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中小学音乐教育
2020-07-09曹丽艳
【摘要】中国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该过程中也生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音乐文化是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时期的沉淀和积累,当前已经成为既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精神的民族文化。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能够更好地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本文结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如何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教育领域中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当代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理念。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小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149-02
【本文著录格式】曹丽艳.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中小学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20,05(10):149-150.
民族音乐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中,我国就是坚持推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在音乐的教材中穿插了多种音乐曲目,对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振兴具有积极的影响。中学阶段的音乐教材中也有很多民族音乐的内容,学生学习了民族音乐内容,能够深化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岁月积淀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文化在组成上包含了传统的音乐文化以及乐器文化等,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民族所开创的乐器以及乐曲的风格是不同的,比如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借助教育的工具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加快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使民族音乐得以顺利的传承和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民族音乐文化以独有民族特色的音符和韵律,展现了独特的中华文化特色。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机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音乐素养也是学生在成长成才道路上的一个需要提升的核心素养之一,将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融入到现代学生的音乐学习中,不断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感知能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质,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文化修养都有一定的帮助。
(三)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
民族团结是保持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民族音乐文化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培育中小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既能够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带来帮助,也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和谐。
(四)有利于維系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维护民族安定团结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符号,不同的民族也具有独特的民族音乐符号,民族音乐文化由此产生。中小学生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加强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增进民族之间的凝聚力、维系不同民族的团结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维系民族的团结与稳定是保障社会安定和谐的基本要素和要求,因此,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将其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堂中,对中小学生从小形成团结民族和爱护民族的意识。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一)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机制的改革也更注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应试教育的僵化模式在不断改观,民族音乐也逐渐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体制中,其中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材内容中增加了民族音乐教育的比重,因此,该举措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西方等外来的民族音乐也逐渐步入了我国的音乐文化体系,对中国的民族音乐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民族音乐既具有自己的特色,也增添了新的元素,从而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让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展现了独特的特征,为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带来新鲜事物。
(二)中小学阶段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中小学阶段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过程中,部分教育者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存在不太重视的现象。在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压力,因此,保留民族音乐文化则需要有人继承和发展。发展民族音乐文化,首先要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要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如何让民族音乐文化创新和焕发生机上。但是部分音乐人和教育者更注重发扬流行音乐文化和外来音乐,往往忽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事实上,这种现象也与教育者对民族音乐文化不理解和不熟悉有一定的关系。为此,教育者容易忽视将民族音乐教育融入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再加上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落后,难以促进民族音乐和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也就难以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继承和发展。
其次,部分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水平偏低,不足以胜任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的重任。由于一些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大多非专业民族音乐出身,在民族音乐的研究方面普遍不深,所以,在授课时大多也是随大流,流于形式的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把握民族音乐的文化精髓。教师对民族音乐等有关知识的认识和把握上存在不熟练的现象,更不用说传承和发展了。随着多媒体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与多媒体教育的融合越来越强烈,然而在部分偏远的地区,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还不熟练,而且部分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没有完全落实,单单依靠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大多只是让学生了解了皮毛,不能深入到实际。
再次,部分家长和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普遍较低。由于现阶段是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从出生起就接受的是现代化的教育,各种智能设备应有尽有,比如手机、电脑等,他们所接受的文化大多是现代文化,所熟悉的音乐也主要是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则在现代音乐中的流行程度远低于流行音乐,所以,学生和家长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存在偏低的现象。
最后,受到新型音乐体系的冲击影响,西方音乐传入到现代社会中,对我国的音乐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些学校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则更多的融入了现代的音乐而缺乏了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事实上,民族音乐文化中富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比流行音乐更耐人寻味,但是在音乐教材中过度融入了流行音乐,再加上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流行音乐盛行的环境,因此,民族音乐的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一)增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社会公认度
为了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社会公认度,学校应出台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维护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师应加快制定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规范制度,确保落实教育的制度,提升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认同感。比如民族音乐剧《闪光少女》就是以民族音乐作为题材的影片,影片中充分展示了民族音乐的魅力,以独具吸引力的特征展现了民族音乐的多种元素,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能够让观看者领悟到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和奇特瑰丽,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民族音乐的社会公认度。
(二)增强音乐教师的专业教学素质
作为中小学生的音乐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音乐的专业教学修养,使自身的音乐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另外,专业院校应掌握更多的民族音乐知识,增强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和了解,教师应提高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优化,结合多媒体技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创设民族音乐学习情境等,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好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有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三)用创新的精神发展民族音乐
通过创新的精神来开展民族音乐教育事业,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改变原本的音乐教学习惯,用全新的音乐教育形式来展开音乐教学,弥补学生在民族音乐学习方面的缺憾,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则有助于促进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需要创新,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在互动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开展兴趣教学或者对比式教学以及唱游式教学等,通过配合舞蹈的形式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另外,用创新的精神开展民族音乐教育事业,注重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继承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在民族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创新的尺度,避免音乐形式出现本质的变化,应保留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特色和精髓,使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承。比如经典民族音乐曲目《茉莉花》,在教会学生基本的演唱技巧以后,也可以创新音乐曲调,融入一些现代的音乐节奏,使歌曲变得更具新意。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民族音乐文化也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下,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应加快推动民族音乐文化同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融合。在小学阶段加强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合作,从而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现代化的发展特色,才能推动民族音乐文化朝着更加科学和创新的方向前进,激发民族音乐的生命力和活力,使其在现代化的社会文化中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张玮婷.试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7(5):215.
[2]鄂妮.中小学音乐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民间音乐的模式构建研究[J].北方音乐,2016(20):82-83.
[3]范薇.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8(3):139-140.
作者简介:曹丽艳(1972—),女,蒙古族,內蒙古通辽市,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大学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