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德育成长,密切家校合作

2020-07-13丁志洁

家长·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家校合作德育

丁志洁

摘要:最为完备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结合,尤其是在当代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家庭教育缺失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家庭和学校教育脱节,也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自然也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显现出了实施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内容,為德育开辟了坚实渠道,同时也为家校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改变传统思路,将重视德育成长和密切家校合作作为教学突破口,创建家校合作的良好局面,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家校合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新课改颁布落实的背景下,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并通过大力推进德育来满足学生综合成长的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德育平台,要想提高德育效果,就需要把家校合作作为重要突破口。因为学生德育工作复杂而又有难度,只是依靠学校单方面努力,是无法获得理想效果的,获得家庭的支持与帮助会让教师的教育教学事半功倍,为学生的德育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体现出家校合作的独特优势。本文将着重就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推进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德育成长进行探究。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密切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孩子来到世界上最先接触的是父母,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他们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教师而言,要想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就要关注家庭教育,发挥父母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体现出学校在专业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促进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在推进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虽然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专业性优势,但是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以便在家校合作当中形成教育合力。第一,家校合作有助于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互补。家庭教育对学生教育来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为他们提供了主要的成长场所,而家长又因为第一任老师的角色而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同时影响学生德育成长。家庭与学校教育均在学生的一生当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只有深化家校合作,才能够促进教育优势互补,综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其中家长可以用真心感化学生,并通过榜样作用引领他们成长。学校则可以利用专业方法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促进德育科学化发展。第二,家校合作有助于推动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推进。以往的德育以学校教育为主,但是学校时间比较有限,班级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想要全面掌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指导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家庭教育作为重要的辅助条件,通过家校配合的方式保证德育全面展开。家长可以向教师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学校可以基于理论与实践方法引导家长有效推进德育,并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促进德育成长,保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促进德育成长密切家校合作的措施

(一)明确双方职责,实现多维互动

为确保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利用这一课程阵地落实德育,就需要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发挥家庭教育优势,进一步保持学校教育的专业度,并在二者配合当中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产生1+1>2的效果。为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搭建职权明确和多维互动的组织平台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在课程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可进一步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学校与家庭互通,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家长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合作教学的兴趣,让家长获得成就感以及工作热情,比方说构建家长义工制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具体来说,学校可定期组织家长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或者是讲故事,增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多维互动,加深彼此的了解,消除误解与隔阂。例如,在教学《可爱可敬的家乡人》时,教师就可以积极招募家长义工,让他们解说家乡可爱可敬的人,挖掘正面故事,塑造正面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创新合作模式,提供保障条件

家校合作是提高德育成效的重要措施,而家校合作是极具代表性的双边活动,要获取良好的互动效果,就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维,不再局限于设定统一性的教育目标及运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要让家长和学校共同为学生的德育成长提供保障,实现深层次和体制性的教育合作。在家校合作当中完善制度是必要的保障条件,家校合作体制建设也决定着德育质量正面效能的发挥效果。一方面,要注意确定家长和教师在家校合作德育当中的各自职权范围,在分工协作当中提高合作效果。另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组织平台,比如家长委员会、线上沟通平台等,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定期交流沟通,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或者是交换教育指导意见,构建良好的家校对话协商机制。比方说教师可以建立家校微信群,除开展正常交流之外,可以分享和德育主题有关的视频资料和知识技巧,提高家长以及学生的学习意识,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三)丰富互动活动,保障合作效果

为确保家校合作效果,促进学生德育成长,就需要在家校合作当中深化多维互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合作活动,进一步打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增进学校和家长彼此的了解,在消除隔阂当中进一步提高合作的密切程度。学校在组织合作活动时,需要选准科学化的主题,同时还需要保证活动特色鲜明,能够真正为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提供支持,并且体现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功能。例如,可以组织亲子阅读活动,选择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的书籍,通过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与深度解读的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当然学校也可以挖掘并利用家庭教育资源,邀请不同职业特长的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增强家长的参与意识以及成就感,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三、结语

随着以德为先和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落实德育的受关注度日益提高,小学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也进一步提升。开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并对课程教学进行优化设计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给学生的德育成长提供主阵地和重要平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最大化地满足德育要求,只是依靠学校单方面力量,是无法获得良好效果的,还需要寻求家庭教育的支持,构建家校合作的教育新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道德情感,同时促进小学德育体系的完善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洁琼.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2).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家校合作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