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农村物流中心选址研究
2020-07-08王学良乐小兵庞忠萍
王学良 乐小兵 庞忠萍
摘 要:农村物流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的生产、运输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物流中心选址是农村物流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广西钦州为例,分析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环境下农村物流中心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农村物流中心的最佳选址方案。
关键词:协同创新;农村物流;物流中心选址;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20)03-0019-06
一、引言
农村物流是指农户们从生产资料的采购到产品的形成、从产品的储藏、加工到产品的销售,以及农村居民对于生活消费品的购买等多种经济活动的集成。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了农民、农产品收购商、农村物流服务提供商、农产品零售商、消费者等多个环节。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较长,涉及环节很多,农产品从农民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物流环节过多,致使物流成本一直以来居高不下。另外,农村所需的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从城市流向农村的过程中,在农村配送的过程中,由于物流设施的不完善及配送过程中的协调性较差,使得生活消费品在农村的终端配送环节配送效率不高,配送费用高。农村物流中心是农产品上行和工业消费品下行的重要节点,直接影响着农产品和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的流通效率和物流成本。当前,由于我国农村物流的管理水平不高和物流设施比较分散、缺乏,导致农村物流中心在选址的过程中缺乏整体战略性和协调性,选址的决策过程不够科学,不能满足农村物流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农村物流环节的协调性不够,极大的削弱了农村物流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和支持农村物流的发展,在《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鼓励物流、商贸企业扩大配送规模,提高物流协同化水平,要建立高效便捷的城乡配送物流体系。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出台了《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支持交通运输及物流企业联合构建城乡智能物流配送联盟,支撑配送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共同配送,打通农资、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的高效便捷通道。农村物流中心建设是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实现城乡物流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农村物流中心选址又是农村物流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物流中心选址的目的是增强服务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在当前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环境下,要运用供应链协同创新理论,充分考虑农村物流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调性和同步性,创新农村物流中心选址工作,在选址时遵守适应性、协调性、经济性和战略性四项原则。钦州市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北部湾建设的物流枢纽城市,选取钦州市农村物流中心选址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述评
学界对物流中心选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Duval & Biere(1998)运用“动态规划理论”规划农产品流通供应链,构建了相应的农产品流通供应链优化模型。Valentina Carbone & Marilyn(2005)提出可以通过横向物流联盟来强化物流竞争力,扩大物流网络服务范围。关志民等(2005)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出发,提出基于模糊多指标评价方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决策方法。杨琴(2007)提出了农村物流中心选址的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类。定性的方法主要采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方案进行指标评价,然后确定选址最有方案;定量的方法有以重心法和交叉中值法为代表的连续模型,以及以Baumol-Wolfe模型为代表的离散模型。陈涛(2008)提出供应链环境下物流中心选址应遵循整体性、协调性、创新性原则,构建了基于FAHP-DEA的物流中心选址模型。郑斌(2011)根据区域物流成本最小的原则,构建了区域物流网络中心选址模型,并运用K-means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余杰(2012)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和混合整数规划法对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徐其强(2015)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的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杨叶勇(2017)从成本最小化视角出发,提出了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优化模型。孙青伟(2017)基于共同配送理论进行农村物流共同配送中心选址及路径优化研究,提出了基于共同配送的农村物流框架体系。欧阳红巍,潘果等(2018)运用Dijkstra算法对农村物流配送选址及配送路径选择进行优化。以上研究探讨了农产品供应链及供应链环境下农村物流中心选址的决策方法,但是忽视了供应链上各成员间的协同创新对于农村物流中心选址整体优化的作用。在当前农村供给侧改革及供应链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本文以农村物流中心的选址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农村物流中心选址问题进行研究。
三、广西钦州农村物流中心选址的实证研究
(一)指标的选择
