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能量视域下的天琴传承模式研究

2020-07-09杨延兵

北方音乐 2020年12期
关键词:非遗保护

【摘要】近年来,广西天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传统天琴与当地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直接与当地的宗教、民族信仰相连,它与神、人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天琴要面对的是生存情景的转变,从当地宗教中必不可少的一件法器,转而成为一种表演乐器。本文从情感能量角度出发分析天琴的两种传承模式,旨在提高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情感能量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天琴;情感能量;非遗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052-02

【本文著录格式】杨延兵.情感能量视域下的天琴传承模式研究——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琴为例[J].北方音乐,2020,06(12):52-53.

一、情感能量的概念

情感能量的概念是由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柯林斯认为互动的产生在于个体应用他们各自的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彼此交谈,每一个体都被交谈的场景所吸引,并且最终在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上得到回报,情感能量是互动的真正驱动力。而此处的情感能量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情感,是参与社会互动与获得成员身份的渴望,带有明显的社会取向。对个体而言,情感能量追求的是一种自我满足的行为,但是在客观上有利于促成群体的团结。柯林斯在对“情感能量”解释时认为,它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它不是指某种特定意义上的具体情感,而是长期的、稳定的社会情感。情感能量是一个时间维度的连续,是互动仪式过程中的重要的驱动力。人们通过参与互动仪式来增进情感,从而由这种互动仪式再生出共同的关注焦点,一种共同的情绪,并形成群体的情感共鸣且根据道德规范将它们符号化。互动仪式是作为情感的“转换器”,它将短期的情绪转为长期情感,拥有着共同关注点和共享的情绪参与者。

二、天琴与族群情感能量

天琴作为当地民族宗教信仰的一种法器,直接参与到了当地族群的各种宗教仪式中,并且几乎涵盖了当地族群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地族群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仪式角色。天琴弹唱的宗教活动内容包括:求务、求花保花、婚礼、祭祀、婴儿满月、过桥、生日、上梁、接新娘、入新房、安龙、度戒、供玉皇、带花入房以及驱邪赶魔、送火鬼、送昏神,赶鸡鬼、封村封寨等十多种。这些成为天琴在民间的保护发展模式,这些仪式也是整个族群对于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

族群理论中原生伦的代表人物西尔斯(Edward Shils)、葛慈(Clifford Geertz)、伊萨克(Harold P. Isaacs)与克尔斯(Charles Keyes)等,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来源于根基性的情感联系,这种族群情感纽带是“原生的”甚至是“自然的”。基于语言、宗教、种族、族属和领土的“原生纽带”是族群成员互相之间联系的因素,强调这些共同特征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原则,而且这样的原生纽带存在于一切人类团体之中,并超越时空而存在。对族群成员来说,原生性的纽带和情感是根深蒂固的和非理性的、下意识的。情感能够维系整个族群、民族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更加有凝聚力。“对于个人而言,根基性的情感来自亲属传承而得的‘既定资赋(givens)。”①这种通过族群带来的情感能量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族群认同,族群认同建立在族群情感的基础之上。

(一)民间信仰约束性

民间信仰是成为维系整个族群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过桥”仪式是当地族人必须要经过的一个仪式,没有这样的仪式便得不到家人甚至是祖先对他的承认,无论是男方还是嫁过来的妻子和他们的孩子。在当地,是任何人都不能够违背的,这种约定俗成的仪式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通过仪式给予他们家庭的地位以及得到家族的承认。民间信仰的约束力体现天琴在民间仪式中重要作用。通过天琴,向祖先以及神明通报这样重大的家庭事件。同时,通过仪式,家族的情感匯集在一起,使这个家庭更加有凝聚力,更加和睦。

(二)情感自发性

在民间信仰的约束力之下,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人们已经将这些信仰根植于他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无论男女老少,这种“原生的”情感纽带使他们形成了自己对于他们这种民间信仰深度认可,自发形成这样的族群情感和族群认同。每当有其他家庭需要做过桥仪式的时候,村民便会自发地去他家帮忙,他们不需要其他过多的利益关系,这种自发性使家庭与家庭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关系。

(三)情感回报性

个体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改变,同样改变了个人的情感,他们参与互动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情感回报,在一定的范围内,个人不希望被排除在群体之外,他们参与其中,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群体之中,参与这样的群体活动,使个人感受到群体带来的欢乐,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式,人们的情感得到安慰、释放和升华。在仪式发生的情境条件下,人们通过身体的共同在场,转变为“全方位的际遇,成为相互关注的焦点。”通过这样的仪式,家庭、村落在仪式情境中的相互关注、交流得到了情感安慰。由他们形成的一种热情会迅速传播并且上升到超常的兴奋。每个人都回应其他人,也得到其他人的回应。他们围绕着仪式的框架展开话题,并从一个话题平稳地过渡到另一个,维系他们自己与整个群体的共同情感,他们互相关注,互为主体。“集体的相互关注提高共有的情感表达;而共有的情感反过来进一步增强集体活动和互为主体性的感受。”在同一信仰的影响下,他们的集体情感是持续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族群情感能量。

