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程游戏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2020-07-13陈维贞

家长·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策略研究幼儿园

陈维贞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因为游戏非常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简便易行,效果明显。而目前的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痕迹非常明显,严重违反了教学规律和幼儿身心特点。因此,我们需要转变理念,大力实施课程游戏化,加大游戏和素养的融合教学。本文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对幼儿园实施“游戏化课程”进行科学探究,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行动指南;策略研究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长期以来一直是幼儿园师生特别青睐的教学手段。但是随着人们对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优质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不少办学机构和辅导班打着教育旗号,从自身功利性目标出发,强行对幼儿进行功利性教育,用小学化手段人为催熟幼儿的智力水平,导致很多伤害幼儿成长的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我们需要革新自己的幼儿发展观,不断探索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立足游戏主体的健康发展,全面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进程,按照幼儿健康发展规律,打造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组织策略分析

(一)课堂教学与游戏结合,引发幼儿快乐学习

课堂是教学和游戏的主阵地,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不能一味地实施知识和技能教学,而是需要将课堂教学和预习活动高度融合,这样做不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课堂和游戏的完美结合能够成为一种互补,便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教学中,幼儿教师需要充分发掘教学活动的“乐子”,借助游戏平台将教学环节连贯起来,让幼儿在快乐游戏中内化知识、习得技能。需要坚决打破传统讲授教学的魔咒,激发学生的活动欲望和学习热情,让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去,这样才能激活课堂,使游戏和课堂的融合产生最好的教育效益。

(二)户外活动与游戏结合,激发幼儿自主参与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幼儿园管理者考虑安全风险问题,往往并没有安排较多的户外教学活动。因此,幼儿教师需要从幼儿健康发展的要求出发,大力组织户外游戏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经历,在充分考虑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幼儿搭建锻炼的机会,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提升。当然,户外活动可以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幼儿的自主参与意识。户外活动需要有效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并不是放羊式活动,要通过游戏过程凝聚幼儿智慧,强化集体凝聚精神教育,增进幼儿的合群合作意识。比如,我们可以分组进行一下小型活动:有趣的系鞋带、队列齐刷刷、丢手绢、老鹰和小鸡、跑圈圈等,通过小组竞赛活跃游戏氛围,提升和激发幼儿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植幼儿的自主创造精神。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一)开辟游戏区角,注重兴趣激发

幼儿园实施游戏化课程,前提条件就是要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突出游戏开展的针对性。幼儿园需要根据园舍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幼儿游戏区角,科学设置健体区域、润智区域、诵读区域、手工区域等活动区角,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区角游戏,接受各类主题教育,充分激发幼儿自身的活动和认知水平。比如,幼儿园在设计区角游戏时,应该注重区域的对应性,将活动和区角进行匹配,应该在手工区域进行剪纸、在积木区域进行搭建、在泥塑区域进行泥塑,并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水平,进而形成对事物属性的初步认知。区角游戏需要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并强化小组活动和分组训练,培养幼儿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处变能力。在开辟游戏区角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到游戏角色的差异性,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并通过幼儿的角色定位来增强幼儿的社会性、时代性和人文性,让幼儿在区角游戏中透过角色进行情感的交流、互动,进而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辨识能力,以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挖掘课程游戏因素,营造寓教于乐的活动氛围

幼儿教师在设计区角游戏活动时,必须重视游戏环节的连贯性和活动的完整性,借助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和谐合作的互动过程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和熟悉教材,贴近幼儿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建构,体现设计的创造性和独特性,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去挖掘教学游戏中的育人因素,体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促进游戏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落实。教师可以预设专题游戏计划,细化活动的时段、分组、项目、过程等,教师通过有效活动加以强化引导,诸如体育游戏“灰太狼的时间表”、音乐游戏“盲人摸象”等,可以在不同的级段反复多轮次地进行强化,亦可以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课程的有趣导入。比如,在开展“动物配对”美术游戏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视频文件,让幼儿在帮助熊熊寻找回家的路中认识各种小动物,并在音乐和形象模拟中将动物和图画一一对应, 这就让幼儿在虚拟的情境中完成了各种动作,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兴趣。

三、组织开展户外游戏活动,不断提升幼儿综合素养

户外体育活动深得幼儿喜爱,形式多样,丰富多彩,非常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能够有效培养幼儿感知能力,科学有效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幼儿的养成教育,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奠定基础。可以说,幼儿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健康发展基础上。幼儿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体现安全第一、提升素养为主的原则,要注意场地设施的安全可靠,材料投放丰富多彩。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尝试自主选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注重时间的合理安排,让幼儿能够充分投入、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真正讓游戏主体意识落实到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师需要转变课程观念,大胆尝试“课程游戏化”工作,在充分重视幼儿游戏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不断营造良好的区角游戏氛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立足儿童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推进课程游戏化进程,为全面培养身心两健的幼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蕾.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5(39).

[2]丁月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

[3]朱秀梅.专业成长,我们在路上——谈学习课程游戏化与教师区域游戏观察记录[J].新课程(小学),2016(9).

[4]吴瑞传.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5(1).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策略研究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