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时代”人际传播的功能探究

2020-07-10陶冶

传媒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众传播

陶冶

摘 要:人类的传播形态经过长期的演化,一步步从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发展到大众传播,而伴随着“交互”这个特性在当下信息传播活动中的展开,人类的传播形态又从大众传播向最原始、最本原的人际传播乃至人内传播的形态回归。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新兴的人际交往方式,使得人际传播变得丰富多彩。随着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的相互融合,社交媒体平台重构着传媒生态。本文将从人际传播的特征出发,探究在后真相时代,人际传播所起的功能。

关键词: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后真相时代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1-0-02

不论是从历史的情况还是当下的情况来看,传播学关注的重点大多是在大众传播领域。随着社交媒介的兴起,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有所增长,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线上”的,以媒介为主导的人际传播研究。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中将人际传播大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在新一轮信息化的浪潮中,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新兴的人际交往方式,使人际传播变得丰富多彩。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已经成为人际关系建立、发展与维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几乎在所有人际关系语境下,传播的形成都离不开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传统的“面对面”变成“非面对面”,打破了时空限制,也呈现出和大众传播融合互动的趋势。“人际传播大众化,大众传播人际化。”

随着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的相互融合,社交媒体平台重构着传媒生态。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后真相时代”,情感超越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自媒体用情感包裹着碎片化的事实更具有传播力,人们更注重情感的共鸣、兴趣的结合、信仰的认同,更相信口口相传的力量以及社群内人际传播的互动;另一方面,更具有权威性的传统媒体公信力在减弱,即便面对有证据的相反观点,人们仍轻信“圈子文化”所传达的信息,媒介生态被迫进入“后真相”时代。

一、人际传播增加了信息的不确定性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技术的进步,新闻生产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导致信息量急剧增加。同时,过快的生产速度意味着减少了信息发布前的核实工作,过量的信息中假消息也变得越来越多。新闻的速度是准确的敌人。信息的过量,假消息的增多以及新闻反转现象的不断出现,也增加了人们获取可靠信息的难度。公众在这种环境下,渐渐失去查证和探求的意愿,在真相面前已经失去了耐心。除此之外,在一些极易引发舆论的突发事件面前,具有权威性的传统媒体一旦出现集体失语的状态,人际传播就表现得特别活跃。

和面对面交流不同,新型的人际传播的方式大多以社交媒体为平台进行互动和信息共享。以微博为例,微博是以“熟人”为中心构建的交往圈子,其建构过程遵循三个层级逐步扩展的模式,并带有“差序格局”的特征。分别是:核心层是博主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网络;其次,基于学缘、业缘和趣缘的圈子扩展;第三,基于事件推动的偶然圈子。相较于新闻媒体发布的消息,人们更愿意相信经由这种线上的,以“熟人”关系为核心的,新型的人际网络关系上传播的消息。

然而,由于人际传播的傳者是个人,在传播中受主观色彩影响很大,因此传播具有随意性。我们虽然不再轻易地相信媒体所发布的消息,却一味地相信社交平台上传播的消息(如新闻事件中相关利益方的发声,社交媒体平台上意见领袖的观点等),同时未曾对这些消息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和考证。

二、“情感先行”的人际传播

研究者们推断,“由于人际传播的非正式性(导致接受者防御心理降低)和灵活性,它的效果要大于大众传播”。同时,在人际传播中,由于传播者处于主动地位,其经常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因此更容易在情感上打动或影响接收者,使接收者接纳和认同他的观点。而这种影响在网络的人际传播中,同样存在。有研究发现,“在CMC(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的情感传播中情感所扮演的角色和面对面传播是‘惊人地相似,如果说有差异,那就是CMC中的情感传播比面对面更为直白和频繁。”除此之外,在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模式中,充分肯定了“舆论领袖”这一中介的作用。舆论领袖到社会公众是“两级传播”中的第二级传播,这一级传播则充分体现人际传播在情感互动,以及劝服他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后真相时代,在事实的真相尚未公开之前,简单的情感要比复杂的事实拥有更强的传播能力。人际传播在表达“情感”方面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人们对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中感到寻求真相无望时,他们开始接受简单明确的情感以换来对事情真相的关注。简单线性的、有关情感道德的、甚至老生常谈的观点更容易传播,其中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逻辑直接,不需要花费时间精力进行思考;二是符合大部分人的一般认知,可以毫不费力的理解,易于共鸣;三是伦理道德简单,更能让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打击异己,获得自我认同。

