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07-10孟庆超

黑龙江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吻合器环状肛管

孟庆超

佳木斯市肛肠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痔疮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病于肛门部位,主要因长时间饮酒、食用刺激性食物、便秘或久坐久立所导致,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坠胀感、便血、疼痛等。混合痔是指痔处于人体齿状线范围,表现为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完全覆盖在表面[1]。其中环状混合痔多呈混合痔环绕直肠肛管一圈。相关资料显示,重度环状混合痔作为混合痔的末期,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类疾病多采取手术治疗,其中较为常见的外剥内扎术虽操作简单快捷且有安全性,但其无法避免患者术中肛门的功能及形态遭受破坏,且可诱发术后出血多、肛门失禁等多种并发症[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在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故本研究针对49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应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分析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及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佳木斯市肛肠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9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7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9.91±8.55)岁;病程2.5~16年,平均病程(7.45±1.77)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0.03±8.61)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8.02±0.81)年。观察组患者上述资料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3]中对重度环状混合痔的诊断标准;(2)均符合初次手术治疗指征;(3)均具备手术适应症,可耐受手术治疗;(4)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肺肾等器官疾病者;(2)伴有恶性肿瘤者,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3)伴有血液疾病或传染疾病者;(4)精神疾病且沟通困难者。

1.3 方法

(1)对照组患者应用外剥内扎术,操作如下:术前需先对患者环状混合痔的形态进行观察了解,根据患者实施情况制定手术方案。首先给予患者灌肠清洁后行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后使用手术器械将其肛门充分扩开,确保黏膜桥宽度>2 mm,肛管皮桥宽度>5 mm,均为3条以上;而后进行环状混合痔,由外剥内扎再到内扎外剥,将局部内痔进行结扎后,同时需将外痔部分切除,处理内痔期间,需先将较大的内痔进行结扎,并根据其黏膜桥及皮桥的实际情况,将较小内痔进行结扎,同时需保证结扎处处于非同一平面上,紧接着进行外痔切除,行放射状将其切开,使外痔部位的皮下静脉丛充分暴露,将其多余皮瓣彻底切除。手术结束后,仍处于麻醉状态下,患者肛门可轻松通过人体1~2指,方可为手术成功。否则,需另行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手术。(2)观察组患者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手术,操作如下:给予患者灌肠清洁后,进行椎管内麻醉后使用手术器械将其肛门充分扩开,将无创伤钳夹固定肛门边缘组织,另将其外翻暴露痔疮部位,选用透明环形肛管扩张器放置于肛管内,取出内芯,并观察其痔疮部位齿状线位置、肛门痔核、脱垂状况后,在齿状线3 cm左右处进行荷包缝合,在荷包缝线上方放入吻合器头,对其收紧处进行结扎,将吻合器行持续性牵引,确保其关闭状态下约30 s时间。逆时针转动吻合器约1~2周后,缓慢取出。检测吻合线环,观察是否出现渗血、出血、血肿等现象,若发生上述现象,需立即给予患者“8”字缝合。

1.4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2)并发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含:尿潴留、水肿、疼痛出血、下腹不适及肛门坠胀。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n=49)观察组(n=49)tP术中出血量(m l)39.99±7.71 20.89±6.44 13.309 0.000手术时间(min)33.96±10.41 20.79±6.15 7.625 0.000术后疼痛持续时间(d)4.85±1.46 2.13±0.53 12.258 0.000恢复工作时间(d)12.24±4.63 8.39±2.56 5.094 0.000

2.2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0%)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痔疮作为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且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诱发该疾病,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有关于痔疮的发病因素诸多,有学者指出痔疮是位于齿状线上方1.5 cm处的环状海绵组织带,可归结与肛管部位正常结构,若患者出现肛内组织受损,易可形成痔疮[4]。另有学者指出,痔疮是肛管皮下及其下方黏膜内的静脉丛发生瘀血、扩张等现象,进而产生静脉团,而混合痔是指患者同时出现内痔及外痔,环状混合痔是指混合痔呈“梅花状”,已脱落于肛门外[5]。该类患者若进行常规物料疗法及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效果,需进一步进行手术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证实,针对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应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其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极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升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外剥内扎术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痔疮的经典术式,但是也存在无法避免的弊端,例如在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期间,需将痔核先行切除,且进行结扎期间无法满足共同结扎4个以上痔核,进而导致患者在后期康复过程中无法控制排便功能,且术中出血量较多,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6]。相比较外剥内扎手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多种优势,可作为一种理想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式。该手术是结合肛垫学说基础上,应用吻合器进行治疗的新兴技术。其主要是将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进行切除,并不采取直接治疗痔的本身,利用吻合器的作用,将直肠黏膜上方脱落带进行环形切除,同时对肛部组织整体向上悬吊,促使脱垂部位可更好复位并维持原本功能;其次,术中将直肠末端动静脉进行有效阻断,进而减少术后出血量,且可将肿大及渗血的肛垫收缩变小[7]。另外,该手术中未对肛垫及肛管皮肤等组织行切除操作,保留肛管黏膜,确保患者术后正常排便功能未发生改变,进而降低肛门失禁、肛门坠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在手术期间,仍需注意以下内容:严格检查吻合部位,若发生出血需及时进行缝扎止血操作;术中扩充肛门,需保持缓慢轻柔动作,降低肛管皮肤撕裂的发生风险;对女性患者需预防进针过深,另需检查引导后壁是否被完好拉近;吻合口完成后需及时检查吻合器切除组织及吻合口是否完整[8]。

综上所述,针对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应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其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极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吻合器环状肛管
妊娠合并肛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中药热奄法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分析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线型吻合器与圆型吻合器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circRNA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一次性全电动腔镜吻合器的研制及应用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GEO数据库分析环状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女性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