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高职人才培养对接融合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探索
2020-07-14苑敏
苑敏
摘 要 现阶段中、高职教育事业通过对现代学徒制的科学实施,可实现对学生素质能力、专业技术培养效果的显著提升。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通过对教育模式构建对策的提出与落实,为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高职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 学前教育 对策
Abstract At present, through the scientific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the effect of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Taking preschoo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d implements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mode,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talent traini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契机。作为现阶段高职教育重点关注问题之一,中高职对接教育的开展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推动中高职人才培养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而作为中高职对接教育开展的主要途径,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主要是依托于校企合作,通过师傅、教师对学生开展联合培养,构建“2+3”(五年制)人才培育体系,在提升中高职教育水平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达到毕业即就业的目的。
1研究意义
分析我国中高职教育事业开展,因其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场所的不同,所以存在教育衔接与贯通方面存在限制,如何强化开展中高职教育已然成为各个职业院校的重点关注问题。而通过中高职教育的对接,依据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统筹安排、整体设计,实现中高职不同学制的有效对接,在提高职业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对现阶段专业人才匮乏的现象。再结合中高职对接教育中融合应用现代学徒制教学,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指导,对中高职教育强化对接,实现知识教育与学生技能培养的有效对接,在提高中高职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达到培养专业性、技能性人才的目的。[1]现代学徒制是我国传统学徒传授模式的改进,是指在职业教学期间,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保障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应用需要依托于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立足于学生岗位技能、素质的培养,通过教师、师傅联动教学,实现对职业教学的优化。在具体知识、技术教学中融合企业项目、企业文化等,达到“学生即徒弟、教师即师傅、教学即实习、毕业即就业”的目的。在现阶段职业教育中合理应用现代学徒制,学生培养期间,企业、行业可以全過程参与其中,达到专业设置贴合行业要求、课程设置贴合职业要求、教学过程贴合工作实际的目的,通过学生知识教学与岗位培养的对策,保障人才的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高素质人才要求。
2中高职对接教育融合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2.1 实现对中高职教育资源的整合
作为新型人才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教学为现代教学与传统学徒制的融合产物,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表明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教育质量,并在长时间的研究与应用过程中,现代学徒制得到不断的优化与改进。分析当前中高职对接教育模式的开展,其中中职、高职学校为教育主体,而借助现代学徒制推动中高职教育的对接,可实现对学校、企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打破以往职业教育中存在的校企合作壁垒,加强企业的参与度与参与积极性,转变以往职业院校开展单一、固定教育事业的局面,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2]与此同时,在具体教育中实施现代学徒制,可实现高校、企业以及当地政府发展一致性的促进,通过三者协调联动,为当前中高职对接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条件。
2.2 实现对中高职教育与企业深度合作
得益于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使得现阶段中高职对接教育的开展得到延伸与巩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政府充分保障的前提下,会基于行业订立标准开展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教学,此模式可实现对中高职衔接困难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升学生认同感,为完善中高职教育框架提供保障。现代学徒制强调以“工学交替”的方式开展职业教育,合理增大“工”的比重,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累积丰富工作经验。作为中高职衔接教育的主体,在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过程中,需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创新完善,引导学生在中高职教育中学会“学中做、做中学”,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2.3 实现对现代学徒制片面认知的转变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衔接教育开展,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对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存在以下片面认知:(1)存在高职毕业未来发展认知误区,认为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其性质仍为职业教育,所传授的内容也同样是职业技术知识内容,所以无需继续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财力。(2)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认为,中高职衔接教育仅是国家为缓解现阶段学生就业困难的方式与途径,而在具体教育过程中,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根本无关紧要,对学生未来就业、生涯发展无法提供帮助。(3)存在高职教育质量不高的错误认知,认为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无差别,部分认为在接受高职教育后,自身素质能力仍无法得到提升。而通过对现代学徒制的融合,则可以起到认知转变的作用,帮助学生及其家长正确认知中高职对接教育的具体培养体系、路径,明确高职教育的重要性。而在具体教育期间所开展的优质实践活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让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来了解自身职业发展与行业发展。
