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点及应对研究
2020-07-09肖金克张艺茹
肖金克 张艺茹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成为了当前高校迫切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依据大数据技术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风险预警系统,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09-0065-0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两微一抖”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舆论焦点的高发区和热原地。上海交通大学舆论学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显示,新媒体仍然是教育舆情事件首曝媒介,占比超过67.2%,有接近半数(45.1%)的教育舆情事件发生在高等教育阶段[1]。近年来,校园突发事件往往通过网络媒体发酵成为重大的舆情危机事件,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新媒体环境下,要深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探索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机制,防止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
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是指公众在互联网上就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所持有的倾向性的观点和言论。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可以认为是高校师生在互联网上围绕学校内部发生的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问题所持有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1 信息传播速度快、波及广、影响大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的快速发展,使得发布新闻不再只是专业媒体的专利,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小喇叭,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成为了舆论的发酵池和集散地。传统媒体的传播是单向的,线性的,集中表现为受众是在特定的时间被动的接受信息,缺乏互动反馈。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互动的,受众可以通过转发、跟帖的方式形成病毒式的传播。因此,一件发生在高校的突发舆情事件从产生到发酵往往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传统舆情处置的“黄金24小时”已经失灵。
1.2 舆情涉事主体的特殊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0%,其中20~29岁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24.6%。高校学生知识水平高,思想活跃,对社会热点的敏感性强、参与度高,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虚假信息缺乏辨识的能力,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盲目的跟从,形成“羊群效应”。尤其是接触一些煽动性或者涉及到切身利益的言论时,不仅仅会关注,还会积极参与到讨论传播中去,发表过激的言论,产生非理性的行为,实现从现实生活中“沉默的大多数”到网络虚拟世界“乌合之众”的转变。而且大学生的生活空间相对封闭,社交圈多为强关系,彼此之间联系紧密,一旦发生重大舆论,会加速发酵传播。
1.3 舆情事件的多元化
高校突发事件的多元化,决定了网络舆情的处置难度。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通常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涉及师生权益的事件:如2020年2月,武汉部分高校学生寝室被征用作为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医疗点,其中某高校在处理学生物品时,存在着乱丢乱扔的情况,被自媒体在微博曝光后,引发了学生强烈的不满。2)事关学校声誉和办学形象的事件:如2015年5月某大学校庆宣传片被指涉嫌抄袭,引起舆论热议。3)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如2004年2月某大学杀人碎尸案。2017年4月某大学寝室同学的恶性砍人事件。4)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冲突:如2014年6月某大学博导性骚扰女学生事件。2015年5月某大学研究生因论文答辩遭导师为难无法通过,从图书馆六楼跳楼自杀等事件。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2.1 未建立起专业性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
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主要以党委宣传部以及院系的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人员构成相对单一,由于缺乏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新闻传播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在应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时往往经验不足。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一般由党委宣传部牵头负责,二级单位极少有人专人负责网络舆情应对,多为兼职,由于平时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很难将舆情引导工作进行整体布局和拔高。
2.2 未建立起完善的舆情监控机制
由于当前大部分高校未建立起完善的舆情监控机制,面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往往是发生一起,处理一起,没有进行事前预警。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瞒不住、拖不起、难引导,如果不能够在舆情事件萌芽阶段就进行疏导,在后期极有可能会发展为难以控制的局面。
2.3 应对机制不健全,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能力不足,未能将校园冲突事件在发酵成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前就予以控制。突发事件发生后,缺乏危机意识,对事件在新媒体上的传播重视不够,未及时关注事件在网络上发展的态势。面对公众的质疑时,也未能给出令人信服的回复。当舆情事件发酵时,一味的采取回避、删帖,屏蔽、断网等“冷处理”的方式,反而进一步导致矛盾激化,导致事态扩大。如2010年10月,“我爸是李刚”事件的涉事学校在事件发生当天保持沉默,秘不发声,后被网友曝光学校删帖封口,保送被撞学生读研,最终引发众怒,将学校带入了舆论的漩涡。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必须充分调动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思政教师,政工干部等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一支拥有多学科背景,人员较为稳定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既要懂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有较强的舆情研判能力;既要熟练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还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另外还要加强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培训和进修,不断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
3.2 依据大数据技术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风险预警系统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信息具有突发性、随时性、隐匿性、多元性等特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靠人工监测舆情的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工作需要。面对海量的言论数据,必须依托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及数据可视化技术来支撑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预警、跟踪和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要建立起统一的大数据网络舆情管理平台,这就要求各部门之间统一协作,共享数据信息资源,打破传统模式下各部门之间因为条块分割出现的“数据孤岛”现象,为实现舆情监测实时、全面、准确、翔实提供数据支持。
3.3 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高校要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化解工作。一是要避免采取“拖、瞒、封、堵、压”等手段,应第一时间在学校网站、官微上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做好回复、解释工作,利用好“黄金4小时”,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的原则,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二是要谨言慎行,善于和新闻媒体和网络大V打交道,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提供新闻通稿等。三是选拔一批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表达能力强的师生,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在网络媒体上发声,引导舆论向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成為了当前高校迫切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舆情涉事主体的特殊性、舆情事件的多元化等三个方面简述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通过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依据大数据技术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风险预警系统、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等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谢耘耕.2016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R].上海:上海交通大学舆论学研究院,2017.
[2]关菁华,刁建华,李绍华,等.新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应对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