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WI 结合DCE-MRI 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0-07-09吴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冠状信噪比颈部

吴涛

收集人体头、胸导管等部位的淋巴液是颈部淋巴结的重要功能;若颈部发炎,会诱发淋巴结肿大,因此淋巴结肿大也被临床视为是肿瘤疾病的初期症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25%左右,而早期对淋巴结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可确保患者尽早接受后续治疗,改善预后[1]。磁共振(一般为平扫,见图1)是现阶段我国临床常用的诊断技术,该技术快速、无创、重复性高,因此被临床广泛使用。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DWI 技术在鉴别诊断淋巴结良恶性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DCE-MRI 技术演变而来[2]。此研究重点分析用DWI后联合DCE-MRI 技术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特选取本院60例患者展开,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月内收治的60例(共有73 个病变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28∶32,年龄28~66 岁,平均年龄(39.56±9.41)岁。

1.2 方法 采用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西门子1.5T avanto)。DWI 扫描:STIR 成像序列,轴位扫描。b 值分别为:0、800 s/ mm2,扩散至所有方向。扫描参数:TR 5600 ms,TE 59 ms 层厚控制在3 mm,层间隔控制在1.0 mm。FOV 28 cm,矩阵:256×192。注意,激励次数最多3 次即可[3]。图2 为DWIB 值为50,图3 为DWIB 值为1500 图。DCE-MRI 轴位扫描:扫描参数:TR 7.4 ms,TE 3.2 ms 层厚控制在8 mm,层间隔控制在2.0 mm。FOV 28 cm,矩阵:256×192。注意,激励次数最多1 次即可。单次扫描时间为5.5 s,图像采集4 幅,连续扫描60 次(无间隔),采集图像共240 幅[4]。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不同b 值(0、50、400、800、1500 s/mm2)下冠状位DWI 图像信噪比情况;提示:DWIB 值不同,图像各不相同。见图2,图3。

图1 颈部淋巴结平扫

图2 DWIB 值为50

图3 DWIB 值为1500

1.3.2 观察不同b 值下淋巴结ADC 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b 值下冠状位DWI 图像信噪比 不同b 值下冠状位DWI 图像信噪比均有明显差异。其中b 值在400 s/mm2时,图像质量最高。而随着b 值逐渐增大,信噪比出现明显下降。见表1。

表1 不同b 值下冠状位DWI 图像信噪比()

表1 不同b 值下冠状位DWI 图像信噪比()

注:SNR1、SNR2、SNR3,1、2、3 分别为根据不同b 值进行区分,如:b=0 s/mm2、b=50 s/mm2、b=400 s/mm2、b=800 s/mm2、b=1500 s/mm2

2.2 不同b 值下淋巴结ADC 值 不同b 值下淋巴结ADC 值也存在明显差异;随着b 值加大,淋巴结ADC值波动范围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b 值下淋巴结ADC 值()

表2 不同b 值下淋巴结ADC 值()

3 讨论

图4 ADC 图

淋巴细胞属于机体免疫器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淋巴结连通淋巴管属于重要滤器,同时也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交流场所。淋巴结可以直接处理机体内的细菌、病毒[5]。若淋巴结出现肿大则可判定机体局部出现疾病[6]。临床根据淋巴结性质不同将其分为良恶性,其中颈部肿块等为颈部恶性淋巴结节患者主要表现。在实际治疗中,需先对淋巴结性质进行鉴别判断,而后严格根据良恶性来实施科学、对症治疗。

扩散是一种随机运动(随意、无规律),受分子碰撞、超越的影响,主要用扩散系数D 表示。磁共振弥散成像主要通过水分子布朗运动扩散致使质子磁场出现改变。受机体血流灌注、呼吸、心跳等因素的影响,系数D 很难精准测量,所以基本依靠ADC 来表示[7]。见图4、图5。

图5 ADC 图动态增强后

DCE-MRI 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现阶段大部分研究对良、恶性病变的分型和界定还尚未统一,但认为流出性多见于恶性淋巴结,流入性所见于良性淋巴结。而恶性淋巴结由于包膜通透性高、血供丰富等因素推动,所以表现出强化速度快、峰值高等特征[8]。良性淋巴结则血流缓慢、T-SI 曲线呈缓慢上升趋势,所以最大上升斜率较低。肌肉组织血流灌注一般呈低灌注状态,而通过DCE-MRI 则能很好的反映恶性肿瘤血供“快进快出”特点,所以临床鉴别诊断价值较高。DWI 技术是目前临床进行水分扩散测量、成像的根本技术。而影响DWI 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成像平面、b值等。b值属于变量,是DWI 的扩散敏感因子,弥散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因素均会对b 值产生直接影响。临床研究证实:b 值属增加,DWI 信号受组织水分子运动的影响越大,而血流灌注影响会明显减小。当b 值增加到特定程度,血流灌注基本不会对DWI 信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可忽略不计,而此时的ADC 值是最精准的。由此可见,b 值的合适与否可直接影响组织内水分子运动以及图像质量[9]。

本研究选取本院60例颈部淋巴结患者展开,先行常规超声,后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结果显示:不同b 值下冠状位DWI 图像信噪比均有明显差异。其中b 值在400 s/mm2时,图像质量最高。而随着b 值逐渐增大,信噪比出现明显下降。不同b 值下淋巴结ADC值也存在明显差异;随着b 值加大,淋巴结ADC 值波动范围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DWI 后联合DCE-MRI 技术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冠状信噪比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数据链信噪比估计算法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