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2020-07-09张静怡

中国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乡村振兴

张静怡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其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之一。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已经成为大同县在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贫困地区融资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须补齐的短板,“振乡村”先要“振农业”,破解“三农”问题是大同县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和紧迫任务。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大同县辖内所有涉农金融机构的一场考验,金融机构需逐渐转变服务方式,以促进农村产业振兴为关键,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服务实体经济。

关键词:乡村振兴  金融机构  大同县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a)--02

1 基本情况

1.1 大同县总体情况

大同县属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全省36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全县共有10个乡镇,175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7.8万,其中农村人口12.37万,占总人口的69%;贫困人口39984人,占总人口的22%,呈现出农村人口占比大,贫困人口数量多的特点。大同县地属晋冀蒙交汇之处,多山区、丘陵沟壑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较差,而资源匮乏也同样是限制其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1.2 贫困地区银行“贷款难”和企业“难贷款”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1)金融机构存贷比偏低,银行“贷款难”。大同县辖内共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县人民币存款余额为71.97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49亿元,存贷比为31%。近十年来,从2008年到2018年,存款同比增长287%,贷款同比增长404%,贷款同比增速显然大于存款同比增速,但存贷比却始终徘徊在30%左右。社会公众在本土金融机构聚集形成的资金严重外流,大量资金没有用于本地经济建设,致使本地经济发展迟缓落后。

截至2018年末,轄内五家金融机构中,中国工商银行存贷比为5.75%,中国农业银行存贷比为0.39%,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存贷比为47.77%,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存贷比为6.46%,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存贷比为63.35%。存贷比最高的是大同县农信社以及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达到63.35%和47.77%,这两家银行分别是重点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建设的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他三家银行存贷比由大到小依次为邮储银行、工行、农行,存贷比均不到10%,且这三家银行均为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可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这就造成大量的本地存款资源都被输送至其他地区,本地企业却得不到有效利用。

(2)贫困地区涉农企业“小而弱”难贷款。大同县共有中小微企业195户,个体工商户3766户。据调查,企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融资难与融资贵,全县16家骨干和重点企业就缺少流动资金3.17亿元。12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亟须金融支持,据对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所需资金为3877万元。金融机构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与存贷比偏低构成大同县“三农”发展、农村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矛盾。

2 贫困地区“融资难”“难融资”的成因分析

2.1 从金融机构看

(1)大同县银行业机构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构成,现行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无法推动资金向农村地区流动。国有商业银行为了最大限度控制风险,一是实行集权制的信贷管理模式,信贷资金的运营、决策管理权逐渐向上级行集中,县级支行没有信贷决策权,只有考察权,一个项目经过考察上报后,因不符合上级的标准,很难获得省市级的批准,企业也得不到贷款。贫困区经济基础薄弱,企业得不到贷款,使得国有银行对本地的金融资源只吸收不外放,成为有限资金的“抽水机”,从而使原本就不发达的地区在贫困陷阱中无力自拔,形成死循环,县域经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国家的信贷政策难以落实到位,造成贫困区经济发展低水平锁定的状态;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严厉的风险管理机制和追责机制,不良贷款的产生容易造成银行畏贷、惜贷的现象。(2)大同县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业机构,其余金融机构仅剩3家保险公司和1家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种类少、数量少,难以满足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2.2 从企业看

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企业自身先天性不足。作为国家贫困县,大同县本身就是经济落后地区,本土企业“小而弱”“小而散”,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后劲不足,现代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负债率高、诚信度差,达不到金融机构的信贷准入门槛要求,无法取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2.3 从信用环境看

