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2020-07-09曲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性血常规比值

曲皓

作为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并且有统计数据证实,约0.5~3.5 次/年的急性加重会发生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1],而引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即疾病出现急性加重,所以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及时诊治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2]。临床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主要方法是对症状予以综合判断,而量化指标基本未确定,在血常规检测指标中,公认的炎性标记物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这些指标会因人体内出现炎症而发生变化[3]。所以本文研究了血常规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病情预测和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观察组中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2.5±3.8)岁。参照组中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41.8±3.5)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4]①所有患者均成年;②观察组患者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③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5]①近期使用过的药物会对血常规指标产生影响;②处于妊娠或哺乳期;③合并存在吸毒或血液病等情况;④参照组研究对象患有呼吸系统疾病;⑤合并存在精神障碍类或心理障碍类疾病;⑥无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研究者。

1.3 研究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查。在收集血液标本之前嘱咐患者禁食禁饮,采集6~8 ml 静脉血并置入抗凝管中摇匀,使用血常规分析仪型号为希森美康XN-1000,同时应用配套试剂(稀释剂及溶血剂)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以及淋巴细胞百分数。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淋巴细胞百分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并分析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诊断效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百分数(16.96±0.78)%低于参照组的(33.45±0.72)%,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7.23±0.9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11±1.01)%、白细胞计数(8.43±0.31)×109/L均高于参照组的(2.02±0.15)、(55.02±0.81)%、(6.95±0.18)×109/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表1 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2 诊断效能分析 淋巴细胞百分数的检测临界值为25.06%,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24%及91.2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检测临界值为2.10,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69%及90.7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检测临界值为64.68%,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7.81%及92.55%;白细胞计数的检测临界值为8.36×109/L,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36.54%及91.46%。淋巴细胞百分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均较高,而白细胞计数对于疾病的检测和诊断价值不高。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且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疾病特点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引发原因较多但并不明确,主要因素为环境及个体易感[6,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以及喘息和胸闷等,部分患者存在食欲减退以及心理异常等情况[8]。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可遵循以下几点特征:患者多为中年;具有缓慢的进程;患者可能之前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或长期接触有毒颗粒、有害气体或吸烟;有不可逆性气流受限存在[9]。有数据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20%会发生急性加重,而急性加重的引发原因包括环境污染、呼吸道病毒以及宿主等,进行总结统计后发现,由病毒引起的占30%~40%,由细菌性病原体引起的占40%~50%,综合以上数据可知,由感染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比例为80%左右[10]。患者周围气道及肺实质所受到的影响基本来自于慢性炎症,所以对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等水平予以分析可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否存在[11]。

对于炎性症状进行有效反映的指标为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该指标在评估消化系统、获得性肺炎及心血管疾病程度中的应用也具有较高价值,国外有学者证实,对于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患者治疗前后实施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检测,治疗后其指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死亡率予以预测的重要指标为低淋巴细胞数;除此之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存活患者,其体内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均明显较低[13]。由以上结论可知,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否存在的预测和诊断,应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检测具有较高价值,这是因为应激反应状态普遍存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这会提高其体内儿茶酚及糖皮质激素水平,降低淋巴细胞数量。感染普遍存在于此类疾病患者中,若具有严重病情则会降低患者抵抗力,所以减少了淋巴细胞数量。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直接增加了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14]。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的预测和诊断,应用血常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尤其是淋巴细胞百分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三项指标,可对疾病预测起到重要意义。但因本次研究不具有较多样本量,所以应对结论予以更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中性血常规比值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画质还原更趋中性 Vsee UH600 4K高清播放机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EUREKA EFFECT?2017引领女装新中性风潮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