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罗氏沼虾养殖尾水减排养殖新技术

2020-07-14吴志强陈正兴张晓马建社

水产养殖 2020年7期
关键词:沼虾大塘尾水

吴志强,陈正兴,张晓,马建社

(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高邮225600)

罗氏沼虾是原产于东南亚地区的热带淡水大虾,适宜生长水温为18~35℃,最适水温为24~32℃,正常情况下江苏省的适宜养殖时间为5月中旬至10中旬。高邮市是罗氏沼虾养殖主产区,为了延长养殖时间,提高产量,第一批虾苗2月中旬放养,用锅炉加塑料大棚池控温培育幼虾,采用分批放养虾苗、分级培育幼虾、多规格幼虾混养和多次轮捕的养殖方式开展养殖,目前平均放养虾苗约8万尾/667 m2,每个养殖周期轮捕5次左右,产量350 kg~400 kg/667 m2,纯效益约3000元/667 m2。由于罗氏沼虾养殖周期较短,轮捕频繁,池塘中不宜过多混养滤食性鱼类和栽植水草,且放养密度偏高,使用高蛋白饲料等原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较为严重,尤其是每年的7~10月池塘中蓝藻水华频发,在降水捕捞时,富含蓝藻的尾水排入外河,对周边水域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践行“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促进罗氏沼虾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江苏省渔业科技类项目(Y2018-13)的资助下,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于2019年度进行了一种罗氏沼虾养殖尾水减排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通过改变池塘结构、改进养殖方式,在拉网捕捞时不排或少排水,达到减排目的,生态效果明显,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池塘改造

1.1大棚池建造

沿着成虾养殖池塘的长边新建幼虾大棚培育池,面积约为成虾养殖池面积的1/10,池口宽7~8 m,坡比1∶1~1∶1.5,池深1.2~1.3 m,大棚池内部设施(隔埂、隐蔽物、增氧及加温设备等)与常规相同(图1、2)。

1.2成虾池改造

将原池塘底部的大棚池填平压实,保持池塘底部呈锅底洼,同时在池塘的一边筑一个缓坡,以便于轮捕时进行罗氏沼虾分拣操作。(常规塘口和改进后剖面图如图3所示)

图1 改进后幼虾大棚培育池照片

图2 常规幼虾大棚培育池照片

图3 常规养殖塘口和改进后养殖塘口的剖面图

2 虾苗放养

虾苗放养的准备工作和常规养殖相同,2月底至4月初放养第一批虾苗5万尾左右/667 m2,4月中旬至5月初放养第二批虾苗2万尾左右/667 m2,5月中旬放养第三批虾苗1万尾左右/667 m2,也有养殖户第二批多放一点,第三批不放养,放养总量控制在8万尾左右/667 m2。

3 幼虾培育

幼虾培育池中设有分隔埂,每一批放养的虾苗都是单独培育,第一批放养的虾苗需要用锅炉增温,第二批虾苗是靠阳光自然增温,幼虾培育水温控制在28℃左右,培育的技术措施与常规养殖相同。

4 幼虾放养与成虾养殖

5月中下旬是罗氏沼虾幼虾放养时间,正常情况下,温棚池建在大塘底部,5月10日以后拆除大棚和增温设施,同时向池塘注水,直接将大棚池淹没,不同规格的幼虾(不同批次放养的虾苗)同时漫水进入大塘养殖。采用该技术后,大棚池移至高处,养殖方式有所改变,先将第一批的幼虾放入大塘养殖,同时将第二批的幼虾在大棚池中分稀养殖,待养殖大塘中第一批幼虾长成并轮捕两次所剩不多时,再放入第二批的幼虾,同样轮捕两次后再放入第三批的幼虾,即成虾养殖和幼虾培育一样实行分批养殖。养殖的管理措施与常规相同。

5 成虾捕捞

罗氏沼虾在适温下养殖4个月多数已达到性成熟,这时要进行拉网轮捕,轮捕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棚池建在池塘底部,为了便于拉网和分拣操作,拉网前须排水30~50 cm,罗氏沼虾分拣的理想水位是1 m左右。实施新技术后由于池塘底部相对平坦,拉网起捕率高,且设置了拣虾的缓坡,分拣操作在缓坡上进行,所以捕捞时不需要排水,即使在高温季节池塘水位最大时,也只需要排出10~20 cm池水就可满足捕捞要求。

6 优点分析

由于采取“高位大棚池”培育幼虾,幼虾也是分批放入大塘养殖,这样养殖的密度相对降低,可以减少罗氏沼虾自相残杀,提高养殖成活率和成虾规格,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

当最后一批幼虾放入大塘后,大棚池就闲置了(一般为8月以后),可以利用空闲的大棚池繁殖或培育其它水产苗种,如青虾、小龙虾秋苗和鱼种等,在10月中下旬罗氏沼虾干塘后,将预备的苗种再放入大塘养殖,至下年5月初干塘上市,即实行罗氏沼虾与其它水产品轮养。没有轮养经验的养殖户,可以留一部分幼虾在大棚池中养殖至成品。

采取“高位大棚池”培育幼虾后,成虾养殖池底部相对平坦,拉网踩纲方便,同时在池边设置了罗氏沼虾分拣操作的缓坡,可以实行不排水或少排水拉网捕虾。根据实践,罗氏沼虾一个养殖周期最少要轮捕5次,每次排水量在30~50 cm,采用该技术后,只有在8~9月池塘水位处于最高时需要排水20 cm左右,其余3次可以不排水捕捞,这样每个养殖周期可减少排水约1.5 m,即每667 m2池塘可减排养殖尾水约1 000 m3,生态效益显著。

7 养殖实例

高邮市龙虬镇张轩村养殖户刘宏金2019年采用高位大棚池培育幼虾,实行少排水捕虾法养殖,虾池总面积23×667 m2,其中建高位大棚池910 m2,3月7日放养罗氏沼虾苗100万尾,培育至5月12日,将幼虾转入大塘养殖,5月17日在大棚池中放养第二批虾苗50万尾,两次共放养虾苗150万尾,每667 m2均6.52万尾,6月28日开始捕捞,共拉网5次,10月10日干塘,因捕捞需要,实际排出养殖尾水170 cm(含最后清塘排水),与常规养殖相比减少排水140 cm,每667 m2减排量934 m3,减排比例达到45.16%。计收获罗氏沼虾7 774 kg,每667 m2产量338 kg;产值335 400元,纯收益111 900元,每667 m2收益4 865元。与常规罗氏沼虾养殖的池塘相比,该示范户放养密度较低,两批虾苗放养间隔时间较长,成虾规格较大,每667 m2产量与面上平均数相似,每667 m2效益高出平均数近2 000元,尤其尾水减排量达到45.16%,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减排养殖示范塘放养与收获及尾水排放情况详见表1。

表1 减排养殖示范塘放养与收获及尾水排放表

猜你喜欢

沼虾大塘尾水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海南发布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地方标准
后脱贫时期民族村寨规划发展探索
锦绣“云城”春未央
浅谈广西SPF罗氏沼虾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