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对策浅析

2020-07-07魏晓燕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数学

魏晓燕

摘 要:本文以初中数学学科学困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本学科内学困生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提振信心法、提问法和个性教学法等三种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提振信心法;提问法;个性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117-1

所谓“学困生”,是指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来说,由于学科难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再加上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致使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对此,教师必须要从根源上去找导致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为学困生转化工作找到突破口。笔者认为,采取下列三种策略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提振信心法

信心是学习的基础,更是关键,只有对于某一学科产生了充沛的信心时,学生才有充足的动力来完成接下来的学习,并坚定不移地运用自己的自信心去克服学习中所面临的各项困难。通过分析学困生的心理状态,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科生他们对于数学学科都是丧失信心的,他们在拿到一个题目时,首先想的是这个题目太难了,我做不出来;下面的知识太复杂了我肯定不会。这样的不自信现象出现,对于很多学困生来说都是学习的重要阻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振信心法帮助学困生逐渐恢复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从内在因素上为学困生的学习提供不竭的動力,使得他们能够以自信心去驱动自己开展积极的学习活动。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提供给学困生,让他们予以回答,在这种逐渐的练习中,逐渐让学生从“我不会”的错误思想转变成为“我也会”的积极思想,并且每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成功以后,教师应带头引领全班同学对学困生进行鼓励,使得学困生意识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是被老师承认并被同学所尊重的。另外,在对学困生布置任务的时候,应当谨遵分层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任务的布置应考虑到学科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学科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近一段时间的提升情况,为其制定可以层级提高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能够在练习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在这种阶梯型的成长过程当中重拾自信。

举例来说,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概念时,可考虑给学会生布置一些分析形态的任务。例如通过正确与错误的例题进行解答来分析三角形判定方法的使用手段是否是正确合理的,如果是不正确的,那么要找出其判定过程当中的不正确之处,并且利用正确的解题方法予以修改。这一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只要认真地阅读教材并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就能够轻松地解答出这些例题。教师在布置这一任务时,应当将目标放在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之上,所以应当遵循循序渐进和由简入难的基本原则。

二、提问法

提问是教师获取信息,及时了解学生情况的主要手段,那么课堂提问对“学困生”问些什么?怎么问呢?在实践中我的做法是:

一是在提问中,要针对“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課堂环节,设计不同的问题。“学困生”一般注意力都不集中,要提高他们的课堂效率,就要时时处处注意他们,寻找适合他们的问题,提高“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即使回答错误,也不要急于简单地否定,而是要肯定他们回答的可取之处,然后再让别的学生去补充。

二是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对“学困生”的提问我力求做到:一是问题通俗易懂、表述正确;二是提问中留给“学困生”足够的思考和补充的时间,降低其焦虑程度;三是当“学困生”不能回答时,要采取适当的引导,保护其自尊心。

三、个性教学法

个性教学法是对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一种延伸,考虑到学困生造成学困的原因都有所不同,且学困生在学困之前,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也是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针对学困生实施转化策略的时候,应遵循着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将个性教育法融入其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转化计划的拟定。

举例来说,在初中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是考验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其中三视图教学尤为重要,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由于学困生自身在逻辑思维能力上相对较弱,所以学习的困难性和阻碍性相对较强,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困生寻找自己身边的正方体,通过实体观察的方式来绘画出三视图;其次需要通过逆向思维将学生们所画出来的三视图进行交换,然后看看哪些学生能够根据其他学生画出的三视图来绘画出实体图。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的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都得到了锻炼,且第一部分看实体图画三视图的任务,相对难度较弱,可以轻松完成;而进入到第二部分以后,学生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可以逐渐形成三视图的绘制概念。并且在这种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练习当中,逐渐培养其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好提高了学生对三视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学困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呵护,需要同伴的帮助,同时更需要自己的勤奋努力。教师要不断地跟踪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在其学习需要时给予学习的帮助以及精神上的支持,促进其学习态度的转变,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允祥.数学学困生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学数学,2020(07).

[2]崔巍.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运算能力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

[3]赵艳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路径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2).

[4]钱春华.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J].新课程导学,2018(33).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初中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如何转化学困生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