县域金融信用环境较差,有些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观念差,逃废债事件屡有发生,并且失信无法得到有效惩戒,削弱了金融机构投放贷款的积极性,信用环境得不到改善。以大同县农信社为例,截至2017年底,其贷款余额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90%,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本年该信用社就逃废债案件向法院提起诉讼88笔,18786万元,申请执行36笔,10146万元,仅收回1939万元,占比不足2%,赢了官司输了钱,造成大量信贷资金损失,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2.4 融资渠道单一,抵押担保不足成为制约资金向农村流入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目前不发达的县域中小企业仅仅盯住银行信贷,融资渠道单一,同时缺乏债券融资等方式的直接融资环境。另一方面,对于农户和中小微企业而言,由于缺乏有效抵押品,成为银行拒贷的重要原因。

3 对策和建议

3.1 建立“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金融机构协作”的工作机制,优化县域金融生态

一是要靠政府牵头加强金融市场管理,培育企业信用意识,深化改革,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为银行服务“三农”信贷提供风险补偿金,为企业融资打造资金洼地。二是人民银行要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职能,积极发放涉农再贷款,提高涉农贷款占比,为银行注入“三农”资金提供更多空间。三是金融机构要制订具体实施行动方案,明确服务方向,将重点支持领域覆盖到产业发展、三农消费、农民生态环境上去,努力搭建中国美丽宜居乡村。四是积极成立或引进村镇银行,为大同县提供专为农村地区、农村人民、农业产品服务的机构,真正让资金输送到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地方去。

3.2 创新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体制机制,打破“融资难”“难融资”局面

(1)大同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辖内国有商业银行放贷门槛较高,存贷比低,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迫切需要国有商业银行“破冰”,打破现有放贷格局,开创适应于乡村地区的服务机制,打破旧有信贷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宽阔的贷款平台。(2)拓宽创新贷款产品,建设符合小微企业和农业性质企业的贷款准入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两权质押、异地质押、订单质押、动产质押、企业主个人财产担保、联保贷款、循环贷款、应收账款融资等新型信贷产品,重点为缺乏周转资金但手上有订单的企业提供资金便利,不断满足中小微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3)金融机构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在农村地区合理布点,消除金融服务盲区。

3.3 紧密联系精准扶贫,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水平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大同县身为国家级贫困县,辖内金融机构要立足县域乡村实际,坚持姓“农”的本色,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支持产业快速升级、培育和推广农业新技术;积极建设征信评级机构或服务平台,让信用评级成为融资“担保人”,创新多元金融扶贫模式,打造特色化的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将精準扶贫与乡村振兴联系起来,改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好农民增收、生活富裕的问题,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和关键。

3.4 金融机构应找准着力点,构建现代乡村农业生产体系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实现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发展的背后来自于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金融机构应结合大同县特色,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农业供应链金融为工具,推进农家乐特色村建设;依托当地火山群和黄花基地的自然景观和特色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深入发展旅游经济,以一业带百业,实现整体产业蓬勃发展;继续加大对大同县黄花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合力营造产业名誉,打造品牌,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3.5 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金融要素投入,打造宜居的乡村生态环境

涉农金融机构应围绕“宜”,以打造“青山绿水”为指导,运用多种形式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将环境污染因素纳入金融机构决策范畴,鼓励金融机构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社会责任范畴,加大担当意识,塑造“外显生态风光、内含文化底蕴、兼具产业张力”的美丽村庄。

3.6 加快信用乡村建设,培育“信用至上”全民意识

“人无信不立”,乡村振兴离不开良好的信用环境,政府应做好牵头工作,与金融机构上下联动,共同发力,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征信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培育“信用至上”的观念意识。要逐步完善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户的信用档案,逐步开展涉农企业的评级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对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户和企业实施优惠贷款利率,鼓励诚实守信,打击失信行为,惩戒逃废债务行为。

参考文献

黑龙江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3).

吴比,张灿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金融的需求[J].农村金融研究,2017(12).

蒋和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可借鉴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06).

骆昭东.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西部金融,2018(01).

满明俊.全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谱写农村金融新篇章[J].农村金融研究,2018(02).

杜志雄,惠超.发挥金融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2018(02).

王曙光,王丹莉.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EB/OL].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coverstory/2018-02-23/doc-ifyrvspi1105474.shtml,2018-02-23.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