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2020-07-09杨春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偏瘫脑出血肢体

杨春霞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类疾病,因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以及不良的作息习惯导致发病率有升高趋势[1]。脑出血的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如治疗不当,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脑出血的治疗措施常为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肢体活动障碍或偏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2]。术后除做好止血,防治感染,防止再出血的工作外,应极早地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的康复干预,以利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3]。为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本院将140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分别应用常规处理措施及常规处理措施联合早期康复干预措施,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140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意识清楚,均有偏瘫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70例。对照组男44例,女26例;年龄55~83 岁,平均年龄(63.79±7.12)岁;左侧瘫痪37例,右侧瘫痪33例;轻瘫51例,不完全瘫痪19例。康复组男43例,女27例;年龄57~84 岁,平均年龄(64.01±7.35)岁;左侧瘫痪36例,右侧瘫痪34例;轻瘫50例,不完全瘫痪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治疗措施;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病情,做好引流观察,肢体锻炼及基础护理等。

1.2.2 康复组 在常规组措施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干预措施。①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患者神志恢复后应积极和患者沟通,对其心理问题有针对性进行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介绍成功病例,让其对疾病预后有信心。向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内容、意义、目的,让患者了解只要坚持锻炼,日常生活能力都能恢复较好的状态。同时也应做好家属的心理辅导,使家属能陪同患者完成康复训练过程,以使患者早日康复。②关节功能的保护及肌力的康复锻炼:在康复师指导下患者需保持合理的体位,偏瘫侧肢体肌肉韧带要处于放松状态,关节应保持功能位。术后1 d 内即对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及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进行被动伸屈活动,3 次/d,每个关节5~10 min,分别对每个关节进行活动,活动时不能用力过度,循序渐进,如患者病情平稳,增加肩关节以及髋关节活动。每日被动对股四头肌等张等长训练,增加踝泵运动。3 次/d,每次>100 次,患者随意识清醒,肌力增加的情况下,应进行肌肉的综合训练,上肢前抬、高举,下肢站立、移步、踏步等,每次每个动作3 min 向5 min 过渡。③手指精细活动训练:患者指关节功能恢复后应训练患者单手握力器练习,逐渐让患者握勺进餐。训练双手配合,如洗脸、梳头、转动魔方、穿衣扣纽扣等,以保持手指协调性、灵活性。④生活能力的训练:鼓励患者自己进食,穿脱衣物,自主排泄,自己洗漱以及一些家务活动,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术后1 周、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 量表进行评定,评分越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评分法进行评定,评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1 周,两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康复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为(67.05±4.81)分、Barthel 指数评分为(65.95±4.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1.74±3.69)、(42.01±3.7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术后1 个月比较,aP<0.05

3 讨论

脑出血后患者可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偏瘫侧肢体失去自主活动能力,脑出血常应用手术治疗,可将颅内血肿及时清除,但短时间内肢体功能不可恢复[4]。此种功能损害具有可逆性,能凭借药物及科学有效的康复锻炼实现神经系统的重组,刺激受损的中枢神经恢复正常。康复干预措施是结合多学科知识,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对患者施行个性化的指导、干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功能锻炼,从而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5]。

为探索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本院对140例此类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常规干预措施,一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干预,结果显示,术后1 周,两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康复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为(67.05±4.81)分、Barthel 指数评分为(65.95±4.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1.74±3.69)、(42.01±3.7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康复干预可使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瘫痪肢体早日康复,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还应注意定期体检,预防再次出血,注意患者有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中风家族史等[6,7]。对中风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患者应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当运动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流,防止血小板聚集及血液粘稠,能减少血栓的形成,预防动脉硬化的形成[8,9]。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应积极对疾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控,应早期进行康复干预措施,可使患者肢体功能早日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偏瘫脑出血肢体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