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2020-07-09陈建卿
陈建卿
万年县人民医院 (江西上饶 335500)
肱骨近端骨折可分为内收型与外展型骨折两大类,多由暴力伤害、摔倒、交通事故等因素所致。目前,手术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案。锁定钢板内固定为常用术式,但术后易出现内翻畸形等并发症,不利于肩关节功能快速恢复[1-2]。髓内钉具有微创、生物力学稳定、保护血运等优势,逐渐被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本研究旨在比较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46~72岁,平均(58.21±2.24)岁;受伤原因,击打伤或压砸伤14例,摔伤7例,车祸伤11例。对照组男12例,女16例;年龄45~71岁,平均(58.19±2.18)岁;受伤原因,击打伤或压砸伤13例,摔伤5例,车祸伤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万年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经MRI、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肱骨近端骨折;骨折分型为Neer 2或3部分骨折;凝血功能正常;闭合性新鲜骨折。排除标准:病理性或陈旧性骨折;精神疾患;心、肾等重要器官严重不全;合并肩关节骨性关节炎;肩袖严重损伤;肩周软组织损伤严重;难以正常沟通;恶性肿瘤。
1.2 方法
两组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在全身麻醉下实施。
试验组行髓内钉(Smith & Nephew公司,肱骨近端Trigen髓内钉)内固定:患者取仰卧位,沿肩峰向远端做一4 cm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至骨折处,确定肩袖后,固定肱骨大结节,复位肱骨头并临时用克氏针固定,在肱骨大结节内侧1 cm、结节间沟后1 cm处开口,插入导针,将冈上肌腱纵向切开约1.5 cm,沿导针插入直径适宜的髓内钉,髓内钉尾位于软骨下约5 mm;将3枚锁定螺钉打入肱骨头内,远端拧入2枚锁定螺钉,然后拧入髓内钉尾帽,用缝线缝合加固肩袖,关闭切口。
对照组行锁定钢板(Synthes公司,肱骨近端Philos钢板)内固定:自喙突沿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做一长约12 cm的切口,充分暴露骨折处,复位骨折,置入锁定钢板,其上缘位于结节间沟外侧1 cm左右,肱骨大结节顶点下1 cm左右;将5枚锁定螺钉拧入股骨头内,远端拧入3枚锁定螺钉,用缝线缝合加固肩袖,关闭切口。
两组术后均采用三角巾悬吊患肢4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2)采用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术后3、6个月的肩关节功能,包括日常社会活动、疼痛、肌力、关节活动度等,总分100分,评分与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成正比。(3)统计两组术后内翻畸形、切口感染、螺钉切出及肩峰撞击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试验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2 两组术后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比较
试验组术后3、6个月的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8,P=0.346),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骨折类型之一,约占肱骨骨折的45%,占全身骨折的4%~5%[3-4]。临床对于该病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为常用术式。锁定钢板具有解剖设计无需预弯、锁定成角稳定等优点,与传统解剖型钢板相比,钢板与螺钉之间有螺纹锁定,且空间上肱骨头内螺钉分布得到优化,固定强度提高,尤其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5-6]。但锁定钢板内固定属于髓外偏心固定,术后易出现内翻畸形愈合、螺钉切出肱骨头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6个月的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髓内钉固定效果优于锁定钢板。
髓内钉为中心型、髓内、负荷分载型内固定装置,抗折弯能力较强,且固定力矩较小,能增强肱骨头端内固定物把持力,减少螺钉退出、松动等情况的发生,使骨折部位固定更加稳固。髓内钉固定仅需有限切开,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破坏和干扰较小,可有效保护骨折端的血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值得注意的是,髓内钉手术若操作不当可能引发更多并发症,因而针对大结节骨块相对完整的患者,建议采用空心钉辅助固定;而对于大结节骨折块粉碎的患者,建议尽量避免使用髓内钉;且在使用髓内钉时需先进行骨折复位,严禁借助髓内钉复位骨折。
综上所述,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安全性相似,但前者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