影响农村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供应商的分布、客户的分布、政策环境、交通条件、自然环境等。根据钦州市的实际分析,可以确定研究钦州农村物流中心选址的指标可以包括客户分布、政策支持、交通条件,自然環境。
1. 客户的分布
建立物流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客户,农村物流中心的客户主要包括销售消费品及农资的企业或者个体经营户、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及地方配送中心。因为地方配送中心过少建设不够完善,建立物流中心的同时也需要完善配送中心,所以我们主要分析这两种客户的数量情况来确定客户的基本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客户分布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所以选择客户分布广的地区作用选址的地址是比较适合建立物流中心的。此影响因素适合作为钦州农村物流中心选址的指标。
2. 政策环境
钦州农村某些特定地区有政策条件的支持,例如大垌镇被定为钦州市资源进口加工区、陆屋镇被县委、县政府定为灵山县第二个工业园区、副中心城市来建设,现已做好3公里进园大道硬底化和1.5公里主要街道硬底化建设,规划1500亩工业园区。但是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会有政策的支持,因此政策的环境在此次选址中具有重大意义。
3. 交通条件
农村物流因为基础建设不够好,道路建设对于农村物流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从表2中可以看出每个乡镇的交通便利情况是不一样的。
4. 自然环境
钦州的地势分布是从北到南由高到低的,北边一般是高山,海拔500米以上,一路到了南边就是平原地带大约10米以下,因此地势条件是有所不同的。对于气候条件,钦州的气候受海洋以及高山的影响,一边是干燥的天气一边是海洋的湿气所以这也是钦州物流中心选址重点考虑的因素。对于地质条件,钦州的西北部地区是丘陵地带,土壤承受力大,而南部地区是平原和低洼地带,土质比较疏松适合种植各类粮食作物,各地区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该指标对于钦州物流中心的选址是有必要考虑的。
(二)备选地址的确定
根据选址原则、影响因素以及实际情况对钦州的各个乡镇进行了备选地址的评分,得分8分以上的乡镇分别是钦北的大垌镇(P1)、钦南的大番坡(P2)、浦北的白石水(P3)以及灵山的陆屋(P4)。以这四个乡镇作为选址的备选地址,其备选地址各项指标的基本情况如下:
大垌镇(P1):该镇交通便利,有南北二级公路、钦灵、邕钦公里,南北、南防、黎钦铁路等在镇内贯穿而过。据统计个体私营企业1130家,每年的货物运输量473万吨。大垌镇位于钦州中北部,地处丘陵地带,下有矿产资源,土壤承受力大,气候受大陆气团的影响6到8月降雨多,其余气候干燥。大垌镇内有皇马工业园四区,此区是钦州市进口资源加工区。大垌镇有红砖厂30多家。
大番坡(P2):水陆交通发达,据统计2017年的个体私营户845家,货物运输量254万吨。大番坡位于钦州的南部,地处平原地带,地势比较平缓,适合建立物流中心,降雨量集中在夏季,但不是洪涝的高发地。部分土壤地区适合种植粮食,土质比较疏松但部分地区适合种植树木,土质比较坚硬。
白石水镇(P3):全镇现有企业、厂约1150多家,其中个体私营企业1122家,国营企业4家,私营企业14家。2017年货物运输量达到286万吨。国道209线穿境而过白石水镇地处丘陵地带,土壤承受力大,受大陆气团的影响,气候偏干燥。
陆屋镇(P4):全镇的现有企业大约1250家。2017年货物的运输量达到370万吨。其位于钦州的西北部,受大陆气团的影响气候比较干燥,鲜少旱涝期,地质条件较好。县委、县政府把该镇定为灵山县第二个工业园区、副中心城市来建设,现已做好3公里进园大道硬底化和1.5公里主要街道硬底化建设,规划1500亩工业园区。有钦陆一级公路、钦浦二级公路、钦灵二级公路、陆沙公路、黎钦铁路经过。
(三)广西钦州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1. 构建指标体系
构建指标体系是层次分析法的开始,一般分为目标层、指标层、方案层。从上面的选址原则可知在选址时需要考虑一定的因素,所以把A层为目标层,C层为指标层,P层为方案层。如图1所示:
2. 构建判断矩阵
根据专家给出的各个指标对于选址目标的评分,以及各个备选地址对于各个指标的评分构建了对比矩阵如表3、表4、表5、表6和表7所示:
3. 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指的是求出各个指标对于选址的贡献率,求出贡献率才能确定其决策方案,一般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特殊向量法等,文中应用算术平均法,方法公式:
ωi :指标的权重向量,n:矩阵的阶数,i、j、k:矩阵的排列数,r:矩阵上的数值。
指标权重向量求解。A-C1,C2,C3,C4的权重向量求解如下:
同理可以求出
4. 一致性检验
利用MATLAB编程,求出:
因为n=4,则RI=0.9,根据公式得: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矩阵CR<0.1所以一致性检验通过。
5. 综合指标评价的计算
由上面A—C,C1—P,C2—P,C3—P,C4—P的权重向量ω1 , ω2 , ω3 , ω4 , ω5的总的权重向量。
由上可知b11>b44>b22>b33,说明选址最合适的是钦北的大垌镇,其次是灵山的陆屋镇,接下来是钦南的大番坡镇,最后是浦北的白石水镇。
(四)实证结论
从以上实证分析来看,自然环境、客户分布、交通条件及政策条件等各指标对于选址的贡献率分别是0.5474、0.2498、0.1434、0.5940,从这里可以看出专家的评价中认为自然环境指标及政策条件指标对选址的影响比较大,而客户分布及交通条件的影响就次于前面的两个指标。接下来计算各个备选地址的各个指标的指标权重。如表8所示: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垌镇的各个指标权重都是很高的。最后综合指标的计算,也就是各个指标对于选址的贡献率与备选地址中各个指标权重的结合的计算,从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大垌镇、大番坡镇、白石水镇及陆屋镇的综合指标得分分别是0.6758、0.2587、0.1937、0.2997。大垌镇的综合指标得数比其他三个镇都要高,说明在考虑的选址指标中,大垌镇的综合指标的实力比其他的镇都要强,也就是大垌镇的自然环境、客户分布、交通条件、政策条件等各指标的综合实力比其他镇更适合建立物流中心。
四、广西钦州农村物流中心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要实现物流中心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紧密沟通农村物流供应链上下游,而上下游的沟通需要基础设施的桥梁。首先,联合地方企业,完善下游设施建设。在钦州的农村物流中,農村物流中心就相当于一个规模大的中转站,前端连接的是物流园区或者供应商,后端连接的是小型配送中心。前端的物流园区与供应商是客户,后端的配送中心是集货和散货的基地。联合地方的企业让其成为小型配送与集货站,对物流中心配送下来的货物进行保管、分拣在配送等,同时对农户的部分不易腐烂与损耗的产品进行集货在配送上物流中心。把易腐烂易损耗的产品交给功能齐全的配送中心进行处理,两者相结合作为物流中心的下游就能实现物流中心的最大作用。其次,建立物流网络体系,完善物流信息设施。目前整个物流体系中有上游的供应商与物流园区、中游的物流中心、下游的配送中心与地方企业的集货点,以及目的站的客户,还有零散的滴滴货车。他们之间都需要进行信息的沟通,什么时间集货、什么时间进行补货、什么时间配送这些都需要信息的沟通,有效的信息网络可以减少时间成本,减少物流中心补货的反应时间,从而实现物流运作的良性循环,提高物流服务的水平。所以需要建立基础通信平台、门户网站、信息管理平台、电子服务平台、信息安全站等,促进整个物流体系信息的流畅性和协调性。
