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审计信息化风险与应对措施探析
2020-07-13闫懋
闫懋
摘 要: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管理要求的逐渐提升,会计电算化软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会计手工操作正逐步被会计算机审计所取代。互联网的推行,让信息变得更加透明,通过社交媒体的来传播数据信息,方便快捷,所以“大数据”渐渐被人们所熟悉,使得其他技术具备一定的信息化与数据化特征,加快了“云计算”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 审计信息化 风险 措施
纵观历史审计技术逐渐开放稳步推进,其效果非常的明显,在其他科学技术的引领下一步步走向成功。基于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工作的技术和思维越发新颖和全面,可见创新探索的重要性,基于大数据时代下将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实到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相对于审计信息化建设而言,大数据技术在改革过程中加强了审计信息化风险性,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风险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所以,为了推动审计信息化发展,需加大审计信息化风险控制力度。
一、大数据时代审计信息化特征
(一)发展速度快
1980年,审计制度初步建成并推出,审计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手工审计法。1990年,审计软件开始盛行,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审计事业步入了计算机审计时代。在创建大数据审计系统、云审计系统与非现场审计系统时可使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来完成。通过几年的努力手工审计开始向审计软件方向发展,审计信息化的辅助核心是EXCEL,促进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扩大人工智能在审计中的规模,发展速度一目了然。
(二)发展水平低
尽管审计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信息化水平程度偏低,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距离。审计在实践过程中很少使用云计算和大数据信息技术,而数据式审计与账套式审计处于发展环节。事实上,计算机审计和信息化财务系统构成了账套式审计理念,审计模式一直使用的是账目系统,从之前的纸质账目系统转型成如今的电子账目系统,创新了审计方法,审计理念与形式依旧原地不动。经过对比,数据审计对象指的是电子数据,这种理念很少被人提及。
(三)发展不全面
如今在审计市场中,众多审计业务还没有完全被信息化所掩盖,并且审计过程中的一系列审计流程还未完成自动化。事实上,很多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仍然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简单的人工审计,从而代替低层水平。信息化发展不全面让工作中的审计劳动力与设想的不符,加剧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
(四)发展不均衡
站在注册会计师审计角度考虑,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究其根本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和小型会计师事务的信息化水平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中国、瑞华、立信等大型会计事务所拥有超高的信息化水准,不仅融入了审计软件,还有专门的审计科室,互联网优势完全凸显出来,利用云计算为大数据谋取利益。同时,很多大型会计事务工作人员踊跃创新人工智能,其效果非常明显。相对于财力、人力、物力来说小型会计事物所信息化水平没有太大效果,员工依旧使用机械法来完成审计工作。
二、大数据时代审计信息化风险
(一)数据采集风险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其概念被赋予了更多含义,一个以数据为核心的生态体系逐渐被建立起来,同时也是审计工作重点。基于大数据时代,数据采集风险是审计信息化风险的核心部分,归结于以下两点:信息脱漏和信息污染。主要原因包括:首先,在审计工作中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审计信息系统相对缺乏,很难采集很多数据,不能精准的进行分辨。其次,审计人员在选择海量数据时,很容易纠结,在对比时也非常累,时常出现决策困难症,非理性选择数据。
(二)分析取证风险
审计数据不透明,缺乏全面性是分析取证风险的主要特征;审计证据不易获取,电子审计证据问题较多。分析取证风险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1)审计数据分析信息化水平低,很多操作智能看到几处问题,缺少严谨的观察力,有时分析结果还会变得相互矛盾。(2)大数据时代的审计数据相对繁琐,数据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根据简短的计算机程序是很难找到審计证据。(3)“信息化条件”屡屡在审计工作中被提及,电子审计证据渐渐替代了采集纸质证据的位置。由此信息化水平大幅度下降,电子证据法律体系不健全,很难保护电子审计证据,缺少一定的法律效力,降低公众信任度。
(三)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安全风险主要涉及审计档案、审计信息、用户资料,其中审计档案多次出现信息脱漏、遗失、调整等问题。网络安全风险因素包括(1)黑客入侵、病毒扩大直接威胁网络安全性,具有隐秘性与攻击性的计算机病毒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网络安全的危险性。(2)审计信息系统不全面,很多程序设计存在问题,安全性低。(3)很多审计人员不会使用计算机,不能有效处理网络安全紧急问题。
(四)诉讼风险
