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行新型运动康复锻炼对心功能、6WMD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2020-07-09周启保张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效能心功能冠心病

周启保 张颖

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于冠心病患者实行运动康复锻炼对心脏病康复工程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作用机制如下:运动康复锻炼能够提高冠状动脉运转能力,有效调节冠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调控作用[1];运动康复锻炼还可提高冠状血管生成速度,促进了侧支循环的形成;运动康复锻炼可通过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加强冠心病患者中枢心血管与周围心血管的生理适应性[2]。以往临床上已经充分认可康复锻炼主要为有氧练习,同时认为力量训练不仅无法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反而会增加发生心肌缺血的危险性,而被限制在冠心病康复运动锻炼之外[3]。现本院结合目前临床相关研究,将新型运动康复锻炼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4],均为Ⅲ或者Ⅳ级,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在进入研究前并未接受其他治疗。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4~68 岁,平均年龄(54.34±13.4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40±1.2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46~70 岁,平均年龄(55.23±12.77)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72±1.2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方案,改变生活习惯,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抗血酸类药物、纤溶药物、β阻滞剂类药物等。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锻炼,包括简单的有氧运动,避免过度活动以及体力消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新型运动康复锻炼,在统一的时间及条件下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及自觉运动强度测量,结合测量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新型运动康复锻炼对策,具体方法如下。①保证运动锻炼每周3 次,持续20~30 min/次,包括了步行、慢跑、太极拳、健美操及骑自行车等。每次运动锻炼前后5 min 内帮助患者行热身与整理运动。②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交流,例如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避免使用专业性极强的术语等。同时保证以真挚态度和诚恳的语言为患者给予鼓励,面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语言配合多媒体视频予以解答。③制订详细的护理和康复计划,并将计划书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包括每日进食量、进食时间、活动量、活动时间、服药名称和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采用渐进性放松训练,增加适当的休闲娱乐互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康复锻炼前后心功能变化 采用超声心动图于康复锻炼前后对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stolic diameter,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进行测量,仪器购自深圳市和科达超声设备有限公司,使用3S 探头,频率2.0~2.5 MHz,扫描速度50 mm/s。

1.3.2 康复锻炼前后6MWD 变化 按照美国胸科协会制定的6 min 步行试验指南测量,通过在地面上画一条长约30 m 的直线,于起点及终点各在地面上画一条黄色的横线,每3 米做1 个标记,直线的两端折返处各放置一个圆锥形的标记物,配置2 把椅子供患者休息。每例患者测量2 次,并取其结果的平均值。

1.3.3 康复锻炼前后自我效能变化 采用由国内学者翻译的《运动自我效能量表》测量,Cronbacn 信度系数为0.93,15 个条目,满分为75 分,Likert5 级评分法,得分1~5 分,1 分表示完全不自信,5 分表示完全自信,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前后心功能比较 康复锻炼前,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锻炼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 低于康复锻炼前,LVEF 高于康复锻炼前,且观察组LVEDd、LVEsd 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前后6MWD 比较 康复锻炼前,两组患者6MW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锻炼后,两组患者6MWD 优于康复锻炼前,且观察组患者6WMD(374.49±70.82)m 优于对照组的(308.12±80.93)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康复锻炼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锻炼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康复锻炼前,且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56.56±50.76)分高于对照组的(41.23±56.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前后心功能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前后心功能比较()

注:与本组康复锻炼前比较,a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bP<0.05

表2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前后6MWD 比较(,m)

表2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前后6MWD 比较(,m)

注:与本组康复锻炼前比较,a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bP<0.05

表3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康复锻炼前比较,a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目前针对冠心病的治疗仍然以对症支持为主,但由于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及预后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锻炼至关重要。通过以往的研究报道发现,通过有效的康复锻炼不仅能够提高植物神经的稳定性,明显降低植物神经紊乱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对肾素-血管进展素-醛固酮系统产生较强的激活作用,对于帮助改善机体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通过有效的康复锻炼能够帮助患者在长期的激活作用下对交感神经系统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有效降低因醛固酮系统激活所引起的心室壁重塑,对心室的舒张功能产生较强的改善及促进作用[5,6]。此外,有效的运动康复功能锻炼还能够对骨骼肌、气体交换功能及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产生积极影响,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能够更好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自我效能,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本次研究中,针对新型运动康复锻炼展开了研究,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合本次结果可见,将新型运动康复锻炼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相比于常规的康复锻炼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促进提高6WMD 以及自我效能,与上述报道基本一致,反应出了此种新型运动康复锻炼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次实验中除了利用心功能以及6WMD 两类常见的指标对康复锻炼效果进行判断之外,同时还采用了自我效能这一指标,结合以往报道指出,自我效能主要是指人们在遇到各种困难情景中对自我组织以及执行功能行为能力的一种判断,将其与运动功能相结合能够发现,运动自我效能能够用于有效的反映出患者的运动参与情况及运动努力程度等,对于运动自我效能越高的患者而言,在接受运动时则能够产生出较强的积极作用,且并不觉得运动训练费力,自觉运动后身体情况也能够得到快速的恢复。结合本次结果则反应出新型运动康复锻炼的应用能够明显的对患者的规律运动及锻炼产生积极的影响,更好的帮助患者体能等各项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将新型运动康复锻炼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6MWD 以及自我效能。

猜你喜欢

效能心功能冠心病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