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对相同的观点进行转发和评论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情感圈,活在网络为其创造的“回音室”和“固态气泡”里。因此,当我们对某一事件诉诸情感以后,情感越明确,其传播力就越强,传播的范围也就越广。这种诉诸情感的方式,使得网民情绪的发泄变得更容易。与其说我们在看新闻,不如说我们在找共鸣,而我们恰恰忽视了这些通过诉诸于情感的观点很有可能都是基于人际传播过程中未经核实的新闻消息。

三、人际传播形成的圈子制造了“信息茧房”

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过剩的信息量不厌其烦,每个人的精力和圈子都是有限的。“网民为了寻求情感上的共鸣,必定会‘抱团取暖”。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网民在基于热点事件推动的偶然圈子中,发布信息,表达态度,并寻找和自己观点相近的人互相关注,形成一个社群。相较于等待主流媒体发布真相,网民们更愿意依赖一个个极具私人化色彩的“小圈子”来获取归属感。在这样一个紧密连接的圈子里,人们可以参与到一个共同话题的讨论之中,成员间共享的信息、观点和其他特征的相似程度很高,并且这种交流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反馈,这种高度的共享性和相近性使得“圈子”成为一个较私密的组织,不仅保证了这一群体的组织严密性,更让彼此的感情更加牢靠。

圈内的网民用相似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来看待事物,每天接触的讯息也都是经过自我“立场的过滤”,与他们相左的观点逐渐消弭于无形。这种社群的内聚进一步强化了情绪的宣泄和记忆的偏差。无论真相怎样,他们只愿意相信他们认为的,而对其他观点置若罔闻,一步步走进桑斯坦所提出的“信息茧房”。他们也不再是单纯的靶子,相反,他们的声音聚在一起像箭一样射向其他阶层的受众,产生的噪音让人难以分辨真相与谣言。

除此之外,由于线上的圈子是基于线下熟人网络的转移,圈子内部的表达并非是理性平等的对话。线下的“意见领袖”很有可能继续在线上发挥作用,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传播,会影响群内更多人对事情的原本认知。所以说,人际传播所带来的信息的圈子化传播造成了立场先行的后真相时代来临。

四、结语

在网络世界中,信息的传播以多种方式同时进行。而人际传播的融入,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社交平台的发展,使得受众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前单一的话语体系被解构,多元话语体系得到建构。“社群是后真相时代的硬件,情感是后真相时代的软件。”无论是社群还是情感,还是其他各类信息以何种方式进入我们的视线,都是以人际传播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一点点展开的,且必然遵循其内在表现和本质特征。因此,人际传播的属性对“后真相时代”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也是解决“后真相”造成的不良后果的重要途径。面对“后真相时代”,除了呼唤传统媒体应该回归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基础上提高发布速度之外,应该尝试从人际传播这个角度入手,认清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把握其特点和规律,让真相压过情感,不再滞后。

参考文献:

[1]王怡红.论“人际传播”的定名与定义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7):112-125.

[2]赵高辉.圈子、想象与语境消解:微博人际传播探析[J].新闻记者,2013(5):66-71.

[3]李彪.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J].新闻记者,2018(05).

猜你喜欢

大众传播
微信公众号发展困境与前景展望
究传播学角度下舞台主持及舞台主持人的内涵
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
文化传媒化场域中的意识形态
广播新闻创新性改革文献综述
新形势下的主持人舆论引导力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网络媒体中信息的由下至上传播类型初探
中国独立电影的跨文化调和与妥协
大众传播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形象修辞范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