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审计结果的精准性与期望值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审计结果不能保证审计业务合理进行时,利益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可借助法律武器,而审计机构的核心问题就是诉讼风险。数据权利与隐私纷争、审计失效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赔偿诉讼等是诉讼风险中最常见的情况。
信息化审计诉讼风险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1)审计数据在选择和应用环节缺少掌控力,导致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被损坏,运用污染数据会失去审计活动价值,使得审计失效。(2)电子证据在采集方面缺少一定的规范性和立法局限性,增加了电子审计证据难度,约束了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大数据时代审计信息化风险应对措施
基于大数据视域下,审计信息化速度不断加快,不过发展过程是非常艰难的。相关人员要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大力支持、维护审计信息化发展,使其能够茁壮成长,做好周全的思想准备,勇于战胜各种困难,沉着应对困难和挑战。此外,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要团结一心,共同解决信息化带来的风险问题。
调整思维,加强学习。要求审计人员全面了解数据平台建设,调整思路,重点培训预测理论、相关性理论和全样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要加强学习,融会贯通,积极参与其他职业机构培訓,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汲取各部门知识,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信息技术,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化审计人员,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超强的专业技能。
提高技术,稳扎稳打。站在人才角度考虑,会计师事务所要定期组织执业技能培训,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技术。针对设备而言,事务所要和科研机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积极合作,研发审计系统。
自觉自律,严控质量。审计人员不管任何时候都要自觉自律,恪尽职守,谨遵保密制度流程。会计师事务所需将审计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位,把工作内容分配至个人,优化质量控制环境,推动监督机制发展
加大投资力度,拓展思维路径。事务所应对信息化建设高度关注,加大投资力度,深入研究和讨论信息化,创新审计软件与信息系统,带动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审计领域中。会计师事务所需对新的审计模式加以创新,使电子数据审计和电子数据处理审计融为一体,做好联网审计工作。
确认工作内容,熟悉职责权利。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深入分析审计数据并全部分给点大数据平台加以处理,分工明确才能减轻员工工作量,降低部分风险,清除会计师事务所部分职责。此外,调整审计报告内容和框架,确认参与人员工作职责。
(一)市场服务
市场主体,科学调整与分配。在各类资源分配中市场是其核心方法,决定了社会市场经济的整体运行,社会主义市场需充分展现其优势,在宏观调控下引导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注册会计师审计时要谨遵价值规则,符合审计市场供求标准;通过现代化市场加强经济信号灵敏性,更快的传输数据信息;使用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在审计服务中融入资源配置。
诚心合作,共同盈利。信息行业需注重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调整审计系统,研制人工智能。增加会计师事务所与大数据服务平台、软件信息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次数,提供高质量数据和优质服务,符合企业信息化保障要求。法律人才、计算机人才、审计人才是人才培训机构培养的重点对象。
遵守法律,诚实守信。城市经营是现代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社会治理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成了社会信用体系,共同建设计算机信息化,完善信用制度,以道德为基础,构建合格的审计市场信用机制。
(二)行业协会监管
加大管理力度,严格监督。国内注册会计师要加大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力度,促进注册会计师的发展进程,在此群体中输入机遇和营养,针对不按规则执行的员工予以严格处理,公平公正。
团结一致,互惠互利。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注册会计师协会识大体,有远见,招募行业人才,聚人心而成巨力,和众志以铸辉煌。提升员工业务水平,加大理论创新力度,大力宣传中柱企业文化,事务所主动肩负社会责任,使行业充满信心,树立好企业威望,加强使命感,责任感,防止审计再次陷入危机。
着重培养优秀人才,引荐新型设备。国内注册会计师协会着重培养优秀人才,加大信息化建设,降低风险,运用公共审计专用云平台来培养优秀审计人员,减轻会计事务所业务压力,降低审计风险,提供更强有力的网络安全保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非常漫长,同时也相对繁琐,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创新与推广,要不定期的更新动态。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机遇和挑战是同时存在的,增加了审计信息化风险,构建大数据审计准则、加强数据安全管理,进而减轻风险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顾小涵.大数据时代对我国企业审计信息化的冲击与影响[J].广东蚕业,2017,51(5):80-81.
[2]金伟.大数据时代下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