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幼儿兴趣 探秘“大蒜”
2020-07-04马婷
马婷
【摘 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而当用课程生发的角度看待时,我们发现自然角处处是教育资源,四季流转皆是课程。本文中笔者以班级自然角中“种大蒜”为例,简要谈论了幼儿从种植大蒜及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由来和探究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抓住了每个疑问契机,收获经验,及时创造条件,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爱探究的种子。
【关键词】幼儿兴趣;探究;好奇心;观察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實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一、抓住兴趣点,了解幼儿的需求
在《种子藏在哪里》的科学活动中,幼儿了解到:有的种子藏在果壳里,有的种子藏在花心里……还知道了有的种子是可以吃的,如花生、黄豆等。在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幼儿也带了一些种子(如大蒜、黄豆、芝麻等)投放在了班级自然角中,其中的大蒜引起了幼儿的兴趣。
一天自由活动时,听见有小朋友们在讨论关于大蒜的话题。
幼儿A:“这个白白的是大蒜。”
幼儿B:“这个味道有点难闻,鼻子好难受呀!”
幼儿C:“这个大蒜剥开来是一瓣一瓣的。”
幼儿D:“我奶奶把剥出来的蒜瓣放在红烧鱼里烧,但我不喜欢吃。我奶奶喜欢吃。”
幼儿E:“这个蒜瓣可以吃的。我奶奶喜欢吃腌大蒜。”
接着,幼儿产生了疑问:“黄豆、红豆是种子,它们会发芽。大蒜也会发芽吗?”“种在哪里可以发芽?”有的幼儿说:“大蒜能发芽,发的芽是绿绿的叶子,可以烧菜吃。”有的说:“种在泥土里可以发芽,我们家就是种在泥土里的。”有的说:“种在水里也能发芽。”
“大蒜水培和土培都能发芽吗?”于是,大家决定种一种,试一试。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大蒜”出现时,孩子们对这个出现在自然角的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正是好奇心驱使他们对大蒜进行观察、探究,开始了最初对大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意识,幼儿的探究行为才会如种子一般破土而出。
二、关注困惑点,满足幼儿好奇心
《指南》中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对于幼儿的困惑,我们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于是就有了“种大蒜”活动。
(一)“种大蒜”——大蒜发芽了
根据幼儿的疑问,我们和幼儿共同准备了有泥土的盆、有水的透明玻璃盆、大蒜等材料。每组幼儿派代表来种大蒜,分别将大蒜种在泥土和水里。幼儿每天都会主动去观察,照顾它们。
刚开始几天,土培和水培的大蒜都没有发芽。孩子们便在议论:“过了双休日肯定能长出来。”等星期一来的时候,水培的和土培的大蒜果真都长出了绿绿的小芽芽。虽然芽芽只长了一点点,但孩子们还是很开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来告诉我:“老师,你看,我们种的大蒜都发芽啦!”
我们在自然角中提供了记录本,幼儿可以将自己观察到的大蒜变化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与此同时,我发现幼儿之间又开始交谈:“我猜种在水里的大蒜发芽快,种在土里的发芽慢。”有的小朋友说:“肯定是种在土里的长得快。”
(二)水培、土培大蒜发芽的对比实验
“大蒜到底种在哪里发芽比较快呢?”幼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后,我们在自然角中又提供了尺子作为测量工具。
我发现幼儿经常会用尺子或者自己的手去测量、比较蒜叶的长度。过了两个星期,有个小朋友说:“芽芽长得很高了,水培的叶子长得比土培的高了。”另一个小朋友说:“对,我量了,高出了3cm。”又过了一个星期,水培出来的叶子明显高出了很多。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主动去自然角观察大蒜、给大蒜浇水、记录大蒜生长变化、交流自己的发现。这一次,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方式发现了水培的大蒜比土培的大蒜长得快。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经过大家的讨论后,无疑引起了幼儿极大的探究兴趣。
三、把握介入点,支持回应幼儿的探究过程
(一)关注幼儿兴趣,给予幼儿支持性的回应
大蒜的叶子越长越高,越长越粗。有一天听到三个小朋友在谈论关于蒜叶的话题:
幼儿A:“这大蒜的叶子绿绿的,葱中间是空的,蒜叶不是空的,扁扁的。”
幼儿B:“我们家烧汤的时候都会放一些蒜叶,可香了!”
幼儿C:“我爸爸也喜欢在汤里放这个蒜叶。我们家昨天就吃了。”
原来,当在自然角中种植大蒜后,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及经验进行对比,发现蒜叶与葱的外形特征是不同的。在家里时也会留意着大蒜,他们发现了不仅大蒜可以吃,还发现了上面的绿苗苗——蒜叶也能吃。
之后,就有小朋友说:“老师,能不能让我带点回去吃。”在得到我的应允后,部分幼儿采摘了一些蒜叶回家品尝。我们后来还以照片展示、幼儿交流等方式分享了幼儿自己的发现。活动自然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二)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更深入了解蒜须特征
产生疑问与提出问题对幼儿能持久进行探索至关重要,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一剂良药。我们要做的是,把一个简单的问题转变为幼儿可以亲身探究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并且提供支持解决这个问题的支架。
一天早上,一名幼儿发现水里的大蒜长了许多根须,他们就开始描述:“大蒜的根像胡子一样。”“大蒜的根白白的。”
这时,一名幼儿便提出了问题:“泥土里大蒜会有根吗?”另一名幼儿说:“肯定有!根可以吸收养分,大蒜才会长得快。”第三名幼儿也说:“对!根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种在泥土里的大蒜也一定有根。”他们拔出来看一看,果真有根。我们将拔下来的根拿进教室,小朋友的兴趣可高了。他们都发现了大蒜下面长出了根须,还能仔细观察,从颜色、形态等多方面描述根须的特征。
同时,幼儿也进一步认识了目前生长的大蒜的结构,知道了大蒜有蒜须子、蒜瓣、蒜叶。
(三)开展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根的秘密
在探究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是材料的支持者,也是活动的观察者,但有时候遇到特定的事件,还必须是活动的参与者。
自然角里还有其他的水培植物,如土豆、红萝卜等,幼儿也关注到了它们的根须。我听到孩子们在讨论关于这些植物根须的话题:幼儿A说:“萝卜的根不是聚在一起的。”幼儿B说:“萝卜的根比较少,大蒜的根须比较多而且长得密。”……幼儿对根产生了兴趣。他们又提出了新的疑问:“是不是所有植物的根须都是这样的?”面对幼儿这样的困惑,我们开展了科学活动《根的秘密》,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的根基本上可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知道根有储水、吸水等作用,知道根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幼儿对植物的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种植大蒜的过程中,幼儿全程参与了活动。他们充满着观察发现的惊奇,体验着探究的专注,收获着成长的喜悦。我们始终追随幼儿的兴趣,给幼儿创设支持性探究的条件,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幼儿坚持自己的探索,不放弃,在一次次的探索后体验成功的乐趣。作为教师,我们也在陪伴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
参考文献:
[1]周会.追随幼儿兴趣,探究课程之旅——《三色芙蓉》主题活动中的故事[J].好家长,2019(02).
[2]刘胜男.追随幼儿兴趣 走向深度学习——以建构游戏《恐龙馆》为例[J].考试周刊,2018(80).
[3]戴莉.追随幼儿兴趣 体验探索乐趣——记由串珠游戏引发的幼儿自主创新探索活动[J].好家长,20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