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uperPATH 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7-09李凌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头置换术

李凌睿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患者来说,临床上需要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作为一种骨科领域最为有效和成功的手术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过程。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大、出血多以及恢复慢的特点,并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临床上需要寻找一种减少患者机体损伤的手术方法十分重要[1,2]。外科领域认为,微创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对于患者机体的损伤,微创技术并不单纯改变切口大小,与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其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切口少等优势,能够缩短患者术后的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更加利于减少对于患者的组织损伤[3-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SuperPATH 组,每组30例。传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8 岁,最小60 岁,平均年龄(70.12±4.78)岁;SuperPATH 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76 岁,最小60 岁,平均年龄(70.35±4.2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均≥60 岁;②均为单侧、初次接受髋关节置换术;③术前经过临床诊断,符合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④保守治疗无效;⑤自愿参与并配合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术侧髋关节既往手术史;②近期髋关节感染;③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或者翻修手术;④骨肿瘤及其他病变;⑤合并泌尿系、肺部以及腹部感染;⑥术前凝血功能障碍或者深静脉血栓形成;⑦皮下肌层肿瘤和感染;⑧髋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⑨合并脑血管以及心血管等并发症;⑩脏器功能衰竭。

1.2 治疗方法 传统组采取常规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SuperPATH 组采取SuperPATH 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患侧卧位,并将患者固定于手术台,骨盆向后倾斜,将患肢内旋10~15°,患侧髋关节屈曲45°,大粗隆向上。于患者大粗隆尖部后角沿股骨轴线向近端作一6~8 cm 的切口,充分暴露患者阔筋膜,并使用带翼剥离器纵向剥离肌肉纤维,充分显露患者臀中肌后缘位置的滑囊组织,切开患者滑囊组织后将Cobb 调节器放置于患者臀中肌下缘。此时,将Cobb 调位器替换为钝性霍夫曼拉钩,将拉钩置于臀中肌以及臀小肌的适当位置。外展、外旋髋关节将Cobb 调位器放置于患者臀小肌以及梨状肌肌腱之间,随后替换为钝性霍夫曼拉钩,放下患者膝关节,帮助患者下肢恢复到基础体位,将拉钩置于患者关节囊以及外旋肌的适当位置,利用Cobb 调位器移开臀小肌,充分暴露患者的关节囊,并使用电刀沿着主切口从股骨头鞍部直到髋臼近端切开关节囊,提高患者膝关节,进而降低患者外旋肌张力。于患者关节囊以及股骨颈后方放置Cobb 调位器,并替换为Cobb 调位器,放下患者膝关节,帮助患者下肢恢复基础体位。将开髓铰刀放置于骨髓腔,使用干骺端铰刀进一步扩髓,股骨近端开口继续向外扩展,并根据开髓位置继续扩展,并处理患者股骨髓腔近端中部,进而确保假体与患者皮质骨之间更好的接触,使用小锉刀扩髓,调节打入深度,确定尺寸后保留锉刀,抬高患者膝关节,进行股骨颈截骨。于患者股骨头硬质部位打入斯氏针,旋转患者股骨头直到最大内收程度,打入第二根斯氏针继续旋转股骨头,直到患者圆韧带断裂,将股骨头取出。于患者关节囊以及盂唇之间的髋臼窝内放置两个尖头霍夫曼拉钩,切除臼唇以及其他髋臼残留组织,于近端切口的骨膜下放置Zelpi 牵引器,远端放置Romanelli 牵引器形成插入关节通道,将霍夫曼拉钩取出,于骨钩顶插入髓腔挫,向前拉股骨,随后组合线手柄以及带螺纹髋臼杯、适配器等,将其打入髋臼,插入穿刺器,直到穿刺器尖贴于患者术侧的下肢皮肤,作一长度为1 cm 的切口,穿刺器插入股骨后方,直到主切口可见套管,将穿刺器取出,并保留套管。使用髋臼挫把持器进入髋臼,并按照尺寸顺序挫髋臼,将其连杆插入套管,连接过六角接口和髋臼挫,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于髓腔挫打入股骨颈试模,并放置于髋臼杯,将其装入股骨头试模,进行复位。随后取出试模,打入髋臼杯和股骨柄假体,移动患者下肢。复位良好后检查患者是否出现脱位情况,确保无误后缝合关节囊,常规留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内环境炎性指标以及手术前后Harris 评分。取患者空腹肘正中静脉血,离心处理后,进行脂联素、NO、TNF-α 以及CPR水平的检测。利用Harris 评分标准评估患者髋关节情况,总分100 分,优:91~100 分;良:81~90 分;可:71~80 分;差:≤7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内环境炎性指标对比 SuperPATH 组CPR、脂联素、NO、TNF-α 水平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前后Harris 评分对比 术前,两组Harri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3 个月、6 个月,SuperPATH 组Harris 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内环境炎性指标对比()

表1 两组内环境炎性指标对比()

注:与传统组对比,a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rris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rris 评分对比(,分)

注:与传统组对比,aP<0.05

3 讨论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患者股骨头血运不良,患者骨细胞缺血、骨小梁断裂以及股骨头塌陷,具体表现为关节疼痛以及行为障碍的临床症状,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伴发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手术耐受能力较差,加之长时间卧床,将会增加术后坠积性肺炎、压疮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6-8]。因此,微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整体疗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9-12]。SuperPATH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组织分离技术,无需切断患者肌腱和肌肉便可进入关节囊,在进行手术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髋关节以及周围组织,减少了对于患者软组织的损伤,更加利于关节结构稳定以及术后肢体的恢复[13-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SuperPATH 组CPR、脂联素、NO、TNF-α 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3 个月、6 个月,SuperPATH 组Harris 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见,通过行SuperPATH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行SuperPATH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头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