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达吉亚娜、格露莘卡和安娜看俄罗斯文学的女性形象

2020-07-12王艺陶

河北画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奥涅金陀思普希金

王艺陶

北京语言大学

达吉亚娜、格露莘卡和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文学历史上较有特色的几个文学女性形象,分别是由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创作而成,既体现作者的思想观念,三者也都揭露了各自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实。而且都各自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本文旨在从这三个人物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分析俄罗斯文学女性形象的特色。

一、达吉亚娜、格露莘卡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分析

(一)普希金《叶蒲盖尼奥涅金》达吉亚娜

在由普希金创作的诗体小说《叶蒲盖尼·奥涅金》中,达吉亚娜是一个以圣母形象出现的女主人公。在故事的开始,她是一个深爱着奥涅金的少女,她不谙世事,勇敢地向奥涅金表白,然而却被拒绝。但即使被拒绝,达吉亚娜也没有放弃自己,她走进奥涅金的书房,“她贪婪地读着”,阅读书籍完全改变了她的世界和思想。这之后她离开家乡来到了莫斯科。即使在奢华的莫斯科,她也依然没有沉溺于上流社会中,反而依然和以前一样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后来她遵从父母的安排嫁给了老将军,但是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坦然与淳朴。奥涅金被这样依然美丽的达吉亚娜打动了,他向达吉亚娜告白,但是被坚持道德的达吉亚娜拒绝了。

达吉亚娜是最传统的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她是理性女性的代表,也是很多俄罗斯文学作家的圣母情结的来源。达吉亚娜是普希金对于传统女性形象的表现,也是对俄罗斯女性传统道德的坚守。是普希金在文学中首次塑造出来的充分体现了俄罗斯妇女性格的民族化典型,也是第一位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最终达吉亚娜的选择其实是道德高于爱情的一种表现,让她的形象在整部小说中无限上升,从这一方面说她近乎是近似于圣母的形象。但是这也是俄罗斯父权社会底下女性失去自己的选择权的一种表现。达吉亚娜受限于传统道德而无法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后来的很多女性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普希金的时代仍然是传统的封建时代,即使以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为首的这批黄金时代创作者企图改良社会,但最终依然受制于封建社会的影响,在塑造女性的形象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正如小说里达吉亚娜写给奥涅金的信那样:“不,在这世界上/我的心决不献给任何一个人!/这是神明所注定/上苍的意思/只有你才能占有我的心/我整个生命是最好的证明/保证我一定会和你相逢.....”[1]无论达吉亚娜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她曾经对于奥涅金的爱是真诚不变的,而这种对于爱情的执着,或许就是普希金对于理想追求的具体化体现吧。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格露莘卡

格露莘卡和达吉亚娜不一样,并不是一个传统保守的俄罗斯女性。但是与这层身份不相符的是她实际上出生于一个神职家庭。当她还是个少女时,她被一个波兰军官所诱惑,很快陷入爱情的漩涡。然而这个波兰军官很快就对格露莘卡感到了厌倦,抛弃了她。当时单纯的格露莘卡无比痛苦,从此之后开始了她的风尘人生。

格露莘卡这样的形象在作者的文笔中并不是唯一的存在。米卡在得到格露莘卡爱的承诺之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邪恶并下决心洗涤自己的灵魂。在阿辽沙因为老僧的死而陷入对信仰的迷茫时,是格露莘卡关于“葱”的故事和她那单纯的信仰帮助阿辽沙顿悟,重拾了信仰。

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往往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性思考内容,其中蕴含着人性矛盾的对立和融合。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这样一个风尘女子,她至善又至恶,也寄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这本书主旨的普遍思考。除了外部的因素如他人的偏见,格露莘卡也有其恶的一面。她周旋于卡拉马佐夫父子三人之间,还玩弄了很多人的感情,嘲笑那些因为她而神魂颠倒的男人。在后来与那位波兰军官重燃旧情之后,格露莘卡为了老情人迅速离开了卡拉马佐夫父子。这种薄情也间接导致了后面老卡拉马佐夫的死亡,让她也陷入了这场案件中。作者正是认为人带着原罪降临人间,恶的存在无法避免,而格露莘卡的苦难正是来自于根植于她心中的恶。可是除去这些恶的一面,人的心也存在着向善的可能。曾经残暴的吝啬鬼实际上曾经帮助了被初恋抛弃的她。但是她实际上依然保留着情感纯真的一面,她依然保留着虔诚的宗教信仰。