3 中高职衔接教育融合现代学徒制原则
3.1 一体化原则
中高职对接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基础,遵循一体化原则来实现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构建。鉴于此,中职、高职教育的开展需树立统一目标,并以统一目标为核心相互协调开展。中职教育阶段侧重对产业初级、中级人才的素质强化,而高职教育则侧重对中级、高级人才的培育。其教育的构建需要充分贯彻六年制教育。并且中职、高职教育的衔接,所对接的学生专业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方面近似,所以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树立,需在统一化的前提下凸显不同教育阶段的层次差异,进而实现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逐步递进,在保持中职、高职教育二者各自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又能保持职业教育的有效对接。[3]
3.2 阶段性原则
构建一体化的人才教育体系,与开展中高职衔接的阶段性教育之间不存在冲突,应保持不同教育阶段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面各有侧重。例如中职教育阶段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时,需以基础知识教学、基础技能传授为侧重点,并在教学期间融合关于企业文化、教育衔接方面的知识内容。而高职教育阶段则需以职业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方面培育为侧重点,依据对学生个性、基础差异的分析,通过设置个性化、科学化课程体系来进一步深化学生教育。
3.3 职业性原则
在施行中高职衔接教育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从以往高职教育阶段提前至中职教育阶段,所以学生会在中职阶段就被赋予学徒的身份,并在中高职阶段的全过程中始终扮演者学徒的角色。也正因为如此,中高职衔接教育开展必须遵循职业性原则,在施行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一惯性的将学生学徒身份落实于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全过程。而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面,需围绕职业岗位需求进行设置,将学生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进而实现中高职衔接教育的职业化开展。
3.4 发展性原则
中高职衔接教育同样需要遵循终身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秉持着发展性原则,即在开展职业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未来在应用型本科中学习的空间充分保留,进而实现学生在就业阶段,仍可以通过在职学习的方式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鉴于此,在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系时,需要在搭设中职-高职发展桥梁的基础上,为学生构建有效的高职-本科学习桥梁,充分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促进与培养。
4基于中高职衔接教育下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构建对策(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4.1 組建校企(幼儿园)联合理事会
由幼儿园代表、中职院校代表、高职院校代表等共同组建理事会,其中理事会会长一职由高职院校代表担任,定期开展理事集中会议,对理事会成员所制定并提出的发展议案进行集中商讨。具体职责包括:(1)对中高职衔接教育开展进行专业、专业发展方向、培养目标等内容的统一决策;(2)对高职、幼儿园、中职的相关教育资源进行统一协调,确保其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3)招生、招聘工作统一化开展。对中职学校的具体招生、幼儿园招聘与在职生源进行组织衔接,对中职学校后备生源进行统一补充;(4)统一培养。对中高职衔接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等内容进行统一制定,进而加大幼儿园与学校的合作深度。(5)统一就业。进行校内招聘、幼儿园保底就业、个别推荐等工作的统一安排,为中高职衔接教育人才就业对口率进行保障。
4.2 构建完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需发挥主导作用,联动幼儿园、中职院校共同制定中高职衔接教育课程体系,立足于衔接教育形式的分析,以现代学徒制为依据,构建具备职业性、现实性、针对性、通用性的课程体系。需确保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满足幼儿园人才需求,贴合工作岗位实际,并兼顾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鉴于此,高职院校需组织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学校专业核心人员,依据对现阶段职业岗位具体需求的分析,以现阶段国家职业资格条件与要求,结合对学生差异化分析,构建符合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满足学前教育人才需求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注意,在设置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过程中,其学习任务设置需要贴合幼儿园实际任务工作,通过对幼儿园保教分析与参考,对中高职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重构。[4]
