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类桌游”与故事类文本教学
2020-07-04李扬
李扬
摘要:在挖掘诱因、寻找证据、关联情节等层面,“推理类桌游”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故事类文本教学设计有许多共通之處。将“推理类桌游”元素渗透故事类文本教学,可从三点着手:从标题推理,辩证看待故事结局;从细节推理,把握故事关键信息;从结果推理,逆向思考故事情节。
关键词:推理类桌游 故事类文本 辩证思维 细节推理 逆向思维
一、“推理类桌游”与故事类文本的共通性
“推理类桌游”指通过已知信息推断出某个结论的游戏,注重引导参与者依据各种细节,以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推理,寻求结果。为大众熟知的“推理类桌游”有“华生与福尔摩斯”“UNLOCK”“侦探笔记”“悲剧轮回”等。“推理类桌游”的推进,一般是让参与者走进故事,结合卡牌给出的线索,以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推理。
“推理类桌游”的许多元素都能被运用到故事类文本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脉络,训练思维能力。
(一)挖掘诱因
“推理类桌游”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游戏蕴含着不同的故事内容,潜藏着不同的诱因,能够充分激发参与者的热情,让他们在故事情境中经历“破案”的刺激过程,收获成就感。“推理类桌游”会让每个参与者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执行并完成某项任务;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判断、推理,推进剧情;完成任务后,不同角色的参与者能够获得不同的奖励。例如,“侦探笔记”会让参与者扮演一个侦探,通过阅读“好友”的笔记,确定“好友”的行程,并据此推断可能发生的故事。这“发生的故事”,便是吸引参与者的诱因。
教材中有许多故事类文本,如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主要通过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学生阅读故事类文本时,很容易就会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经常都是情不自禁地跟着故事情节往下读。故事中事件的发生存在着不同的诱因,也称“诱发性事件”,如果没有这件事,就不会有后续。如三年级上册的《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中,“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是诱发性事件;《灰雀》一课中,“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是诱发性事件。就像玩桌游一样,引导学生挖掘故事的诱因,并顺着诱因去追根溯源,探寻故事接下来的发展走向,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还能让他们获得思维的训练。长期熏陶,学生就会下意识地在自己的表达或习作中给不同的叙事情节设置诱因,让表达更有逻辑性。
(二)寻找证据
玩“推理类桌游”时,任何细节都可能成为推理故事情节的重要证据。例如,玩“华生与福尔摩斯”,参与者围绕某个故事诱因进行推理,最先推理出来且推理符合逻辑的那一位,才能成为“福尔摩斯”。为了更快地推理出故事结果,参与者需要认真审视,缜密思考给出的每一条线索或证据,确定证据与证据之间的逻辑性,不得有半点疏忽。该游戏中“列车失踪事件”是破案的关键,抓住并使用好这一证据,才能推理出案件的真相。
故事类文本中的许多文字都是推动后续情节发展的关键语句。例如,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中,前后三次出现“好了,我到了该倒下的时候了”这句话。每次出现这句话,都会出现一只来求助的小动物。将“推理类桌游”寻找证据的做法融入教学,学生就能在阅读时有意识地抓取文本表述的细节,找到这一证据,并以此进行推理,预测小猫、老母鸡离开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预测如果小蜘蛛离开后老屋会不会倒下的结局。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在阅读思考时留心细节,让思维缜密起来。
(三)关联情节
“推理类桌游”涉及的事件或故事情节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参与者只有将这些情节进行有效关联,才能推理出合适的结论。例如,“UNLOCK”桌游呈现的场景主要是不同建筑中的不同房间,游戏主题不同,房间陈设也不同。每个房间都潜藏着与主题相关的事件或故事情节,每个情节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关联,服务于整个游戏。以“神秘公式”主题为例,参与者需要潜入实验室,找到突然消失的博士和他即将研发成功的吐真剂合成公式。他们只有将经过的不同房间提供的情节关联起来,才能进入实验室;进了实验室,找到了录音证据,还要进行逆向推理,倒着播放录音,才能破解案件。
