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堂乐歌对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2020-07-09石慧君

北方音乐 2020年12期

【摘要】学堂乐歌是存在于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音乐体裁,是指经过大量传唱的原创音乐作品。曲调大多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等地区,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进行演唱。学堂乐歌集中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音乐体系的发展方向,为之后的现代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学堂乐歌的历史及内容入手,了解学堂乐歌的发展条件和社会背景,探究学堂乐歌为新中国音乐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学堂乐歌;近代音乐发展;意义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004-02

【本文著录格式】石慧君.学堂乐歌对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J].北方音乐,2020,06(12):4-5.

一、历史背景

二十世纪初,由于长时期封建社会的闭关锁国和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变法维新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开始接受新式的西方思想,从文化着手拯救中国,“废科举、兴学堂”的近代文化改革为中国新型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逐渐兴起,音乐课程也成为了新式学堂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之一,近代中国社会也开始通过文化振兴中华,在这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之下,学堂乐歌有了初步的发展。随着学堂的乐歌的种类逐渐丰富和演唱形式的逐渐增多,近代音乐也逐步发展,音乐课程讲授成为与文化课程同样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学堂中一起开始授课。学堂乐歌将音乐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艺术向大众传播[1],启迪了近代中国的艺术发展,推动了音乐艺术的进步,提升了国民的文学素养,可以看作近代音乐初步发展的里程碑。

在新式学堂教学中,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是教學为唱歌而编创的歌曲,这类歌曲属于选曲填词的音乐歌曲。早期的学堂乐歌大多使用欧美的西方音乐曲调,随着中国音乐的逐渐发展,教学内容慢慢变成中国的民间乐曲或者小调,中国民间音乐通过融合西方音乐曲调,传统音乐形式和体裁内容得到改善,将新的传统民间音乐作为近代音乐学堂讲课的教学内容,促进了传统民间音乐的新发展。学堂乐歌正是因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下,才推动中国的近代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社会之后的基础音乐课堂及高校音乐课堂发展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乐歌创作及代表人物

学堂乐歌为我国之后新音乐的产生和传播创造了条件,也对我国的新音乐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由此新创的群体的音乐演唱形式对之后的革命歌曲和声乐艺术歌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学堂乐歌内容的新型编创逐渐改变了新中国的音乐发展模式与方法,传播了现代音乐的先进思想。这种新型的音乐艺术表现方式也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音乐家,造就了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为之后近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黄遵宪

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说:“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此稍有识者所能知也”。诗歌作为中国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古典诗词的运用在学堂乐歌的音乐创作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古诗词及文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学堂乐歌的进步,在近代中国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下,融入了古典诗词艺术的学堂音乐也开始了创新之路。

黄遵宪被称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他不仅创作了乐歌,还在1902年前后创作出《军歌二十四章》《幼稚园上学歌》等脍炙人口的儿童音乐歌曲,通过近代儿童诗词丰富学堂乐歌的编创内容,使学生对于学堂乐歌的音乐充满好奇心和兴趣。其中《小学校学生相和歌十九章》成为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学堂乐歌,号召小学生“雪汝国耻鼓汝勇”[2],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意识,反抗列强侵略、振兴中华。虽然最后维新变法运动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具有强烈爱国意识及民族思想觉醒的音乐发展理念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音乐创作的典范。

(二)李叔同

李叔同,是近代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音乐家,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送别》,这首歌由美国著名作曲家约翰·奥德威作曲,由李叔同填词而成,也是学堂乐歌最具代表作的作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通过中国文人的古诗词意境[3],使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与西方音乐相结合,传播了传统文化思想,使传统诗词文化与音乐艺术相融合。通过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委婉含蓄地透过音乐表达思想情感,用这种方式启迪新一代中国青年,传播了新时代的音乐观念和音乐思想;运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启迪了新一代中国青年对于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李叔同也成为了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启蒙者与奠基人[4]。

三、发展条件

学堂乐歌的发展离不开清末时期中国传统民间文学的发展以及近代传媒技术的引进,由于近代中国文学的高度发展,使乐歌的歌词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了乐歌的内容,脍炙人口,并且思想先进的音乐作品更易得到传播;而在此基础上,又由于近代西方传媒技术的引进加快了学堂乐歌的传播速度,推动了学堂乐歌进行全中国范围内的交流传播,宣传了先进的爱国思潮,启迪了民智。

