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者选择输液装置的影响

2020-07-09陈少斐黄志君黄丽秋石思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输液例数门诊

陈少斐,黄志君,黄丽秋,石思梅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00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000;3.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随访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0;4.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广东 广州 510000)

目前在国内治疗疾病主要途径之一是静脉输液,而很多药物如大多数化疗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的PH值属于强酸强碱类,对外周静脉刺激性强,不慎外渗易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同时患者因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静脉穿刺的难度也增加。伴随着血管通路装置过去40多年的发展和使用,静脉输液技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1]。因此确保选择恰当的血管通路装置,满足患者治疗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广州某三甲医院门诊输液患者3347例,男1980例,女1367例,年龄25-72岁,均通过静脉点滴方式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门诊输液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干预措施,具体做法:(1)成立输液小组组长为静疗专科护士,小组成员统一培训输液相关的专科知识,并制定考核标准及质控流程。小组成员查阅文献、调查分析,确定影响患者输液装置因素,制定评估流程、操作流程、随访流程。(2)实施: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认知状况及配合程度、血管情况、治疗方案、药物性质为患者选择合理的输液装置。患者不配合时与管床医生沟通,让医生理解并支持输液小组意见,共同做好患者思想工作。(3)规范置管及维护流程,请专科老师进行培训,引用B超引导下置管,减少置管并发症。规范维护流程:戴无菌手套,以穿刺点为中心,先用 75%乙醇,再用碘伏由内向外、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螺旋分别消毒皮肤3次,范围 10 cm×10cm,贴透气薄膜固定导管,并记录导管外露长度,穿刺点情况,连续输液患者每周更换接头,输血制品后及时更换,指导患者活动,预防敷料松脱及血栓形成,培训冲管手法及时机,减少导管堵管并发症。(4)建立出院患者随访档案,定期随访,增强患者的维护意识和行为。(5)定期开展健康大讲堂,让患者接收、了解中心静脉装置的相关信息。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情况比较见表

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输液装置 非计划性拔管PICC CVC TIVAPS例数 (%) 例数 % 例数 %对照组 1488 42(2.8 %) 11(0.2%) 0 1435 97% 11 20.7干预组 1879 120(6.4%) 10(0.5%) 0 1749 93.1% 8 6.1组别 化疗人次

3 讨 论

文献报道[3],门诊输液患者输注高渗、强刺激性液体应采用中心静脉,外周静脉不应用于长时间发泡性药物的输送。本调查发现,对照组接受静脉强刺激性液体的1488例患者中,选择外周静脉患者有 1435例,留置率为 3.0%。原因可能与文化差异,知识水平低,对输液装置的了解程度较低有关,首次治疗的患者没有输液体验。在对中心静脉输液装置不了解的情况下,患者往往倾向于选择单次经济成本较低的周围静脉输液装置。虽然中心静脉输液装置有留置时间长、维护间隔长、感染率低等优越性[4],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未纳入门诊医保范围、患者使用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门诊输液区医护人员对输液工具认识不足、对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不规范,造成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高[5]。再者患者决策倾向性受医生决策影响,医生认为该治疗方案可以不选用中心静脉,患者更多是采用医生决策,因此护士在执行输液医嘱前全面评估患者血管情况,如果药物外渗风险大时,要主动与医生沟通,为患者选择最佳输液装置。本研究干预护理措施提高医护、患者对静脉输液装置的认识,提高了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率,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率,增强了医护合作的一致性,同时提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门诊治疗患者的报销比例,加强对卫生机构的投入,从而降低门诊输液患者的治疗风险。

猜你喜欢

输液例数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