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调剂研究生适应性和学习动机现状研究
2020-07-09康全礼赵晓芳
康全礼,赵晓芳
(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 汕头 515063)
一、引言
当前,我国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普通高校中,地方高校占80%,地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占全国硕士研究生的53%。随着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的涌现、现行研究生招生体制以及各地区经济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的考生需要通过调剂来达到继续升学的愿望,第一志愿不足的地方高校也需要通过调剂来完成招生计划。
国内关于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政策建议两方面。目前较多的研究趋向于对某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现行描述和工作过程中的简单总结,缺乏理论深度和系统性;且多从国家、高校等宏观视角出发,忽视了对地方高校就读研究生的状况研究。在知网上以“调剂研究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仅出现42 篇文章。对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对调剂研究生的研究主要以调剂影响因素、调剂策略、高校方的调剂政策为主,如何凯利分析了“双非”院校研究生调剂择校偏好影响因素。[1]研究调剂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的论文较少,主要以本科调剂生为主,对硕士调剂生的研究生寥寥无几。[2-3]关于硕士研究生适应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专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4-8],对社会适应性的关注较少,暂无专门针对调剂研究生的社会适应性研究。对调剂生学习动机的研究也以本科生为主[9-11],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学习动机研究较少。
综上所述,本研究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调剂研究生学习动机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结合访谈资料,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本文采用了卢谢峰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因此本文中的适应性适用于卢谢峰对适应性的定义,即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努力改变环境条件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能力倾向。[12]
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是指激发、指引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内在动力,包含个体对学习的需要和期待。[13]Amabile 等人在编制的《工作(学习)动机量表》(Working Preference Inventory)中将动机分为外生动机和内生动机。外生动机是个体为了活动本身之外的其他因素,如奖励、他人认可和评估、完成上级的指示、与他人竞争等而参与活动的倾向。内生动机是个体为了寻求挑战和乐趣,满足好奇心而参与活动的倾向。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首先运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及《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对调剂研究生适应性和学习动机的现状进行数据调查,运用自编访谈提纲进一步对调剂研究生适应性和学习动机的现状进行访谈调查。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由60 个项目组成,分成学习适应性(8 项)、人际适应性(11 项)、角色适应性(9 项)、职业选择适应性(9 项)、生活自理适应性(6 项)、环境的总体认同(7 项)、身心症状表现(10 项)7 个维度。[12]
《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由池丽萍、辛自强根据Amabile 等人编制的学习动机量表修订,适合中国被试。[14]该量表有30 个项目,包括内生动机(挑战性和热衷性)和外生动机(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和追求回报)两个分量表。有两道题为反向计分题,采用1-5 级计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学习动机越高。以上量表经检验均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
采用Likert 五点计分法,使用SPSS22.0 对收回的数据运用t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还抽选了部分样本进行访谈,辅助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充实数据分析。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S 大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发放的方法,发放481 份问卷,有效问卷466份,问卷有效率96.8%。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 所示,其中调剂人数为367 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8.8%。
表1 研究对象的样本构成(N=466)
随机从样本对象中的选取三名调剂研究生进行访谈,访谈对象的基本资料见表2。通过访谈了解访谈对象被调剂到S 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身心适应情况和学习动机状况,辅助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
表2 访谈对象的基本资料
三、数据分析
(一)地方高校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
1.硕士研究生适应性总体情况。根据量表计分方法,分数均值及各维度分数越高,表明适应性及在各维度上的适应性越好。本研究将样本分为调剂研究生、第一志愿研究生和总体研究生,对各群体适应性均值进行描述性统计。
调查所得S 大学研究生适应性总体情况如表3 和图1 所示,S 大学硕士研究生的适应性得分均值为3.6,处于良好状态最小值为2.26,最大值为4.88,得分低于3 的人占14.2%,大多数的研究生的适应性状况良好。总体而言,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情况比第一志愿研究生的适应情况更好,但值得注意的是总体研究生种适应性分值最低和最高的学生都是调剂研究生。
表3 各个群体适应性状况描述性统计
图1 各群体适应性状况分布比例柱状图
本研究使用了独立样本t 检验对不同录取方式群体的适应性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如表4 所示,p 值为0.049<0.05,不同录取方式的研究生的适应性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而言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状况比第一志愿学生的适应性状况更好,计算可得效应尺度d=0.448<0.5,差异程度较小。
表4 不同录取方式群体适应性的差异性检验结果