针对中高职衔接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依据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能力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学徒发展课程四大模块。其一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根据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将语文、数学、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道德与法律、心理健康等课程按一定的学分比例构建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以期借助上述课程的开设来强化学生文化、政治素养,及良好的法律意识。其二专业能力课程,则分成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学前教育工作过程或任务作为构建课程的导向,分别以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教师口语、幼儿园课程(游戏)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环境创设等课程作为构建载体,根据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层级、梯度要求原则科学合理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以确保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更具有系统性、梯度性、连续性。专业技能课程以“弹、唱、说、跳、画、教”六项基本技能为内容设置课程,中职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在高职阶段对专业技能教学目标则要体现更高层次的要求,特别在应用层面上要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其三职业素养课程,具体课程包括: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职业文化、职业生涯规划等基础性课程。其四学徒发展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人文素养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等,以期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
4.3 构建校企教育平台
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开展需依托与校企实践平台的构建,所以高职院校应联动中职院校、幼儿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据对课程体系的构建创建校企实践平台,为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明确学生同时兼具学生与学徒身份,所以学生开展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场地包括学校课堂教师、幼儿园等。[5]与此同时,学校与幼儿园可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基地可用于中高职教师开展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也可用于开展学生技能实践训练。需要注意,实践平台的构建必须依据对院校教学与幼儿园适应性的分析,遵循产教融合的原则,构建一体化校内外实践平台。此外,需要联动中高职院校、幼儿园共同对实践平台的管理制度合理制定,通过对实践平台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达到最大化发挥出实践平台作用的目的。
4.4 构建三导师教师队伍
相较于以往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中高职衔接教育中,若想保证现代学徒制形式的高效应用,需依据教学现状,构建高素质的三导师教育队伍,具体包括高职导师、幼儿园导师以及中职导师。鉴于此,在具体教师队伍构建期间,幼儿园与学校之间需要强化开展互聘互用、横向研发、联合培养等工作,为高素质三导师队伍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针对幼儿园导师的配置,在考核条件中纳入导师承担教学任务,而针对中职、高职学校而言,需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师考核中纳入企业实践锻炼与技术服务指标等。三导师队伍的构建需要遵循层次梯队培养原则,注重三方沟通渠道的完善与拓展,做到中高职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与幼儿园进行互聘互用,进而实现对高素质三导师队伍的及组件。通过三者互聘互用平台的构建,避免在中高职教育期间出现幼儿园导师授课能力不强、学校教师教学实践素质不过关的问题,进而有效提升中高职院校教育水平以及企业实践培养水平。[6]
4.5 构建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中高职衔接教育时间长,要想确保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达到预期目标,需结合具体教育现状,构建完善的质量监控提升,做到全过程监督管控中职到高职教育的开展。通对质量监控制度的落实,确保中高职衔接教育全过程管控工作的高质量、标准化开展。与此同时,中高职院校需加大对评教、评学机制的完善构建,以定量、定性评估的形式对中高職导师、幼儿园导师教育教学的开展科学评价,做到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岗位技能掌握科学评估,明确中高职衔接教育开展具体情况,分析现阶段中高职衔接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而在具体监督管控期间,中高职院校可以加大对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借助学生学习平台、远程监控、网络交流、岗位实践管理系统、视频录像、在线学习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与管理,对中高职教师、幼儿园教师教学情况实施跟踪,通过开展动态化的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为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7]
5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的应用可实现对社会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满足,并显著提升中高职院校教学水平。鉴于此,中高职院校需加大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衔接教育模式应用,依据中高职当前教育现状,加强与企业合作力度,为学生构建完善且真实的学习、实践场所,实现对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士刚.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8.8.44(02):25-30.
[2] 易丹.“3+2”层级递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9(02):54-57,112.
[3] 黄雪薇,阚雅玲.构建以企业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百果园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
[4] 祁世英.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中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以甘肃省“一北一南”两所典型学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03):11-14.
[5] 巴佳慧.基于现代学徒制的“3+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32(04):54-56,63.
[6] 童晓敏,袁炼红.“现代学徒制”模式在产学对接中高职衔接的实践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8):110-110.
[7] 杨宇,曹智梅.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一制四化”式中高职衔接模式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3(0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