在仪式情境中,仪式已经不仅仅表现的是对“神圣物”的尊敬,而且也建构了跟神圣物一样的对象。天琴俨然已经成为当地族群的一种“神生物”,是他们认为的族群的精神产物,对于原始生活、战争、天灾等原因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间信仰,而这种信仰并不是单纯的佛文化、道文化或者是巫文化,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使用壮字编写的唱经,有独特的仪式。独特的民间信仰使他们能够通过各种信仰仪式,凝聚成为族群的精神记忆,通过天琴使他们能够传承这种独特的信仰,同时,这种信仰是族群情感能量的集中体现,又通过这种信仰体现对家庭、族群的重视。天琴是联系人间与天之间的纽带,这种不可替代的法器,体现的是他们独特的文化行为。

三、新群体情感下的舞台天琴艺术

舞台表演是在固定的一个舞台空间内,演员、观众共同构成了舞台表演的审美空间,同时,舞台表演的审美体验是通过直观性的体验,将观众与舞台表演内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随时间直观、瞬间地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在时间、空间、视觉、听觉为一体的表演中,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艺术带来的享受。

将天琴搬上舞台,天琴的舞台表演首先建立在表演者对天琴的乐器本身的了解和曲子的理解之上,她们通过平时的刻苦训练和对天琴的了解,展现天琴作为民间乐器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十几分钟的时间展现给舞台下的观众。

作为舞台艺术,天琴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从山村角落走向了更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中它摆脱了民间信仰对它的约束,成为舞台的主角。而它面对的已经不再是传统信仰仪式中所要面对的当地族群,而转向了更大的群体——舞台下的观众。

(一)情感无约束性

舞台表演与民间仪式是完全不同的,舞台表演面对的是不同的观众,每一次的表演同样也是不同的,观众并不都是来自当地族群,而是他者的角色。面对这样的观众,情感无约束性地体现出来,一台表演并不仅仅全是以天琴为主(专场演出除外),不同的节目会有不同的观众喜欢,他们的情感没有被其中一个节目束缚,“观念结构随着群体结构而发生改变。”他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种民间艺术,他们没有与之相同的宗教信仰、与之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群体结构变化带来了新的观念,现代传承已经与传统的宗教传承出现了明显的差别。没有民间信仰对他们的压力和束缚,舞台下的观众情感更加自由,而这种自由直观地体现在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节目、不喜欢什么样的节目。

(二)情感短期性

新的群体情感没有了民间信仰力量、宗教道德压力带来的影响,它是更加零散的、不确定的情感能量。传统乐器对于年轻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小,他们不会通过看一场天琴的表演便会爱上这种由少数族群宗教形式演化出来的乐器。在这样快餐式文化的影响下,舞台表演的方式更多的是短期的情感回报,舞台下的群体会通过舞台上的表演出现集体兴奋,但这种兴奋是短暂的、不确定的。在互动仪式自身的巅峰时期,情感能量到最高值,然后随着表演的结束,能量的余韵会随时间慢慢消逝。

三、物质回报性

表演也是一种仪式,在这个仪式中,表演者站在舞台的中央,他们被下面的观众包围着,在这个互动仪式中每个人都需要不同的回报。同样,根据柯林斯的互动市场与物质市场关系,舞台的表演同样需要很多的物质基础作为后盾,没有了这些物质基础就很难完成去完成下一次的表演。如果个体在互动仪式中投入和消耗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导致其物质资源的枯竭,表演便会终止,而参与者就需要再次回到物質生产的工作中,直到积累了充分的资源区展开下一次的演出。

四、结语

天琴的传承与发展经历了漫长里历程,在面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的时候,失去了原始土壤对它的无形中的保护,逐渐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并走向衰亡。当人们因为它的衰亡而重新关注它,将它保护起来,给它的命运改变了,这种改变也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发展、传承方式。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也带来的不同主体之间的情感能量变化。“高度的情感连带——集体兴奋——是短暂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许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如何能够将两种传承模式有效结合,同时能够将舞台表演中的短期情感能量向长期情感能量的转换,才能发挥情感能量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注释:

① http://www.baike.com/wiki

参考文献

[1][美]兰德尔·柯林斯,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美]欧文·戈夫曼,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张云江译.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杨延兵(1986—),男,河南省郏县,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艺术传播学。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
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实施路径探究
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实施路径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析
浅析“非遗”保护与创新
“非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后非遗时代民族医药跨界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
三大战略中的豫文化产业发展与非遗保护研究
家族传承保护“非遗”的职教路径研究
江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现状及障碍分析
致力于世界“非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