不少故事类文本前后的情节都是相关联的。例如,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小女孩擦亮火柴看到的不同景象,都与她受过的苦难相关联:她又冷又饿,擦亮火柴时便看到了火炉和烤鹅;她忘不了大年夜,再次擦亮火柴时就看到了圣诞树;她在家被爸爸打,最后擦亮火柴时就看到了温和慈爱的奶奶……教学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以“推理类桌游”的形式关联故事情节,学生就不会单纯地为阅读而阅读,了解个大概情节就作罢,而是会带着兴趣从故事结果出发,逆向推理,寻找文本解读的不同角度。这无疑有助于他们逻辑思维的形成。
二、“推理类桌游”在故事类文本教学中的渗透
勾连起“推理类桌游”与故事类文本,便可以将“推理类桌游”渗透在故事类文本教学中。
(一)从标题推理,辩证看待故事结局
在玩“推理类桌游”时,参与者时常会进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大部分游戏都不是只有单一的线索,也不是只有一个结局,需要参与者围绕某个主题,运用辩证思维展开思考,定夺是否打出卡牌,得出合理的结局。在教学中也是如此,有时学生会因为某个问题陷入固化思维,认为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不利于他们发散性思维的提升。将“推理类桌游”中的辩证思维运用到课堂当中,引导学生立足标题进行推理,辩证地看待故事结局,能使他们的视角多元化。
教学三年级上册《小狗学叫》一课,笔者就引入了“推理类桌游”中的辩证思维——
师(播放桌游“悲剧轮回”的片段)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个游戏中三种结局卡的不同作用。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个故事,也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结局。《小狗学叫》一课也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结局,你最喜欢哪一种?
生我喜欢第三种,因为小狗最后遇上了小狗,学会了狗叫。
生我也喜欢第三种,因为狗本来就要学狗叫。
师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同学们是不是都下意识地认为小狗学的叫声必须是“汪汪”声呢?
生是啊,狗都是“汪汪”叫的。
师好的,你们可以先保留自己的看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标题《小狗学叫》,它并没有说小狗一定要学“汪汪”叫,对吗?刚才的游戏内容也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结局。那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小狗学不同动物的叫声,可以吗?
(学生思考,讨论。)
生我认为可以。小狗向老牛学“哞哞”叫很好,向小猫学“喵喵”叫也不错。能叫出不同叫声的小狗,多才多艺呀!
生我也认为可以。小狗只是一个名字,如果它和人相遇,学会了人的语言,那不是非常有创意吗?学会了像人一样说话,就可以和我们沟通了,多好!
生小狗当然可以学各种声音,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多个国家的语言,能与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交流,真是一件很酷的事!
……
按照常规思维或文中狐狸的思维,小狗需要学会狗叫才算是结局。而且,很多教师教学这一课也告诉学生,小狗最终学到“汪汪”声才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因此,当学生第一次阅读《小狗学叫》,就会习惯性地将“汪汪”声代入其中,并想当然地认为小狗在遇到非同类动物时学习它们叫声的行为十分愚蠢,最终学会狗叫理所当然。其实,“事物的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辩证地看待标题就会发现,对于一只从来不会叫的小狗,进入一个没有狗的陌生国度,它学会的任何一种叫声,包括小公鸡的“喔喔”声、杜鹃的“咕咕”声、小母牛的“哞哞”声、猎狗的“汪汪”声等,都可以是属于它自己的叫声。循着这样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小狗最终学会了多种叫声,没有什么不妥。顺着这样的思路启发学生续编故事结尾,学生就会生出许多奇思妙想,不再陷入常规想法当中。
(二)从细节推理,把握故事关键信息
参与“推理类桌游”,最能带给参与者惊喜的是发现关键性证据,因为这是最终查明案件真相的核心。关键性证据,隐藏在故事细节中,需要参与者仔细分析每张线索牌,洞察线索与案件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找逻辑支点等方法,寻找故事发展的细节,探究“为何仅在此处有此细节”的源头,把握故事发展的关键信息,深化理解。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中“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出现了三次,是一处细节,对于学生把握文本关键信息、进行整体推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学生读到第三次就能预测出老屋不会倒,并能根据课文的表述特点塑造出新的小动物形象,进行故事续编。其实,除了老屋三次出现的重复性表述,本文还潜藏着其他可供预测情节的细节,对于帮助学生把握关键信息、训练逻辑思维、验证推理的合理性大有助益。此处分享一个笔者引导学生感受细节推理的片段——
师通过老屋重复的话语,我们猜到会有不同的小动物来寻求帮助。那老屋到底会不会倒下呢?能不能倒下呢?你们还有没有新的發现?
