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病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的影响

2020-07-09周颖丽盛欢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重病神经外科呼吸机

江 莉,陈 君,周颖丽,刘 婷,盛欢欢

(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 黄山 245000)

多重耐药菌指的是经细菌培养鉴定之后,对临床应用的3类及以上抗菌药品同时出现耐药的细菌[1]。一旦出现多重耐药菌,其可寄居与人体或分布在院内各物品上,引发交叉感染,还可能爆发流行。多重耐药菌能延长患者治疗时间,影响病情恢复,情况严重还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神经外科重病室患者通常具有住院时间久、基础病症多、病情危重等特点,侵袭性操作较多,包括留置导尿管,有创呼吸支持等,可影响患者黏膜完整性,增加感染的风险[2],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概率较高,因此,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提升控制感染的执行力,降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概率,对预防多重耐药菌的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3]。我院在护理神经外科重病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过程中,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重病室患者229例,男155人,女74人。对照组选取2018年同期入住我神经外科重病室患者200例,男144人,女56人。两组患者中,年龄16~89岁,平均(61.2±13.6)岁,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组织学习《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对照规范,严格按照要求,落实贯彻预防措施,重病房护士长和专职感控护士每日现场观察,督促执行和进行同事间互相监督的机制,做到监督,督促,有效落实感控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4]。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要求执行各项护理措施,加强手卫生,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做好地面、物品、床褥的消毒工作,认真做好“三管”感染的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做好接触隔离并设有隔离标识,严格控制进入重病室人员数量,取消陪客,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及家属探视时应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1)加强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感染控制专职护士每日观察,督促执行与落实,有效减少接触传播。

(2)经常开展多学科会诊,听取各专科专家对患者的治疗建议,指导用药。感染科药剂科会诊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3)专人负责呼吸机的管理,做好呼吸机维护,管道每周定期更换,污染明显时及时更换。监测呼吸机使用患者感染指标,预防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①每日随同主管医生查房,报告患者相关病情,加强沟通,尽早撤机,尽早停用镇静药物,减少呼吸机使用天数。

②每日确认床头抬高30o~40o,指导协助定时翻身拍背吸痰。

③协助护士长做好基础护理质量检查督促,呼吸机使用患者每日用洗必泰溶液行口腔护理4次,声门下吸引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保持口腔清洁。每日三班确认人工气道气囊压力,预防误吸。

(4)加强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

认真按照操作要求执行操作规程,无菌操作,规范护理,必要时做好血尿细菌培养,及早发现和预防感染发生。

(5)监控重病室细菌培养结果,实时预警,通过医嘱处理电子系统与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相联系,检验科及时标记多重耐药菌,临床系统自动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提示,并将相关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主管医生护士,督促临床采取接触隔离措施。发现多重耐药菌血行感染病例或颅内感染病例及时组织讨论分析,总结整改。

(6)加强物理表面的消毒擦拭。因为季铵盐类消毒剂持续消毒效果较强,在残留在物体表面48小时后仍具有杀菌能力,每日病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床单位物体表面使用季铵盐类消毒湿巾擦拭,其他患者床单位物体表面使用500 mL/l次氯酸钠溶液擦拭2遍。减少病原菌经医务人员的治疗护理操作传播。

(7)加强护理陪护工的管理,督促使用速干手消毒液手消或及时洗手,定期做好陪护工的院感知识培训。

(8)通过发放相关资料、座谈会等形式向患者耐心讲述消毒隔离的重要意义,提供手消毒液及洗手设施,促使患者家属自觉配合护理工作,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提升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与MDRO感染发生率;(2)分析两组患者所有细菌标本培养,检出菌株类别和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运用进行x2(%)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与MDRO感染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院感发生率与MDRO感染发生率比较[n(%)]

2.2 分析两组病例细菌培养检出菌株类别与数量

两组病例检出菌株数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普通菌株检出数与多重耐药菌株数无明显差异,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检出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数量和种类比较(n,株)

3 讨 论

近几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呈逐渐上升的迹象。多重耐药菌感染通常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内、外科、呼吸内科等,其原因可能与以上科室收治的患者通常病情较重且住院时间久相关。目前已是院内感染的一大主要原因。此次研究对所有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分析患者感染情况和特点等,严格执行控制规范,落实制度,做到抗生素合理运用,充分发挥专职感控护士的作用[5],专人监督落实预防“三管”感染控制措施,关注物体表面消毒擦拭,加强医护陪护人员的管理,重视消毒隔离知识的宣教等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在护理神经外科重病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重病神经外科呼吸机
神经外科教育在中国“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现状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遇见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美国汽车巨头“重病”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