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词语学习方法指导策略
2020-07-04陈敏
【摘 要】词语如同句子和文章的骨血。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中,词语的学习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读懂课外文章中的词语,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教师可从语音、语义、语用、评价四个方面以词语为中心展开教学,让学生从易到难结合课外文章加以练习,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词语;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陈敏,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贵港市首届教坛明星,十佳青年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到,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1]7。课外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怎样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让小学生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这需要教师按照“读懂词语”“读懂句子”“读懂段落”“读懂篇章”的顺序,从易到难,逐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规律,并结合课外文章加以练习。
词语如同句子和文章的骨血,小学阶段课外阅读中词语的学习尤其重要。经过多年的探索,笔者在引导小学生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词语学习方法:词语的语音学习法、词语的语义学习法、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学习法、词语的评价学习法。学生通过以上方式学习词语,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语音学习法
《课标》在小学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都提出了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的要求。阅读时,正确读出文章中字词的读音,是小学生课外阅读最基本的要求。我国汉字具有一字多音的特点,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读音也会相应改变。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正确把握据词意变更读音的学习方法。以下面的段落为例:
离正式考试只有两分钟了,我如坐针毡,猛听得背后“咔嚓”一声,我惊奇地(de dì)回过头,申明将一截断尺递到我手里。我愣住了,“多漂亮的新塑料尺呀!……”我想不下去了,顿时,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我深情地望了望申明,他正拿着另一截断尺,冲(chōng chòng)着我点头微笑。我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只手紧紧地握着断尺……[2]179
段落中的多音字“地”和“冲”是学生阅读本段文字的难点。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读—读、查一查、想一想的方法,确定多音字在文中的读音。首先是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明确该字所在的语言环境。其次是查,查字典看看这个字在不同读音下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地”读“de”时,表示助词;读“dì”时,表示名词。“冲”在读“chōng”时,一般表示动作,如“沖洗”,有时也用于名词,如“韶山冲”;读“chòng”时,指“面对”“劲头儿足”“表示动作的方向”等意思。最后是想,想一想这个字在这段话中是什么意思,只要确定了意思,读音也就确定了。经过语音学习法的指导,学生很快就可以确定,“惊奇地”的“地”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修饰后面的词组“回过头”,所以这里的“地”属于助词,应该读“de”。“冲着我点头微笑”的“冲”表示动作的方向是“我”,所以应该读“chòng”。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以语音自主阅读课外文的方法。
二、语义学习法
课外阅读中,学生对词语的学习和课内识记生字词的情况不同。学生要把字词放到文章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字词的理解方式很多,此处主要介绍因形索义和联系上下文两种方法。
(一)因形索义法
汉字是象形文字。造字之初,每个汉字的形体都是依据所要表达对象描摹绘形,即“据义绘形”。因形索义法就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探求字意。这一方法也可适当应用到其他文种的阅读教学中。如学生在初次接触“忐忑不安”一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忐忑”两字的字形,分别由“心+上”和“心+下”组成,好像人的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形容人的内心很不安宁。如此一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记忆这一生词。又如“一蹴而就”一词经常会在文章中出现,学生对其中的“蹴”字不熟悉,也就很难理解该词何意。如果能从字形为学生分析,学生就很容易明白:“蹴”左边是“足”,表示与“脚”“踏”有关,“就”表示“到达”“完成”或者“成功”,所以这个词的意思是“再踏一步就到达了,形容非常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学生要明白,拆分字形推测字意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可以作为理解和记忆的辅助方式,字词的准确含义还是要通过查询字典才能确认。由于低学段的学生字词知识积累不足,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妄加猜测,以免错误理解字词含义。
(二)联系上下文法