(二)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各方在物流中心的運作中协调配合
物流中心的运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政府主体的企业运作,指的是政府进行干预,政府进行建立但是却外包给企业进行运作。另一种是企业主体的政府运作,由企业进行建立,然后交由政府运作。一般物流中心都是前者的运作模式,政府在物流中心的建立与运作实际上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有了政府的良性干预,可以使物流中心能够更好的衔接各方,促使农村物流各参与方可以更好的协同配合,进而使农村物流中心的作用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农村物流中心建设要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物流中心的建立与发展是要遵循战略性与协调性的发展原则的,而保护环境就是坚持长远发展的目标,就是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由于物流中心的建立的地址是在大垌镇,是在居民之中的,而且物流中心运作时,需要装卸搬运,车辆进进出出,自然会产生各种噪音,所以物流运作的时候把噪音控制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范围内,或者物流中心安装消音设备。还有,物流中心在运作的时候会产生各种的垃圾,所以物流中心的建立需要完善废物垃圾处理系统,建立环卫设施等。只有坚持与环境和谐发展,物流中心的发展才会更加的长远。
(四)加强农村物流的标准化工作
农村物流中最大的一块就是农产品以及农资物流,但是在整个钦州的农村物流中,每个地区都有一定的差异性不管是生产方式还是运输单位还是技术水平等等。所以有必要把农村物流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的道路上,如物流用语、物流服务标准、数据传输等都统一用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在物流运作上也要采取国际化标准,包括托盘、货架、集装箱、车辆、条形码等各种物流中心的设备都采取统一化的国际标准,方便农村物流运作各环节协同配合,提高农村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 Duval Y,Biere A. Grain Producers attitudes to new forms of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J ]. The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1998,1(02):179-193 .
[2] Valentina Carbone,Marilyn A.Stone.Forward Integration into Distribution:AnEmpirical Test of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2005(41):495-510.
[3] 关志民,周宏波,马钦海.基于模糊多指标评价方法的配送中心选址优化决策[ J ].东北大学学报,2005(08):801-804.
[4] 李琴.农村物流中心选址研究[ 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5] 郑斌.区域物流网络中心选址及线路优化研究[ 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
[6] 余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D ].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7] 贺登才.中国农村物流发展报告[ J ].中国合作经济.2013(09):8-30.
[8] 徐其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辽宁省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研究[ D ].大连:大连交通大学,2015.
[9] 杨叶勇.“互联网+”时代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方案设计[ J ].商业经济研究,2017(20):100-102.
[10] 孙青伟.基于共同配送农村物流选址-路径问题研究[ 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
[11] 欧阳红巍,潘果,孙晓庆.基于电商精准扶贫的贫困山区物流配送优化研究[ 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0):6-7.
[12] 赵广华.基于共享物流的农村电子商务共同配送运作模式[ J ].中国流通经济.2018,32(07):36-44.
(责任编辑:李韵婷)
Research on the Location Selection of Logistics Center Based on AHP
——Case Study of Qinzhou,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ANG Xue-liang,LE Xiao-bing,PANG Zhong-ping
(School of Business,Wuzhou University,Wuzhou 543002,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ogistics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rural areas, but also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standard of rural residents. It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with socialist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z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location of rural logistics center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ogistics. Taking Qinzhou,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ocation of rural logistics center under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of supply chain, and finally obtains the best location scheme of rural logistics center by using AHP.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Rural Logistics;Location of Logistics center;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