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教师魅力的窗口

2020-07-13华激文

家长·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博学智慧

华激文

摘要:高考评价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本文反思“新冠”疫情下的生物网络教学现状,倡导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方法,对如何上好高三网络直播课,打开教师魅力窗口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关键词:博学;大爱;智慧

有人说,教师的魅力源于教师的教育个性,也有人说,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有四种基本品格:爱、使命感和责任感、博学、情感丰富。从教高中生物多年,我认为,打开教师魅力“窗口”的动力源自多个方面: 博学、大爱、智慧等。2020年初,由于新冠病毒肆虐,举国上下师生只能“在线”上课与答疑。任何事物利弊各半,下面我以寒假高三生物直播教学为例,谈谈对教师魅力的一些体会吧。

一、整合软件——相得益彰,乐在其中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作为教师的我,第一次从线下转为线上教学,被迫进行网上直播授课,面对教学形式的转变,作为十八线主播的我,用尽洪荒之力隆重登场,体验了一把当网红的快感。由于对象是高三学生,没有了黑板,没有了面对面的互动,如何确保教学效果呢?为了提高高三学生听课效率,可谓十八般武艺齐上:除了原有的PPT制作、视频剪辑、抠图,还增加了QQ屏幕分享、语音通话、企业微信直播等等。为了显示计算步骤、图文并茂,有的遗传题的计算步骤还需通过“EV录屏”逐步展示;有的学生做错题,为了明确学生错误之处,需要预先彩色标注,通过拍照上传,整合到PPT中;有时网速太慢,甚至有点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提高效率,部分教学過程需要通过“剪辑师”软件预先录播微课……为了更好地传递教学热情,我尽量用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声音和语气,可谓忙得不亦乐乎。

第一次直播,当大家如约来到直播教室时,师生都很兴奋,有PPT展示,有视频观看,有解题步骤动态展示,有重要内容的微课播放,45分钟很短暂,直播首秀在各类软件的整合使用中展示,在学生的空中鲜花和礼物中结束,隔着屏幕,我非常感动。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真、奇、妙的生物世界蕴含着真善美,充满了感染力。在高三生物教学中,一幅形象的画面、一组动听的声音、一段动态的场景,往往可以激发认知内驱力,使学生对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激情。同时,这些情景又可成为思维的向导,牵动学生对认知对象的想象。因此,高三直播教学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物教师不妨设置一些虚拟化的生产、生活情景,如生物生长发育情况,遗传变异现象等,将抽象的理论以物态的形式表现,使比较机械的教材“还原自然的生命”,使学生在“大自然”的情景中,获得知识、智慧、思想,体验到畅游知识海洋的愉悦。我们导引学生随着罗伯特·虎克一起放大细胞,跟随沃泰墨一起解剖小狗,与卡尔文共同思考碳循环,血细胞计数板、胚胎移植、自由组合规律、pcr扩增……当你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科学、文明、文化的窗口,使他们眼前呈现一片辽阔绚丽的世界,作为教师,你就能以知识为导线,让学生在科学史实、趣味实验、纪实故事中与科学家的脉搏一起跳动、一起捡拾文明的碎片。哲理的火花、智慧的实验、科学的思维方式,都将通过博学浓厚教师的品位与素养。

疫情期间的高三直播课堂需要教师用智慧和勤奋来开启魅力的窗口。教师身份变了,成了主播,但传授知识的角色没有变,认真的态度、热爱学生的情感不能变。作为一名普通的生物教师,无论身在何处,真实的校园还是虚拟的网络,文墨散清香,导引求知者,师生虽然不能面对面,但心始终在一起,教师的快乐来自每一节精彩的课堂。远程直播教学,需要教师脚踏实地,从点滴小事——整合软件做起,为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初露才华提供广阔天地,引起他们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学生兴致勃勃,教师才能乐在其中,师生才能相得益彰。

二、换位思考——学生所思,非我所想

高三直播教学中,最大的收获是,学生中突然杀出黑马——废寝忘食,刨根问底。平时线下教学,由于教室和办公室是有一定距离的,一般学生只会在课后质疑、休息时设问。网络直播,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缩短了,可以说,直播计划是永远跟不上学生变化的:“老师,我进群聊时您已经开讲了;老师,刚才我去上厕所了,我练习的3.5.6题没听到,你再讲一下;老师,我认真听了,还是不懂,第六题AC选项为什么错呢?A可以分离出R型菌,以及S型菌,C加了蛋白质和多糖,没有出现S型菌,能否说明DNA才是转化因子呢;老师,第7点实在看不懂,为什么病毒侵染导致的细胞坏死不属于细胞凋亡?”学生的即时设问从早到晚,每时每刻,教师在欣喜的同时,也发现,原来学生的很多疑惑,并非你所认为的疑惑,学生的答案或许不是正确的,思路或许有偏差,但并不代表学生没有认真听讲,很多时候,学生所思,非教师所想也。学习的真正发生,在于具体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所疑惑之处,也许恰是你所疏漏之处。

很喜欢“墙上的洞”这个故事:在印度新德里,穷人居住的一条街。穷人的孩子没有钱上学,整天在街上疯玩。实验者在一间房子的墙上开了个方形的洞,洞的大小正好镶嵌一个电脑,荧光屏面对着街道,旁边还有一个触屏;电脑荧光屏和触屏的高度与孩子的身高差不多,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地去触摸。孩子被这新鲜的玩意儿吸引住了。第一个星期,街上的儿童都在这个洞前乱触摸,第二个星期好几个小孩子开始找到了“窍门”,三个星期以后,街上的这些孩子虽没学过英语,没学过电脑,却都初步学会了上网。这是一个充满暗示和提示的故事。孩子有学习的天性,他们渴望学习。“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让花草、树木、小鸟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是目前学校“精心教育、大爱”的理念。

记得寒假直播教学时,很多时候晚上十点多了,学生突然在QQ里发问:老师,新冠病毒会发生变异吗?新冠肺炎痊愈者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是终生的吗?如果新冠病毒的RNA发生变异,而痊愈者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不是终生的,疫苗的注射是否有效呢……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个又一个,我尽自己所能一一耐心解答,当然也提醒孩子们早点睡觉。这样的举手之劳并未放在心上,没想到,好多学生在QQ中发来了空中鲜花和礼物:老师,送你一个谢谢、送你一个绒绒手套、送你一个卡其布诺,送你一个幸运手链、送你一个烟花、送你一个快乐肥皂……感动的瞬间是深刻而久远的,感动的力量也是巨大而永恒的,这感动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快乐和满足,那是教师辛勤耕耘的结晶。它让你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激情,让你对教学人生充满信心与力量。

所谓“草木均有意,处处皆育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内驱力的培养,疫情期间的高三直播课,需要师生共克时艰,逆风飞翔,教师只有充满真诚的爱,努力做到:“整合软件、换位思考、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具有亲和力、感染力、意志力。当我们将疫情作为资源,师生心理互动实现时,一个理想的教学情境自然就会出现:在丰富和谐、宽松博大的氛围中,师生间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

有人说,教师的魅力能让学生怠惰的双脚从此有了快乐前行的缘由。我说“博学、大爱、智慧”,是打开教师魅力的“窗口”。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研室第12批立项课题“生命与健康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批准号:2017JK12-L03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徐文珍,叶巧燕,黄键.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思考[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11).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博学智慧
名言积累
材料作文“无知”升格指导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博学”的鹤先生
博学不是智慧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