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义有所不同,作为隐喻或是指代其他含义的情况很常见,所以读者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词的含义和隐含其中的情感。《课标》对各学段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课标》在小学的三个学段都提出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的要求,并根据学段的不同逐渐增加难度。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教授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找准关键词,根据语境推测词义。短文《我爱仙人掌》中有这样一段话:“仙人掌虽然其貌不扬,但它的生命力极强。即使折断一两根枝,也不会影响它的生长。”[2]148这段话中的“其貌不扬”是什么意思?学生抓住这个关键词往上追溯就可以看到作者这样描述仙人掌:“仙人掌的外表并不好看:一身绿衣裳,上面还长满小刺,只要轻轻一碰就会扎一根。所以,它往往令人讨厌。它的样子像一只奇形怪状的大手,‘仙人掌大概就是因此而得名吧。”该文段中的中心句是“仙人掌的外表并不好看”。具体而言,怎么不好看呢?因为“上面长满小刺”,“样子像一只奇形怪状的大手”。这样联系起来看,学生就明白了,“其貌不扬”指样貌不是很好看,具体而言是因为仙人掌长满小刺,样子像奇形怪状的大手。
教师也要注意到,不同学段的学生理解目标并不一样。因此教学时应该把握好“度”,不要对低学段的学生拔高要求,让学生对词语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也不要对高学段学生降低要求,以免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天湖山上的明星》中有这样一段话:
为了追回失去的时光,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白天,他忙碌在井下、煤场和办公室里;晚上,常常伏案疾书到深夜,他把在煤矿积蓄的经验写成论文,贡献给他热爱的事业……[2]150
如果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只要求学生了解文中的“夜以继日”指“晚上连着第二天早上”,并把词语抄写下来就可以了。如果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则要求学生理解“夜以继日”在文中指矿工白天黑夜一直在工作,成语的运用使矿工在文中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如果是五六年级的学生,除了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推想出“夜以继日”指“白天黑夜一直持续”以外,还要求学生从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矿工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
三、语用学习法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高效地培养学生重点词语的迁移运用能力?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反复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然后才是用。但也有学者认为,反复阅读并无法产生持久的记忆,而且往往会让我们产生对文章过于熟悉的错觉。笔者认为,只有当头脑被迫工作时,才会将所学的东西记得更牢靠,而且在读中学更容易发现词语的使用规律。比如“池塘里,荷花红红的。小路旁,嫩草绿绿的。瓜地里,西瓜圆圆的。山坡下,泉水清清的”这段话写得很童趣也很生动。但只是一味地读,学生只能感觉到句子很美,具体美在哪却不知。教师恰可拿出填空句“天空( )的,云儿( )的,太阳( )的”解释美在用了叠词和排比,然后马上让学生依原句型填空,学生很快就能迁移运用。可见,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教学,不应一味抄写或朗读,还要适当分析词语使用的内在规律,才能让学生对词语的运用得心应手。
四、评价学习法
《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1]22,“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1]23根据《课标》要求,笔者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分三步让学生通过评价体会关键词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一步,明意。找一找文中的关键词,看看这个核心词语都出现在文章的哪些地方,在所在的句子里表达什么意思,能看出所在段落甚至在整篇文章中表达的意思为最佳。
第二步,分类。让学生从词语的使用方式上进行分类,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象声词、关联词还是形容词等。词性不同,表达的作用也不一样。这一步能促使学生初步采用文学批评的眼光去看待文章的写作方式。
第三步,判断。经过前两个环节的找和分类,学生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位置、类型等,通过加一加、比一比、减一减等办法评价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如《徐悲鸿的故事》中“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2]85是文章的第一句话,其中的“杰出”一词起到了总括全文的作用,接下来的内容都围绕“杰出”展开。
葉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课外阅读跳出了学生熟悉的阅读区域,以更自由的立场在新的“天空”中探索学习。词语就是牵引风筝飞翔的绳索,词语的语音、语义、语用、评价让学生在阅读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脱离教材,转向学习方法的讲授,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自由领略教材以外的风景。同时也要避免风筝完全脱离地面的控制,把词语从文章中单独脱离出来理解,产生过度、错误的解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梁少锋.小学语文阅读指导[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朱晓灿)