2.硕士研究生各维度适应性情况。《大学生适应性量表》有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7 个维度,各个群体不同维度的适应性如图2 所示。60 个项目中硕士研究生只有两个项目的均分小于3,这两个项目分别是:“研究生期间我参与了很多大学里的社会活动”“对于我在研究生期间的社交,我感到相当满意”,这两项得分较低与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有关,研究生的学习以自主探究为主,生活之余并不像本科生那么丰富。研究生的生活自理适应性的各项目普遍高于4,表明他们经历了大学四年的自主生活后,在研究生阶段的生活自理适应性良好。
图2 各个群体不同维度上适应性状况雷达图
3.调剂研究生适应性的差异性分析。本文使用SPSS 对调剂研究生适应性相关的性别、年级、专业类别、是否跨专业、是否应届5 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含有两个水平的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对具有两个水平以上的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见表5.1-5.3),调剂研究生中不同性别、不同专业、是否跨专业和是否是应届毕业生之间的适应性并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F(1,364)=3.991,p=0.019<0.05,不同年级的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存在显著统计差异。研一的调剂研究生适应性均值为3.63,研二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均值为3.6,研三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均值为3.82。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后续分析”的结果表明,研一和研三(p=0.026<0.05,d=0.37),研二和研三(p=0.024<0.05,d=0.43)的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存在显著性差异。效应尺度均在0.2-0.5 之间,差异较小。
调剂研究生三年级的适应性均值比研一研二的学生更高,可以看出随着在校学习和生活时长的增加,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越来越好。但这种变化并非线性递增的变化,而是随着年级增长有所起伏。
表5.1 不同年级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均值与标准偏差值比较
表5.2 不同年级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表5.3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后续分析”生成的结果
(二)地方高校调剂研究生的学习动机
1.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基本情况。依据Amabile 等人的定义,学习动机分为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根据量表计分方法,分数均值及各维度分数越高,表明学习动机和在各维度上的适应性越好。本研究将样本分为调剂研究生、第一志愿研究生和总体研究生三个群体,对各群体学习动机均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如图3 所示,第一志愿学生的内生动机、外生动机和总体学习动机都比调剂研究生更高。
本研究使用了独立样本t 检验对不同录取方式群体的学习动机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如表6所示,p 值为0.115>0.05,不同录取方式的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并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虽然样本的第一志愿学生的学习动机略高于调剂研究生,但总体而言第一志愿学生和调剂研究生的学习动机都很高。
图3 各个群体学习动机状况柱状图
2.硕士研究生各维度学习动机。《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具有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追求回报、挑战性和热衷性五个维度,其中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和追求回报属于外生动机,挑战性和热衷性属于内生动机。各个群体不同维度的平均分如图4 所示。可以看出第一志愿学生的学习动机各维度均比调剂研究生稍高,其中外生动机的差异比内生动机的差异更大。
表6 不同录取方式群体学习动机的差异性检验结果
图4 各个群体不同维度学习动机状况雷达图
3.调剂研究生学习动机的差异性分析。本研究将与调剂研究生学习动机相关的性别、年级、专业类别、是否跨专业、是否应届5 个影响因素使用SPSS 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调剂研究生中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类别、是否跨专业和是否是应届毕业生之间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均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三)调剂研究生适应性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
1.调剂研究生适应性和学习动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探究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使用皮尔逊系数方法对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总体均值和学习动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367)=0.188,p=0.00<0.01,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相关方向呈正值,表明调剂研究生中适应性情况较好的学生相应的学习动机也较好。根据科恩的标准,相关尺度(effect size)微弱。皮尔逊系数的平方(r2)进一步表明,调剂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变化值的3.5%可以用他们的适应性均值来进行预测。
为进一步探究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将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均值与外生动机和内生动机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调剂研究生适应性与外生动机的p=0.222>0.05,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与内生动机的r(367)=0.367,p=0.00<0.01,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与内生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相关尺度(effect size)为中度。相关方向呈正值,表明调剂研究生中适应性情况较好的学生相应的学习的内生动机也较高。皮尔逊系数的平方(r2)进一步表明,调剂研究生的学习内生动机变化值的13.46%可以用他们的适应性均值来进行预测。
2.调剂研究生适应性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对学习内生动机的影响程度,分别以调剂研究生适应性的7 个维度为自变量,各自以外生动机和内生动机为因变量,采取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分析。
结果表明,以调剂研究生的外生动机为因变量,学习适应性进入回归方程,调整相关度的平方R2=0.016,这说明调剂研究生的外生动机仅1.6%可以用学习适应性进行预测。而以调剂研究生的内生动机为因变量,人际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进入回归方程,总预测系数为15.9%。
四、分析与讨论
(一)地方高校调剂研究生适应性较好