(一)近代文学的发展

学堂乐歌在清末明初的发展与近代中国的文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清末民初时期正是中国文学大发展的主要时期,由于社会大背景的影响,更多的文学作品产生,宣传了民主自由的先进思想,也成为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学堂乐歌融合近代文学创作,使音乐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学堂乐歌运用西方的音乐曲调,却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填词来最终完成学堂乐歌的创作,这也要求音乐家以及文学歌曲的创作者必须拥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素养。在晚清时期,近代文学诗歌在形式及体裁方面都初步形成雏形,在文学创作上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更侧重于平民文学而并非高雅却理解甚少的古典文学,学堂乐歌的歌词创作一般从儿童诗歌入手,重在陶铸少年儿童的性情,促使其觉醒,激发爱国心[5],这使学堂乐歌的音乐发展与近代中国的文学发展目的相融合,所以近代文学与学堂乐歌二者相互联系,近代文学的发展促进了学堂乐歌的发展。

(二)近代传媒技术的引进

清末民初时期,传媒方式以报刊传播为主,报刊成为了主要的获取新闻方式。学堂乐歌也通过报刊得到了广泛传播,专为学堂乐歌设计出专栏,启迪儿童音乐文化心智,音乐内容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成为了儿童成长的启蒙读物。

正是由于报刊对于学堂乐歌的传播,音乐在文学创作的影响下得了较大发展,学堂乐歌也从仅有的新式学堂范围传播扩展为全社会范围内的文化传播现象,这都有赖于近代传媒技术的更新。

四、对近代音乐发展的影响

由于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的影响,近代中国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近代音乐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随着维新派等思潮的兴起,学堂乐歌又得到了较大发展。

(一)创作大量音乐作品

钱仁康在其所著的《学堂乐歌考源》中将学堂乐歌分为了十类,分别为:中国音乐家作曲的学堂乐歌;采用中国歌调的学堂乐歌;采用日本歌调的学堂乐歌;采用德国歌调的学堂乐歌;采用法国歌调的学堂乐歌;采用英国歌调的学堂乐歌;采用美国歌调的学堂乐歌;采用意大利和西班牙歌调的学堂乐歌;采用东欧和北欧歌调的学堂乐歌;赞美诗填词的歌曲[6]。

正是由于种类丰富的学堂乐歌,才逐渐完善了近代中国音乐的作品体系,以学堂乐歌作为音乐形式的创作依据,推动近代中国音乐事业向前发展。

(二)提升国民艺术素养

在学堂乐歌的发展下,近代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艺术家,为近代中国的艺术事业无私奉献。学堂乐歌逐渐使音乐成为学校艺术课程之中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把音乐纳入了课程文化讲授体系,使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文化真正向大众开始传播。

具有大众认知的音乐艺术理解是学校音乐课程的主要目的,将难以理解的抽象音乐艺术转变为大众可以理解的通俗易懂的音乐文化,从根本上转变了国民对于音乐艺术的认知,有利于音乐艺术的教育和传播发展,也提升了国民的音乐文化素养。

(三)推动艺术的发展

学堂乐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国家和政治的更好发展,通过运用西方曲调而填入中国歌词的乐歌进入学堂,使中国逐渐摆脱思想的束缚,了解了近现代的艺术发展方式,促进了艺术事业的向前发展。

在学堂乐歌的发展时期也培养出了一大批的著名音乐家,这些音乐家也为新中国的音乐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之后的现代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改变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方向

历史上中国从古至今的封建统治制度,导致中国的音乐发展一直更倾向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吸收的西方音乐文化元素较少,形成了中国传统的音乐体系,带有宫商角徵羽的音乐文化特点贯穿了中国音乐发展的整个阶段。

随着近代中国的逐渐开放,音乐文化也变得丰富多样,学堂乐歌在这样的背景下吸收了东方古典音乐特点和西方西洋音乐元素,改变了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文化,多种不同种类和不同形式体裁的音乐相互融合,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内容,由传统的音乐欣赏转变为激励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慰藉,改变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方向,结合了实际国情,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

四、结语

虽然学堂乐歌运用西方的音乐模式推动了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也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不足中,中国近代音乐事业进行不断的探索与追求,使新中国的艺术事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吸收西方优秀的教育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国近现代的音乐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朱亚男.学堂乐歌在近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9,32(8):121.

[2]李晓巧.中国现代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J].文史天地,2017(3):55-58.

[3]魏德儒.李叔同声乐作品《送别》的艺术风格[J].当代音乐,2017(17):80-82.

[4]邱玥.李叔同与“学堂乐歌”刍议[J].大众文艺,2018(2):138.

[5]谢毓洁.论晚清儿童诗歌[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24(5):116-118.

[6]杨希.从学堂乐歌浅谈中国的音乐教育[J].戏剧之家,2019(21):87.

作者简介:石慧君(1998—),女,山西省太原市,本科生,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学(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