格露莘卡多情却薄情,爱财但是又虔诚。格露莘卡本人就是在这样的冲突与矛盾中显现出了她的不同。这样的女子既能拯救他人也能毁灭他人,甚至比纯洁的女人对男人的影响力更大,是一种“美即毁灭世界”的体现。但这种思想很明显得也有其局限性。

(三)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在 1873— 1877年间创作的一部“俄国古典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社会长篇小说”。安娜作为列夫·托尔斯泰笔下最饱满、最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之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安娜是作为一个年轻貌美但是渴望自由的少妇形象出现的,她不满丈夫卡列宁的沉闷无趣。她为了调解哥哥和嫂子的情感矛盾来到了莫斯科,却遇到了风流的年轻军官渥伦斯基。她很快陷入了这段感情当中。

“这是一个思绪碎乱的社会。本来坚固牢靠的所有东西,都开始松动、摇晃。这在这样的情境下,敏感的托尔斯泰捕也捉到那种可怕而充满生命力的摇晃——贯穿这个碎散的社会的,是那浑身流溢着兽性、而不可阻挡的‘变动感’。”[2]

渥伦斯基初见安娜,就被她独特的风韵和生气迷住,“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3]。安娜的动人之处除了美貌之外,还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气”。安娜本身具有着这样的一种独特性,正是这种对教条的反抗使得安娜这个形象的意义更加深远,但是这种生命意识在教条的社会现实和家庭生活中被束缚住了。这样来看,安娜是悲剧的,因为她永远没有办法摆脱社会带来的影响,人不是一座孤岛;然而她又是勇敢的,因为她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正是她对自由的向往和不懈追求。但这种反抗之下依然有一种对于家庭的内疚,因为她毕竟是一个传统的女性,只是这种意识依然被爱情的魔力所战胜了。

从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她的这种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浅薄的。安娜为了追求真爱而放任自己沉迷于爱情和自我,最终逐渐走向了悲剧。我们从其中的一些情境中可见一斑。我们看到在马场上,她为了渥伦斯基甚至置丈夫卡列宁的脸面于不顾,甚至在多次提醒之后仍然不愿离开。在抛弃原来的家庭,和渥伦斯基在一起之后,她并没有过上理想中的幸福生活;渥伦斯基不理解她的激情与歇斯底里,最终安娜认识到“一切都是虚伪,一切都是欺骗”。她最终选择了卧轨自杀,结束自己悲惨的生命。造成这种悲剧的还有她的一种过于愚昧的天真,她喜欢阅读小说,然而只是希望自己过像小说里的主人公那样的生活,然而现实不可能像爱情小说这样美满,故事的结局也不可能像小说里那样幸福。安娜没有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性,这使得她即使是个少妇却依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说是造成悲剧的又一个性格根源。

二、结语

达吉亚娜、格露莘卡和安娜分别代表着完全不同的三种女性,从传统女性到解放思想的新女性,每一种形象都既寄托了作者本人的思想,又隐喻了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生存状况。达吉亚娜和安娜都深爱着爱人,但是在最后各自做出的选择上却是截然不同,达吉亚娜的保守和安娜的大胆就是时代解放思想的改变。而格露莘卡则是最多情又薄情的那个,但是依然带有浓郁的时代和作者个人色彩。

很多故事正如跟随丈夫或爱人流放的十二月党人妻子的剖白:“诗人们把我们赞颂成女英雄。我们哪是什么女英雄,我们只是去找我们的丈夫罢了......”[4]见微知著,从爱情观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不同的思想和性格特质,也可以看到每个人放在时代背景下的命运。可以说,这些女性不仅仅是小说里的一个人,更是千千万万俄罗斯女性的缩影。除了这三位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女性人物诞生在俄罗斯文坛,这些动人的形象更是使得俄罗斯文学上迸发出更多惊人的灵感与人物,是俄罗斯经典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奥涅金陀思普希金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性格成因
浅析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咏叹调《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的场景与表演处理
赌博牵制大文豪
我曾经爱过你
传世名著的背后
“多余人”的苦恼
——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分析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