生我觉得老屋不会倒下。因为从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它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好久没人住了。它是觉得自己没多大用了,自己想倒下了。如果它自己不想倒下,那它再站一百年也不会倒下。
生我从“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这句话推断老屋不会倒。因为如果老屋马上就要倒了,那它一定是摇摇欲坠的,小猫也不敢住进去。即使住进去,出来的时候也要慢慢从门洞里走出来,而不是跳出来。一个“跳”字,说明老屋的门很结实。
生我觉得老屋不会倒,也不能倒,因为小猫躲暴风雨请求住一个晚上,老母鸡孵小鸡请求住二十一天,小蜘蛛织网把老屋当成了家,直到现在也没倒下。由此可见,那么善良慈祥的老屋,只要有小动物来寻求帮助,它就会一直站在那儿。它一定觉得自己有保护小动物的职责和义务,只要它们需要自己,自己就永远不会倒下,也不能倒下。
……
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跳离了只关注文本重复性表述的圈子,再一次细读文本,发现了更多的细节,也把握了更多“老屋不会倒也不能倒”的信息。因此,在表述与续编故事环节,他们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更为到位,对故事情节的把握更为精准。当他们的思维不再停留于文本带给自己的刻板印象时,推理、预测就真正发生了。
(三)从结果推理,逆向思考故事情节
在“推理类桌游”中进行步步推理,探求案件的真相,依靠的是参与者强大的思维力。他们在脑海中展开思维风暴,体味思维延展的“嗞嗞作响”的感觉,能够获得无穷的成就感。当思维受阻、冥思苦想也无法找到真相时,他们往往会逆向推理,站在故事结局的这一端顺藤摸瓜,寻找有助于破解案情的证据。在故事类文本教学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有时沿着正向思维教学,难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此时,教师可以借力逆向思维教学,引导学生从结果出发进行推理,思考作者的用意,领会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下面以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阐释——
师《司马光》一课讲述了司马光从瓮中救出伙伴的故事。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如果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救失足落入瓮中的伙伴?
生我会用手把伙伴从瓮口拉出来。
师请注意,此时的司马光只有7岁,他还没有瓮高,根本不可能把人从瓮中拉出来。如果这样做,自己也有可能掉进瓮里去。
生我会找大人来帮忙。
师如果找大人来帮忙,故事的结尾就不会是司马光救出伙伴,而是大人救出了小孩。
生想不出来。
师我们和司马光一样大,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束手无策。但司马光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这瓮旁边有许多大石头。
生我知道了,肯定是用石头砸开这个瓮。
师对呀,就地取材砸开这个瓮就能救人了。我们想到这个办法用了多久?
生五六分钟吧。
师当时瓮里还有水,如果不及时营救,伙伴就有可能被淹死。司马光有那么长的时间考虑吗?
生没有。
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救出自己的伙伴,你们怎么评价司马光呢?
生聪慧机灵。
生机智勇敢。
生遇到问题沉着冷静,我为司马光点赞。
……
“推理类桌游”中的逆向思维,往往能让游戏参与者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同样,将逆向思维运用到课文推理中,也能得到意外的收获。《司马光》一课是一篇小古文,初读时学生能读懂大意已属不易,更别谈理解司马光这一人物形象了。如果直接将人物形象的特点告知学生,那学生的所得就很有限。上述教学以游戏的思维,从故事结果出发,让学生自己预设在短时间内营救伙伴的方法。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会像游戏参与者那样,做出多种设想;教师也会像游戏卡片出示者一样,给予他们各种提示。最终,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提示结合起来,得出了结论,自然而然对司马光这一人物形象做出了评价。这样的评价,是学生思维得以拓展的体现,是学生思维成长的收获。
“推理类桌游”与教材相遇,定会擦出形式多样的火花。参与者玩“推理类桌游”与学生理解故事类文本所用的思维方式有许多共通之处,这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诸多灵感。适时、合理地将“推理类桌游”渗透小学语文教学,希望在课堂中也能看到眼神充满惊喜和光亮的学生,能够看到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细节推理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的持续提升。
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配合统编教材开发桌游语文的实践与探索”(编号:MJYKT2019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郑可可.故事类文本教学之浅见[J].文理导航(下旬),2014(11).
[2] 王晋生.略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J].东岳论丛,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