样本院校研究生群体的适应性普遍比较良好,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处于青年期中期,其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与本科初次开始脱离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的状态不同,研究生在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本科阶段更强。例如M不满自己本科的专业,跨专业考研,调剂到与本科专业和考研专业完全不同的新专业,但她表示:“其实我感觉我对很多专业都没兴趣,让我学也是能学下去的。”
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比第一志愿学生的适应性表现更好。N 表示:“我们学校调剂生的适应性比一志愿学生更好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我们学校招收的调剂生生源比一志愿生源更好,调剂的学生经历过考研后‘落榜’和调剂的过程,其‘接受调剂学校’的自我心理建设的历程更长。相比之下,一志愿的学生入学后在期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反而更大。”“我是跨专业考研的,本身起点就比较低。如果不来读的话,过去一年的学习就白费了。”Y 描述了参加复试被刷的经历:“我去了复试,复试那边被刷,然后再来这边复试,参加两轮复试。那个时候心里是很焦切的。自信心很受打击。”“就是我能力问题,我能力不行,受了很大的打击。”M:“当时觉得能调剂上就行”“差不多(符合期望)。”
可以看出,调剂研究生的对调剂学校的期望是以先前‘落榜’的失望相呼应,而非与一志愿的高期望形成落差。样本院校的调剂研究生要么本科院校优秀,要么考研初试成绩高,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所处的情况和未来的规划有所评估之后才来到调剂院校。他们并未因是调剂读研而不珍惜读研机会,其适应性情况表现良好。
(二)地方高校调剂研究生学习动机有待提高
样本学校的调剂研究生学习动机略低于第一志愿学生,但是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外生动机,调剂研究生的内生动机更强。受访的调剂研究生的报考均为自主报考,考研的内部动机较强,源自自身的驱动力十分坚定,对他人评价的依赖程度低,不容易被外界所左右。M 的父母不同意他读研,但他说:“自己拿的主意,不用说服(父母)”Y 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想考研,那时候他们出去实习,我就完全在学校里面学习,从来没想过找工作。”N在本科毕业时就已签了不错的工作,但是考虑再三还是来了调剂的院校。
相比于第一志愿学生,调剂研究生更少关注人际竞争。M 在调剂时“本来考的学硕,后来调剂就学转专了。不想和别人抢导师,不想编程,凑合凑合,就选了现在的导师,缘分。”经历过调剂,调剂研究生对回报的预期值也在降低,但他们往往很珍惜读研的机会。Y:“我觉得读研很必要,虽然说S 大是一般的学校,但是不是说因为它比我本科要好一些,读研就有必要。而是我觉得读研本身会改变你一些的观念,你所接触的人和本科不一样,有更多的机会和同学老师交流学习;学习方式也不一样,研究一个东西,对耐心和专注是一种磨练。出去的话,虽然说S 大不是一个很好的学校,但是至少是也是一个研究生的学历。”
(三)地方高校调剂研究生适应性与内生动机显著相关
地方高校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和学习动机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其中适应性与内生动机的相关性较强,人际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对内生动机的影响较大。调剂研究生从自身的发展出发,对职业选择有所思考和期望,很多调剂生将研究生学习作为找到好工作的铺垫,对学术研究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不足。M:“希望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N:“现在就是想好好学点东西,然后出去找份好工作。”Y:“以前是想再读博,现在不怎么想读博了,就自然不想进高校了。在公司里面挣钱会比在高校或者在其他方面多。”这与S 大学的培养模式也密切相关。S 大学作为地方高校,定位为教学应用型大学,重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每年本科生的升学率低,学术氛围不足,故培养的研究生更倾向于毕业后直接就业。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可以看出:(1)地方高校调剂研究生占比较大,总体研究生的适应性良好,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与第一志愿学生的适应性存在显著性差异,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比第一志愿学生的适应性更好,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在不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适应性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动变化的;(2)地方高校调剂研究生的学习动机较之第一志愿学生稍低,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相比于外在动机,调剂研究生都经历过“调剂”的筛子,求学的内在动机更强;(3)调剂研究生的适应性和学习动机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其中适应性与内生动机的相关性较强,人际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对内生动机的影响稍大。地方高校调剂研究生的学术抱负不高,工作意愿强烈,影响其内生动机的提高。
(二)对策和建议
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调剂研究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地方高校应把握好调剂机会吸引更多优秀调剂生源。地方高校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原因,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较少,调剂生源较多是常态现状。但调剂生对调剂院校的读研机会同样很珍惜,适应性也很良好,地方高校把握好优秀调剂生源有利于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发展。
2.地方高校应加强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和培养,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循环系统。地方高校调剂研究生的学习动机略低于第一志愿学生,且学生的学术抱负不高,只有自身教学和科研实力的增强才能切实提升知名度,吸引到更多优秀生源。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加强科研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鼓励研究生投身科研学习;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做好专业培养与创业就业的对接,缓解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学生的职业选择适应性。
3.地方高校应发挥导师的积极作用。导师应加强与调剂研究生的沟通与交流,督促调剂生尽早做好学习和职业规划,参与教学科研活动,提高调剂生的职业选择适应性;导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加强同门学生的联系,帮助调剂生提升人际适应性。通过提高人际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职业选择适应性来增强调剂研究生的内在动机,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业发展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