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研究
2020-07-08伍大清胡东崔明
伍大清 胡东 崔明
[摘要]文章以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创新意识淡薄、教学资源不足、指导师资薄弱、教评考评机制落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慕课嵌入式创新创业教学体系途径,建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途径,建设系统化师资团队,采用校内外优势互补等策略,为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可行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慕课;应用型本科;路径;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7-0153-03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启动了2018年“国创计划”(教高司函[2018]第14号)。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的先锋,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课程教育为依托,通过融合多平台丰富资源,解决规模形成难、资源失衡等问题,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任务和目标。根据培养目标与客观规律,主要培养在生产、服务以及管理一线岗位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按技术项目、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更注重产学研融合以及实践教学;在教师团队建设上,重视教学能力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教育方面满足当地区域经济的需求,并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与欧美部分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相比,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学理念、内容、模式、目标和评价机制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创新意识淡薄
创新创业教育通常处于高等教育较边缘位置,未能实现各类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传统教学与网络课程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在大学的大多数普通教育课程中,选修课程较少,课程的辐射面和影响很小,创新创业课程仍处于“多元化、低质量”的狀态。在许多师生的认知中,创新创业教育被理解为可有可无的鸡肋教育,创新和创业的意识不强,缺乏专业知识创新,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不紧密。
(二)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不少教师在教学方面缺少分析和讨论成功案例,创新创业教育缺少柔性化,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来开设相对应的创业课程。许多学院和大学都试图通过在线公开课来扩大创业课程的覆盖面。由于支持资金有限,硬件设施、培训基地、创业园区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尚未普及,未能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机会。单一的“理论+材料”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实践环节,未能形成从课堂到基地的实践体系,内部教育资源和社会创业元素转变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不切实际。
(三)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不但要求教师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从战略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许多从事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本身没有企业实战经验,而且兼职教师所占比例大,教师自身能力和时间有限,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经验。
(四)教评考评机制落后
教学评估是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不能让学生从课程学习中得到很好的实战训练。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无法通过考试成绩体现出来,理解和记忆知识也难以直接转化成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建构合理的知识与能力转化机制。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
(一)专业技术能力
大学生要具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灵活熟练地进行知识迁移,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联系起来,突破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难点。
(二)协作与实践能力
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特别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满意度不高。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事务协调处理能力,大学生经常对自身开展SWOT分析,有利于在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的同时善于抓住机遇,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三)思考与总结能力
当前在大学生中存在时代使命感不足,缺乏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社会阅历以及实践能力等现象,而这些能力与素质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非常重要。因此,在创新创业培训过程中要重视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经常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
三、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构建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就是提升人才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其课程内容应该包含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实践能力以及创业综合能力这几个方面。在课程的性质、模块、类型、内容和其他方面,可以考虑形成基础性的教育,孵化精英,培养一个综合的、渐进的、金字塔形的、全覆盖的、分级的创新创业培训系统。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学校作为创新创业发展中心的作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全员化、全程化育人,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各级各类的竞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生进行细分,组织开设不同的创新创业课程指导、分班培训。以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为目标,加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举办各种创业计划、创意设计、科技创新等专题竞赛,以赛促教。另一方面,要加强校企资源共享,推进“双向流动”,既聘任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参与学生就业指导,又将学生输送到优质企业进行培养。根据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内容编订方面重点强调个性化和应用性。
(二)推进慕课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培养创新创业素养,可借助慕课的开放性课程来整合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在普通教育课程中添加创业知识、职业规划、商业理论和礼仪等基础知识。开展翻转课堂、在线教学以补充传统课堂,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探索实践,完成知识内化,并在打好扎实的创业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创新创业思维与意识,发展职业发展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
(三)深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以优化创新创业实践
校企合作,与政府、行业、企业多方联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二者在动态循环中相互促进。合作要考虑到专职与兼职、时间与精力、义务与责任的关系,研究“高校一企业”系统耦合关联度,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协同效应。通过建立“企业家慕课”课程制作团队,形成“互通互联、需求驱动、攀亲嫁接、厂校一体、创业就业贯穿”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双方对课程内容和实践质量进行把控,将企业家请进课堂,将企业的实践经验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让更多的大学生从案例教学中学习企业家如何创业。
(四)发挥慕课第二课堂在创新创业教学中的作用
区块链、3D打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无数初创企业取得成功,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毕业生很难从这些动荡的潮汐中分享红利。可以利用MOOC改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培训机制,安排教师骨干参与MOOC课程建设,教学相长。快速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技术课程,提高教育课程的时效性,推动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四、建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一)鼓励教育改革
慕课虽然具有可以互动、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并且易于实现规模效应,但作为新生事物,其教学方式、方法、模式仍需完善与优化。因此,应鼓励教师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建设应用型本科的金课课程为目标,认真撰写案例、研究报告、论文等,推进理论研究、教育改革实践,推动教育理论创新与应用体系改革。
(二)构建与完善创新创业管理机制
高校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让它在更广泛的领域被接受并在更深层次上得以实施。在各教学单位和学生创业实践单位设立相应的分支机构,发挥“对接”和“接纳”的积极作用,引导全校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活动。实施日常教学管理机制,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三)构建多元化教育实践平台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依靠课堂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能够实现个人创业梦想的平台。通过搭建模拟训练平台,开展各类技能竞赛,落实各种训练项目计划,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建立实验(培训)室,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通过建立创业园区,给予政策支持,帮助孵化,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行为;通过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建立学校内外的创业实践基地,以满足大学生的生产性培训需求。同时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积累经验,创新和拓展生产教育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四)增加经费投入
投入经费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创业园区,鼓励教师。经费的使用需要做到科学预算、合理配比、落到实处、全程监督;要积极为大学生设立创业基金,解决其资金紧缺问题,使专项经费、社会捐助、合法收入等每笔经费效益最大化,落实“以创新创业教育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五、建设专兼职结合、校内外互补、系统化师资团队的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质量保证需要一支具有优秀专业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高水平的实践经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师资队伍,它将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一)制订科学规划
通过认真审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年龄构成、职称结构、专兼职比例、双师型占比、缺口替补等;制订详细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科学合理的招募培训以及递补计划,逐渐建立一支拥有专业技能并且学科学历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二)加强招募培训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招聘要对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以及在企业锻炼的经验进行考核。让在职教师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接受顶岗实训,并且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参加国内外职业资格培训。吸纳校外经验丰富的技术创新人才、实践技术骨干担任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聘请往届成功创业的校友担任创业小导师,来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三)改革考核方式
学校要对传统考核制度进行改革,比如慕课课时如何核算、如何进行评价等。对教师参与慕课教学改革的奖励机制也应该多元化,比如对创新创业培训教学改革进行专门的经费立项,对参加创新创业培训的教师给予国家认定的职业资格,对主动与企业建立实训实习基地、联系校外创新创业专家的教师并能够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教师团队进行奖励。
六、结语
本文研究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构建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从教学方案、保障体系、人才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慕课嵌入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方式,为更好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