,很少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以讲授法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德育教育效果,给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1.2 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

现阶段,德育教育课程已成为各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尽管大部分院校对于德育教育课程的开展都给予了正确的认知,但是获得的教育效果却是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职业院校学生对于德育类课程不重视所致,其往往将学习德育类课程作为获得毕业证书的最佳手段,但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却并未有效运用所学到的德育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院校德育教育工作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根本无法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

1.3 德育教育内容陈旧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技术充斥的年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很容易会受到一些西方新潮观念所影响。而职业院校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懵懂的时期,所以在很多方面所呈现的价值观念也是未达到成人理解的程度,进而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一旦受到挫折,就会形成悲观的负面情绪。而大部分职业院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都缺少对学生发展与成长的密切关注,不仅未结合学生实际心理诉求,采取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案,而且相应的德育教育内容也是十分陈旧,缺少时代特征,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德育教育实效作用的有效发挥。

2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具体原因

2.1 学生原因

在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课程的开展是其最关键的渠道,要想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开展,但是获得的教育效果却是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职业院校学生偏科的现象较为严重所致,其大部分精力都会投入到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及实操课的技能训练中,却将德育课纳入到附属课程中,认为该门课程学与不学都不会对自身造成任何影响。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消极怠慢、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进而使得德育课教学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2.2 教师原因

教师不仅是德育课开展的实施者和指挥者,同时,也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领路人,其肩负着极大的人才培养责任,因此,各职业院校必须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给予相应的重视。但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一些职业院校不仅自身不重视德育教育课程的开展,而且相关教师也是缺少德育教育意识,其认为该门课程并非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不仅将其边缘化,而且在实施开展过程中也是常常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来进行,只是一味的将各种法律制度、道德观念等强硬的灌输给学生,却忽视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并且仅仅将自身作为课堂主体,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而且也给学生的日后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2.3 社会原因

现如今,在青年人群体中,存在着很多错误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受一些不良的新潮思想以及社会舆论所影响,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学生接触各种信息的渠道也是十分多元,而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基本都低于十八岁,相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文化水平等都要低很多。因此,对于错误思想的判断与甄别也是差强人意,很容易被这些错误的观念所腐蚀,并将这种腐蚀当做自己成熟的表现,进而在同学中炫耀,摆出一副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等心理。有些同学由于自身法律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不足,还会在学校里与同学之间拉帮结派,发生口角等,并不自觉的树立起竖立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当教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时,这些同学只是认为教师在讲空话,缺少实质性的东西,这种心态下,不仅导致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无法发挥出相应的有效性,而且也使得整体德育教育质量大大下降,无法从根本上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强化新时代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相关措施

3.1 德育教育要贯穿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始终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时代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相关德育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秉着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来开展德育课教学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还要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能够自觉认识到自身思想的不足,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及时的进行改正,进而树立起良好的公德心及道德品质。首先,在课堂上,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其次,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形成与其他同学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并自觉爱护实训设备,维护校园环境;最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尊老爱幼,具有一颗时刻感恩的心,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突出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为其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实施德育教育

要想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各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要对德育类课程的开展给予相应的重视,而且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尽量围绕企业的用人标准来设计德育教育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各职业院校德育教师要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多引进一些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优秀员工案例及优秀企业案例等作为提升学生德育学习兴趣的关键推动力,以便更好的增強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与法律意识,使其能够正确认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为自身的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各职业院校要大力加强校企合作,以便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使其能够灵活的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及学习中,进而真正做到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这样才能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岗位要求,满足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

3.3 积极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德育教师队伍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新时代社会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就要从多方面入手来强化自身的德育教育工作,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德育教师队伍,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和落实德育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首先,各职业院校要适当提高用人标准,引进一些经验丰富、职业素养及文化水平高的教师人才,进而通过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的思想,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各职业院校要通过定期的培训、专家讲座、专项课题研究等方式来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以便使相关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教学能力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更好的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

3.4 加强校外德育教育

为了最大化突出新时代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除了要加强学生的校内德育教育工作,还要对其校外德育教育工作给予相应的重视。而校外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和企业教育。首先,家庭教育。学生父母以及长辈亲属等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通过自身的行为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社会公德心。其次,班主任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学生的紧密联系,通过家访、电话问询等方式与家长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以便能够及时的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告知父母长辈协助管理,进而第一时间明确注意事项和教育重点,帮助学生纠正不良思想,及早步入正轨。最后,企业教育。企业教育模式是指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要对那些顶岗实习的学生加强德育教育,进而通过专题培训、学徒制、驻企教师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使其能够真正了解岗位需求,进而针对性的进行德育学习,为日后的就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企业还可通过表彰、企业文化影响、典型案例宣讲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便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使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得相应的成功,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德育教育效果,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摇篮,为能够满足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为其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各院校必须从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入手,不仅要将德育教育工作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制定德育教育内容,而且还要全面强化学生的感恩教育和校外德育教育,并积极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德育教师队伍,建立多元化的德育教育评价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课,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夏小芳.职业院校德育有效措施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 2018.6:31-32.

[2] 关园园.职业院校中德育教育的现状以及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2:44-45.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职业院校德育教育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