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2020-07-05常华军全亚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血管性脑血管病二聚体

常华军 全亚萍 王 念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附属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脑血管病除了会导致肢体活动障碍,还会导致血管性痴呆,但比血管性痴呆更常见的是脑血管病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学者提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概念。VCI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一大类综合征[1]。VCI包括由于脑血管病所致的各种不同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轻度认知功能下降到痴呆,轻重不等。VCI可以由于不同的病理过程所致。理论上任何的脑缺血或脑出血均有可能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病因分类包括危险因素相关性VCI、缺血性VCI、出血性VCI、其他脑血管病性VCI、脑血管病合并阿尔茨海默病。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是血管性痴呆的早期阶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VCIND的研究[2-5]。本研究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后VCIND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VCIND组:50例VCIND患者选自2017-11—2019-05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3~82(70.26±6.53)岁。入选标准:(1)所有VCIND患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头部磁共振检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测评,符合Rockwood诊断标准[1];(2)经中国人利手评定标准评定为右利手;(3)Hachinski缺血指数>7分。排除标准:(1)可能导致认知障碍的全身性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等);(2)可能导致认知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等);(3)抑郁症和精神病患者;(4)有酒精或药物滥用、化学物品中毒史等有可能干扰研究的疾病;(5)有失语、视听障碍等妨碍评估进行的躯体功能缺陷。

健康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5~80(69.51±7.12)岁。入选标准:(1)无记忆力下降主诉;北京版的MoCA量表≥26分;(2)经中国人利手评定标准评定为右利手;(3)头部磁共振检查正常;(4)无任何系统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2组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受试者当天仔细询问病史(起病时间、诱因、起病形式、病程进展等),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既往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史。患者入院后查头颅CT或MRI、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TCD)。

1.2.1 神经心理学测试:神经心理学测试采用MoCA量表,受试者在15 min内完成单个量表,总分30分,教育年限≤12 a加1分,总分<26分被认为有认知障碍[6]。

1.2.2 血D-二聚体测定:入院3 d内清晨空腹抽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

1.2.3 血纤维蛋白原(FIB)测定:入院3 d内清晨空腹抽外周静脉血2 mL,Clauss法定量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

1.2.4 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入院后3 d内清晨空腹抽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 水平。

1.3统计学处理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2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2组D-二聚体、血纤维蛋白原、hs-CRP水平比较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

2.2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MoCA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D-二聚体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20,P<0.05)。纤维蛋白原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516,P<0.05)。超敏C反应蛋白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362,P<0.05)。

3 讨论

VCIND是血管性痴呆的早期阶段[7],可以是理解力、执行能力、记忆力、视空间能力或者情感的改变,严重程度轻重不等。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的认知改变多种多样。VCIND认知功能障碍的模式取决于脑部损害的部位和严重程度。VCIND被认为是一种痴呆前的状态,有些患者的认知功能继续下降或者变为血管性痴呆,有些患者会恢复成认知功能正常的状态[8]。VCIND是一种潜在可治疗和可预防的疾病[9]。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提高预后[10]。有一部分VCIND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所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都是VCIND的危险因素。VCIND的发病机制与血管性痴呆类似[11]。

目前关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VCIND的研究国内外尚不多见。本研究显示VCIND组D-二聚体比健康对照组升高,D-二聚体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有研究显示D-二聚体与血管性痴呆是相关的[12-13],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显示VCIND组纤维蛋白原比健康对照组升高,纤维蛋白原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国外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与血管性痴呆呈相关性[14-15],也有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呈相关性[16],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有二种机制解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存在的相关性。首先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升高是一种血栓前状态,可能会逐步发展为脑部微梗死[13,15,17],其次另外一种机制是通过炎症反应。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炎症标志物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是相关的[18],感染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19]。本研究显示VCIND组超敏C反应蛋白比健康对照组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有研究[20-21]显示血管性痴呆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与血管认知功能损害相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超敏C反应蛋白被认为参与动脉硬化过程,这一点通过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得到一些提示。也有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管性痴呆无相关性[14]。

本研究显示VCIND患者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与VCIND存在相关性。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是VCIND的危险因素,因此通过降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可以延缓VCIND进展为血管性痴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尚少,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血管性脑血管病二聚体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